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5)
- 2023(10687)
- 2022(8918)
- 2021(8038)
- 2020(7019)
- 2019(15729)
- 2018(15554)
- 2017(31078)
- 2016(16756)
- 2015(18301)
- 2014(18313)
- 2013(18540)
- 2012(16906)
- 2011(14845)
- 2010(15188)
- 2009(14530)
- 2008(15170)
- 2007(13930)
- 2006(12398)
- 2005(11236)
- 学科
- 业(97019)
- 企(80649)
- 企业(80649)
- 济(74944)
- 经济(74847)
- 管理(67722)
- 农(45041)
- 方法(34933)
- 财(31672)
- 农业(30040)
- 业经(28707)
- 数学(26980)
- 数学方法(26799)
- 务(26093)
- 财务(26058)
- 财务管理(26030)
- 企业财务(24991)
- 制(18440)
- 技术(16905)
- 策(15722)
- 中国(15637)
- 体(14905)
- 划(13916)
- 和(12726)
- 理论(12330)
- 贸(12132)
- 贸易(12126)
- 经营(11990)
- 体制(11914)
- 易(11810)
- 机构
- 学院(250718)
- 大学(241277)
- 济(108034)
- 经济(106207)
- 管理(104660)
- 理学(90807)
- 理学院(90025)
- 管理学(88812)
- 管理学院(88378)
- 研究(75154)
- 中国(63426)
- 农(58209)
- 财(52576)
- 京(48323)
- 科学(44778)
- 农业(44643)
- 业大(41747)
- 财经(41724)
- 江(38811)
- 所(38457)
- 经(37929)
- 中心(35411)
- 研究所(34296)
- 经济学(31335)
- 经济管理(30587)
- 财经大学(30508)
- 商学(30415)
- 州(30191)
- 商学院(30183)
- 北京(29440)
- 基金
- 项目(160897)
- 科学(128990)
- 基金(120490)
- 研究(116286)
- 家(104145)
- 国家(103039)
- 科学基金(90984)
- 社会(77253)
- 社会科(73019)
- 社会科学(73001)
- 基金项目(64485)
- 省(64375)
- 自然(59833)
- 自然科(58495)
- 自然科学(58481)
- 自然科学基金(57567)
- 划(51363)
- 教育(51103)
- 资助(48521)
- 编号(45959)
- 业(39646)
- 创(36513)
- 部(36476)
- 成果(35162)
- 重点(35073)
- 发(34041)
- 创新(33262)
- 农(32344)
- 性(32211)
- 国家社会(31832)
- 期刊
- 济(126501)
- 经济(126501)
- 研究(67333)
- 农(60777)
- 财(46718)
- 中国(45662)
- 管理(40907)
- 农业(40782)
- 学报(37836)
- 科学(36741)
- 大学(29672)
- 学学(29200)
- 业经(27924)
- 融(27920)
- 金融(27920)
- 业(21574)
- 财经(21308)
- 技术(20649)
- 经(18152)
- 经济研究(17922)
- 问题(16933)
- 财会(15416)
- 技术经济(14758)
- 农村(14084)
- 村(14084)
- 世界(13888)
- 版(13789)
- 农业经济(13586)
- 教育(12844)
- 商业(12682)
共检索到370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琳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回报率较低、业绩平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迎合投资者,农业类上市公司往往具有强烈的盈余操纵动机。由于农业企业中有大量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存在,无论是价值确认上的壁垒还是意外自然灾害的发生,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计提和确认都为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创造了大量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进行研究,对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提出建议,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消耗性生物资产 盈余操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志斌 程培堽 殷志扬
以2016年沪深两市涉农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消耗性生物资产和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首次引入制度与诚信文化因素这一宏观变量,考察不同制度与诚信环境下,消耗性生物资产和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消耗性生物资产规模、资产减值损失都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且消耗性生物资产规模对资产减值损失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影响程度具有放大效应。与此同时,在好的制度与诚信环境下,消耗性生物资产规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较弱,但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会加强。进一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程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册会计师更加关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不是转回的审计风险。最后,对会计师事务所、涉农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飞 刘建勇
本文选取2011—2013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对资产减值类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新倾向;上市公司并不偏好利用同属流动资产的存货减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依然存在运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资产减值类型 盈余管理 相关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劲松 管楠楠
企业已按照制度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尚未明晰,且在计提的具体内容上也没有明确规定的计算程序,使企业具有很大灵活处理空间,更为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更多的情况却是成为上市公司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进而粉饰会计报表。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治理与防范。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 利润操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灿 尹战洪
以42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会计处理中盈余管理的成因,并深度考察生物资产会计处理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表现。研究发现:在资产确认中,公司可能通过对生物资产的不合理分类来影响外部报表使用者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评价;在资产计量中,公司可能通过折旧方式和折旧参数的选择来调节生物资产生长周期内的折旧金额,并通过不合理的生物资产减值计提方式来调节公司利润;在信息披露中,公司可能通过选择性的披露方式来隐藏或者不披露生物资产不利信息。据此,对完善生物资产确认、计量与披露的相关规定提出有效对策,以提升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清娟
以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主要流动资产的企业,其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利润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进行准确审计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生长环境特殊,其真实价值变动难以计算,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审计的研究,针对目前审计过程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增加大众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审计了解的同时,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为审计人员提供新的审计方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资产减值审计 消耗性生物资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晨 李学峰 张宇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将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探讨了它们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类上市公司是否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验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文章列举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永琦 冉茂盛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自2001年全面实行“八项计提”会计政策以来,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以考察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 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英 张媛 于雁翎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管理当局垄断性的提供盈余信息,此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盈余管理就自然产生了。而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不可能根据具体经济环境中具体企业的具体特点给出一个具体的减值策略,这种灵活性和主观性使得资产减值成为了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本文从资产减值的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姿
随着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是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研究入手,阐述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上市公司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最后对于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洪涛 马清
本文研究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额的变化情况,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规定的有效性问题,同时提出完善意见。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文 张璐
过度的盈余管理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决策,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会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资产减值作为盈余管理的一种重要的常用手段,被上市公司广泛应用以此来操纵利润。因此,必须采取可行性措施来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文章在揭示具体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寻求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办法,希望能为有关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一涵 周咏梅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上市公司通过加速计提、少计提或不计提、巨额计提、非正常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然后探讨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所造成的虚构财务状况、粉饰经营成果、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制度、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外部审计监督水平等规范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盼旭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原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需求动机,因此成为上市公司盈余调节的重要工具。2007年是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针对上市公司采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又或者从公司的管理角度出发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
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针对无形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资产减值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
商誉减值的决策有用性困境——基于净空高度和盈余操纵视角
资产减值准则修订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关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操控利润的实证检验
资产减值新政:遏制了还是转变了盈余管理方式?——基于2005—2008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实证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