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6)
2023(13942)
2022(11396)
2021(10425)
2020(8870)
2019(19659)
2018(19243)
2017(37513)
2016(20241)
2015(22268)
2014(22132)
2013(21998)
2012(19949)
2011(17965)
2010(18546)
2009(18088)
2008(17555)
2007(16270)
2006(14526)
2005(13407)
作者
(57141)
(48159)
(47645)
(45208)
(30406)
(22950)
(21636)
(18508)
(18245)
(17171)
(16594)
(16083)
(15531)
(15328)
(15159)
(14480)
(13973)
(13971)
(13961)
(13631)
(12019)
(11832)
(11681)
(11090)
(10943)
(10780)
(10759)
(10744)
(9774)
(9580)
学科
(95867)
(83833)
经济(83685)
(78898)
企业(78898)
管理(74612)
(46722)
方法(33847)
业经(32067)
(31482)
农业(31240)
(27670)
金融(27668)
(26349)
中国(26171)
(25934)
银行(25912)
数学(25459)
数学方法(25235)
(25091)
(22686)
财务(22652)
财务管理(22620)
企业财务(21551)
(19094)
技术(18158)
(17163)
理论(15735)
体制(15622)
地方(15353)
机构
学院(292942)
大学(285005)
(126252)
经济(123838)
管理(117466)
理学(100620)
理学院(99701)
管理学(98398)
管理学院(97867)
研究(92606)
中国(80941)
(63493)
(61606)
(57966)
科学(52838)
财经(49329)
农业(47085)
(46383)
(46182)
中心(45343)
业大(45250)
(44742)
研究所(41044)
经济学(38157)
(36482)
财经大学(36199)
北京(35596)
经济学院(34464)
经济管理(33197)
商学(33182)
基金
项目(187696)
科学(150356)
研究(139870)
基金(139028)
(119463)
国家(118280)
科学基金(103733)
社会(92715)
社会科(87711)
社会科学(87691)
(74972)
基金项目(73752)
自然(65560)
自然科(64093)
自然科学(64076)
自然科学基金(63024)
教育(62395)
(60497)
编号(56091)
资助(55574)
成果(44833)
(42433)
(42354)
(41901)
(41568)
重点(41439)
(40423)
创新(38822)
国家社会(38652)
(38319)
期刊
(150286)
经济(150286)
研究(85651)
(63992)
中国(61621)
(53006)
管理(46825)
(44498)
金融(44498)
农业(42254)
学报(41949)
科学(41392)
大学(33651)
学学(32602)
业经(30303)
财经(25381)
技术(24879)
教育(22443)
(21970)
(21774)
经济研究(21570)
问题(19895)
技术经济(15987)
农村(15653)
(15653)
世界(15316)
(15242)
财会(14818)
现代(14749)
农业经济(14245)
共检索到452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银银  李晓健  
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在我国存续了数百年的小农家庭开始向适度规模化农业转变,形成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期、不同于国际上任何经验的全新组织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中既包含了小农经济的延续,又孕育着新型农业的萌芽,更隐现了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制度前景。本文结合我国历史经济条件,以众多经典理论学说为基础,对我国农业组织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概括,对不同农业组织制度的边界、特征、成因进行深入刻画,最后对适应农业组织制度的金融制度安排提出政策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双喜  
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在国际上拥有着其独特的发张特点和发展趋势,不是任何一个学派的理论所能概述的。在不同的阶段,农业发展受到的制约因素也不同,且一直受到雇佣劳动力所带来的降低生产量的影响,但是可以有针对性的打破家庭生产边界的制约。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影响者新型农业的发展,在未来改革路上应当实事求是。笔者从我国历史经济背景、多种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农业组织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对不同农业组织的边界、特点以及来源因素进行了深入刻画,最后对适应农业组织制度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提出了政策性的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言林  陈崇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了江苏境内不同区域农村金融制度的选择,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复杂程度导致的收益与成本的变化时制度选择的关键,不同区域金融制度的选择在与制度内部交易费用和监督费用的平衡,区域金融制度的选择只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有效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芸芸  刘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各国农业金融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模式特点,分析他国农业金融制度之利弊,扬弃我国农业金融制度之劣短,目的是为我国正进行着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以重建中国农业金融制度,促进新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本文遵循这一精神,将着重介绍一些国家的农业金融制度产生与发展情况,以及值得我们引为借鉴的经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芸芸  刘敏  
印度农业金融制度一、印度农业金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印度是世界国土面积居第7位的国家,耕地较多,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气候适宜,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农业遭到严重摧残。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方针,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但成效甚微,农民并未成为土地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泡沫。严重的泡沫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政府对金融市场泡沫的不同干预方式又会将金融市场锁定在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发现,政府的角色十分关键,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的良好执法来建立竞争性市场秩序,并降低既得利益集团对金融市场创新的阻挠;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所导致的对投资者权力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泡沫效应转化为推动金融市场创新的原动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创新驱动的过程。本文在辨析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基础上,阐述了技术创新导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制度安排,详细分析了具有"适应性效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制度安排的特征,包括金融制度结构的灵活度、制度结构的耦合度以及制度变革的适应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建平  闫然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可见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及不足。因此,本文认为,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交易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文曦  
目前,我国存续了数百年的小农家庭组织正全面向农业适度规模组织转变,这个转变对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本文从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变化出发,梳理了农业组织从小农家庭向适度规模组织演变的理论逻辑,然后循着适度规模这条主线,对成都市农业组织的规模构造和规模差异进行深入刻画,并对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金融制度提出政策思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文曦  
目前,我国存续了数百年的小农家庭组织正全面向农业适度规模组织转变,这个转变对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本文从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变化出发,梳理了农业组织从小农家庭向适度规模组织演变的理论逻辑,然后循着适度规模这条主线,对成都市农业组织的规模构造和规模差异进行深入刻画,并对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金融制度提出政策思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璋勇  
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理论界提出了“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同时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似乎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在此背景下,国内也有学者从效率和稳定之间的两难出发,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由目前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向“角点汇率制度”的方向发展。基于此,笔者从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原则入手,结合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环境的可能变化,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角点汇率制度”在中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具有适应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燕  赵泽阳  
适应性效率是从长期动态的角度考察制度的经济绩效问题,反映了时间进程中与经济变化相适应的制度变迁效率。从适应性效率审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模式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增进了适应性效率,另一方面也存在效率的损失。文章指出,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要继续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并加强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以提高制度整体的适应性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和平  刘厚俊  
文章分别从一国所面临的经济冲击性质、一国经济的结构特征以及一国对灵活性和可信性之间的权衡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最后认为,在当前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两极制度安排不适合中国。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刚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费规模高速增长,与其相配套的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几经变革,从国家型保险制度到财政型保险制度,再到金融型保险制度,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保险制度变迁尚不具备适应性效率,保险业发展指标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全面、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加速我国保险制度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应当加速保险制度变革,促进保险行业的全面发展,这是促使保险行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