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4)
- 2023(15798)
- 2022(13085)
- 2021(12177)
- 2020(10585)
- 2019(24281)
- 2018(24432)
- 2017(47191)
- 2016(25803)
- 2015(29600)
- 2014(29599)
- 2013(29580)
- 2012(26928)
- 2011(24146)
- 2010(24894)
- 2009(23851)
- 2008(24294)
- 2007(22677)
- 2006(20078)
- 2005(18382)
- 学科
- 济(109802)
- 经济(109640)
- 业(107137)
- 管理(95369)
- 企(89208)
- 企业(89208)
- 方法(50679)
- 农(48464)
- 数学(41306)
- 数学方法(40673)
- 财(37598)
- 业经(33815)
- 农业(31946)
- 制(28151)
- 中国(26525)
- 务(26235)
- 财务(26164)
- 财务管理(26111)
- 企业财务(24744)
- 技术(20296)
- 理论(19865)
- 策(19530)
- 体(19472)
- 贸(19198)
- 贸易(19188)
- 和(19058)
- 划(18777)
- 易(18661)
- 银(18435)
- 银行(18408)
- 机构
- 学院(379518)
- 大学(373761)
- 济(157024)
- 管理(154317)
- 经济(153595)
- 理学(130848)
- 理学院(129586)
- 管理学(127463)
- 管理学院(126749)
- 研究(118252)
- 中国(97610)
- 京(78472)
- 财(78005)
- 农(72902)
- 科学(70431)
- 江(61314)
- 所(60129)
- 财经(59787)
- 业大(57658)
- 中心(57374)
- 农业(56055)
- 经(53957)
- 研究所(53460)
- 北京(49151)
- 州(47841)
- 经济学(46342)
- 范(44534)
- 师范(44115)
- 财经大学(43605)
- 经济管理(41944)
- 基金
- 项目(239495)
- 科学(189294)
- 研究(177552)
- 基金(173745)
- 家(149073)
- 国家(147700)
- 科学基金(128703)
- 社会(112772)
- 社会科(106625)
- 社会科学(106589)
- 省(96001)
- 基金项目(91629)
- 自然(82915)
- 教育(81679)
- 自然科(81001)
- 自然科学(80980)
- 自然科学基金(79577)
- 划(78299)
- 编号(73924)
- 资助(71522)
- 成果(59543)
- 部(53407)
- 重点(52958)
- 创(51953)
- 发(50616)
- 课题(49938)
- 制(48301)
- 创新(47955)
- 业(47388)
- 科研(45960)
- 期刊
- 济(186510)
- 经济(186510)
- 研究(109473)
- 中国(80004)
- 农(72128)
- 财(66623)
- 管理(61434)
- 学报(53881)
- 科学(52243)
- 农业(48076)
- 大学(42472)
- 学学(40266)
- 融(40181)
- 金融(40181)
- 技术(36775)
- 教育(36312)
- 业经(35128)
- 财经(30183)
- 业(27286)
- 经济研究(26844)
- 经(25861)
- 问题(24430)
- 技术经济(21906)
- 财会(19476)
- 版(19424)
- 统计(19174)
- 现代(18181)
- 世界(18133)
- 策(18043)
- 商业(17975)
共检索到583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孝棋 刘新豪 郑业鲁 谢思红 戴展鹏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的管理运行机制与效益分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办公室张孝棋,刘新豪,郑业鲁,谢思红,戴展鹏作为科研单位,当前怎样更快更好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近10年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首先应树立三个观念,即经济观念、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农业部科技司于1991年11月14日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局)、农业科学院(所)、高等农业院校、部属有关单位发出通知[(1991)农(科果)字第233号],要求1992年以后完成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一律按本文提出的方法执行。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全文发表《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以便各地参照应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世军 蒋和平
在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在于明确基础数据和参数对经济效益指标影响的大小和为农业科研成果评定奖励等级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作者提出了误差弹性概念和经济效益指标值的敏感性理论,并用于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敏感性分析的案例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冯中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淑贤 王瑾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针对辽宁省省情和优势特色,从政策支撑保障体系、高质量农业科研成果培育长效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提升和全产业链运营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科研成果在辽宁省转化应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成果 转化应用 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桂庭 牛若峰 曹世杰 朱希刚
一、农业科研经济评价的对象,范围和特点农业科研的经济评价范围,可以分为农业科研的微观经济评价和宏观经济评价。农业科研的微观经济评价包括农业科研单项成果的经济评价,课题组以及科研单位的经济评价。农业科研的宏观经济评价是考察整个农业科学研究在整个农业生产和农业各部门生产率增长总量中,在农业增长速度中以及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增长总量和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燕 吴声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萍
一、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概念科研成果,是指具有创新内容的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但并不是每项科研成果都可以以价值形态计算其经济效益。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是指已经形成了新技术,并在生产领域中应用,能够以价值形态计算其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智利
由于农业公益类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制约了农业科研院所本身的发展,成为推进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深化农业公益类科研院所运行机制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对辽宁省公益类农业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运行机制改革进行了可操作性的设计。
关键词:
农业 科研院所 机制 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宏波 刘华桢 刘任
在世界农业科研领域中,美国农业科研体系比较完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科研体系及运行机制应该从美国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在科研体制、推广体系、经费投入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创新,完善农业科研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琦 朱彤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三权改革模式中,科研人员没有处置权,科研成果处置权归科研单位所有,科研人员与转化中介被动接受科研单位主持的收益分配比例,没有平等参与分配方案制定的权利,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创造、处置、转化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所有权也没有期限界定,导致科研单位处置积极性不足。本研究以产权明晰为分析框架,明晰科研成果的权益及科研成果处置权归属问题,提出五权分享模式和所有权动态归属制度,打破科研单位一方掌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权,科研成果创造者权益受到不公待遇的格局,由科研人员与科研单位平等协商收益权分享比例,解决三权改革模式中得到改进而未完全得到解决的处置权、收益分配权进一步下移的问题。在三权改革基础上提出了转化权,强调转化权是整个五权分享结构的核心与关键,科研成果转化的核心是转化环节,对转化环节的开放,不能仅限于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需要引入转化中介的积极参与,将转化中介、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共同作为转化权的拥有者。同时,在五权分享与平等协商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大包干的分配制度,建立科技人员、科研单位与社会主体三方参与的所有权动态归属机制,形成三方主体分步骤介入科技成果处置与转化的竞争格局,有利于激活科技人员、科研机构与社会团体转化科技成果的动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干经天 顾琳珠 陈春良 刘文敏 施俊 马桂莲
本文在介绍农业科研单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点领域,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运行操作的内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岩
文章首先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的现状,提出科研成果向实践转化问题正日趋严重。为此提出:要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成果对于实践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者的科研理念和能力,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同时,要更新研究方法,并加强实践人员与研究人员的互动。只有这些方面都向着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方向靠拢,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其终极价值———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小峰
科研成果转化进展滞缓是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避免科研成果束之高阁造成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研究,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同时,高职院校应制定合理的转化成效评判标准,保证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成果 教学转化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