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2)
- 2023(17430)
- 2022(14409)
- 2021(13086)
- 2020(10994)
- 2019(24892)
- 2018(24289)
- 2017(46737)
- 2016(25149)
- 2015(27671)
- 2014(27285)
- 2013(27394)
- 2012(25116)
- 2011(22657)
- 2010(23082)
- 2009(22264)
- 2008(22042)
- 2007(20187)
- 2006(17925)
- 2005(16189)
- 学科
- 济(109402)
- 经济(109273)
- 业(99822)
- 企(81552)
- 企业(81552)
- 管理(79700)
- 农(51240)
- 方法(47847)
- 数学(38490)
- 数学方法(38217)
- 财(36349)
- 业经(35739)
- 农业(34013)
- 中国(30643)
- 融(27965)
- 金融(27963)
- 银(26355)
- 银行(26302)
- 行(25350)
- 制(25184)
- 务(23982)
- 财务(23959)
- 财务管理(23924)
- 企业财务(22725)
- 税(22152)
- 贸(21429)
- 贸易(21416)
- 地方(21146)
- 易(20867)
- 税收(20683)
- 机构
- 学院(370964)
- 大学(363834)
- 济(158134)
- 经济(155194)
- 管理(144119)
- 理学(124532)
- 理学院(123284)
- 管理学(121550)
- 管理学院(120889)
- 研究(119736)
- 中国(99249)
- 农(79951)
- 财(78251)
- 京(73915)
- 科学(73081)
- 农业(62112)
- 财经(61438)
- 所(61371)
- 业大(60041)
- 中心(57231)
- 江(56882)
- 经(55764)
- 研究所(55425)
- 经济学(49160)
- 北京(45611)
- 财经大学(45074)
- 州(44956)
- 经济学院(44883)
- 范(42407)
- 师范(41874)
- 基金
- 项目(242151)
- 科学(190616)
- 基金(177474)
- 研究(174100)
- 家(155525)
- 国家(154065)
- 科学基金(132248)
- 社会(114353)
- 社会科(108308)
- 社会科学(108275)
- 省(96246)
- 基金项目(94583)
- 自然(84711)
- 自然科(82823)
- 自然科学(82794)
- 自然科学基金(81423)
- 划(79156)
- 教育(76742)
- 资助(70808)
- 编号(69593)
- 成果(54932)
- 重点(54055)
- 创(53373)
- 部(53175)
- 发(53087)
- 业(50603)
- 创新(49295)
- 国家社会(48001)
- 科研(46788)
- 课题(46474)
- 期刊
- 济(179436)
- 经济(179436)
- 研究(107394)
- 农(80284)
- 中国(67704)
- 财(62286)
- 学报(61370)
- 科学(55338)
- 农业(53518)
- 管理(51780)
- 融(46457)
- 金融(46457)
- 大学(45935)
- 学学(44575)
- 业经(34963)
- 财经(30399)
- 技术(29027)
- 业(27896)
- 经济研究(27569)
- 经(26124)
- 教育(25031)
- 问题(24370)
- 版(20118)
- 技术经济(20044)
- 务(18274)
- 世界(18190)
- 商业(18084)
- 贸(17887)
- 现代(17048)
- 财会(16777)
共检索到552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昊华 陈新
免除农业税意味着农户分散、有限的现金净流入,但为了较大规模的融资,必须把它们集合起来。而农村融资活动中非正规金融已占很大比重。通过一个博弈模型,对免除农业税后农户收入增量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免税后所激发的边际投资行为将发生在有密切私人关系的狭小区域内;并得出在不同条件下,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所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税免除 非正规金融 私人信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市场进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两者的进入方式、进入过程、进入后绩效以及进入动因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市场进入方面各具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应放松对适度规模非正规金融组织市场进入的管制,引导规模扩大后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以增加当地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 市场进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祎雯 张兵
本文从创业融资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特征出发,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成效的促进机理,并使用865户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市场特征能够与创业活动风险特征相匹配,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于创业资金可得性和及时性的限制,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后续发展。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非正规金融对创业成效的影响主要通过促进创业实体资产规模的增长以及创业收入的提高而实现;并且相对于非农工商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农业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初期发展更依赖非正规金融市场。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农村家庭 创业融资 创业成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艳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效应和制度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高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利率管制 交易成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宁 康海俐
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农村非正规金融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竞争格局,有助于资产形成更加合理的价格。本文在估算1987—2013年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影响渠道及影响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能力和效果不同,其中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能力较弱;信贷传导渠道对农村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且给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带来的共生效应要强于替代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建立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合作互补联结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璐 宋坤 谌希 张梦缘
以2010年为节点,把中国各个省份2003—2010年及201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比节点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分别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具体影响效果。虽然2003—2010年的检验失效,但基于2010—2015年的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种植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同时,农村正规金融对种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比非正规金融的更强,体现出农村正规金融改革的成效。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需要规范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林牧渔业 动态面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璐 宋坤 谌希 张梦缘
以2010年为节点,把中国各个省份2003—2010年及201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比节点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分别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具体影响效果。虽然2003—2010年的检验失效,但基于2010—2015年的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种植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同时,农村正规金融对种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比非正规金融的更强,体现出农村正规金融改革的成效。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需要规范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林牧渔业 动态面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学界针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性质、作用、运作机理、演变过程等方面,有些成果还对国外经典理论模型作了延伸或修正。但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仍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也未能建立一致的理论分析框架,这就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可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理论研究 制度变迁 金融管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缘 宋坤 谌希 汪璐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收入、教育、医疗等多维度贫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这三个维度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对收入贫困由不显著负面作用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教育贫困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医疗贫困的正面作用由较弱发展为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正规金融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减贫作用,其中财政支农减贫效果最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缘 宋坤 谌希 汪璐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收入、教育、医疗等多维度贫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这三个维度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对收入贫困由不显著负面作用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教育贫困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医疗贫困的正面作用由较弱发展为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正规金融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减贫作用,其中财政支农减贫效果最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唐李伟
本文利用200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在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和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地区差异显著,考察期间,除青海、宁夏、海南3个省域外,其他省域的农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缘 宋坤 谌希 汪璐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收入、教育、医疗等多维度贫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这三个维度贫困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对收入贫困由不显著负面作用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教育贫困由不显著转为显著的正面作用,对医疗贫困的正面作用由较弱发展为显著。此外,财政支农、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正规金融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减贫作用,其中财政支农减贫效果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