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2)
- 2023(12199)
- 2022(10144)
- 2021(9023)
- 2020(7661)
- 2019(17071)
- 2018(16918)
- 2017(32201)
- 2016(17255)
- 2015(19427)
- 2014(19808)
- 2013(19722)
- 2012(18231)
- 2011(16536)
- 2010(17197)
- 2009(16416)
- 2008(16257)
- 2007(15343)
- 2006(13968)
- 2005(12803)
- 学科
- 济(100890)
- 经济(100785)
- 业(84712)
- 企(67989)
- 企业(67989)
- 管理(62764)
- 农(45470)
- 方法(34921)
- 业经(31169)
- 农业(30508)
- 数学(26493)
- 数学方法(26168)
- 财(24698)
- 地方(21780)
- 中国(20643)
- 务(18095)
- 财务(18071)
- 财务管理(18036)
- 制(17802)
- 企业财务(17005)
- 技术(16983)
- 策(16558)
- 和(15743)
- 理论(15111)
- 体(14813)
- 划(14217)
- 学(14210)
- 贸(12753)
- 贸易(12742)
- 地方经济(12544)
- 机构
- 学院(266914)
- 大学(256076)
- 济(124024)
- 经济(121752)
- 管理(107141)
- 理学(91060)
- 理学院(90243)
- 管理学(89009)
- 管理学院(88535)
- 研究(85296)
- 中国(69988)
- 财(54454)
- 农(53037)
- 京(52665)
- 科学(48346)
- 江(43718)
- 所(42680)
- 财经(42680)
- 中心(40079)
- 农业(39930)
- 业大(39403)
- 经(38271)
- 研究所(37778)
- 经济学(37273)
- 州(33898)
- 经济学院(33281)
- 北京(32875)
- 经济管理(32039)
- 范(30559)
- 师范(30365)
- 基金
- 项目(162937)
- 科学(129725)
- 研究(125093)
- 基金(117207)
- 家(98936)
- 国家(97878)
- 科学基金(86298)
- 社会(82619)
- 社会科(78009)
- 社会科学(77985)
- 省(67006)
- 基金项目(61710)
- 教育(54962)
- 编号(52167)
- 划(52100)
- 自然(52046)
- 自然科(50848)
- 自然科学(50836)
- 自然科学基金(49950)
- 资助(47319)
- 成果(40804)
- 发(37486)
- 业(36330)
- 创(36318)
- 部(35812)
- 重点(35493)
- 课题(34930)
- 国家社会(33988)
- 创新(33143)
- 制(32457)
- 期刊
- 济(157788)
- 经济(157788)
- 研究(80807)
- 农(55646)
- 中国(54645)
- 财(45452)
- 管理(43302)
- 农业(37281)
- 科学(33901)
- 学报(32486)
- 业经(30385)
- 技术(27583)
- 大学(26638)
- 融(26519)
- 金融(26519)
- 学学(25570)
- 经济研究(23257)
- 教育(21962)
- 财经(21815)
- 问题(20278)
- 业(19264)
- 经(19061)
- 技术经济(18426)
- 世界(15811)
- 统计(15128)
- 农村(14608)
- 村(14608)
- 经济问题(14209)
- 农业经济(14160)
- 策(13980)
共检索到418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桂庭 牛若峰 曹世杰 朱希刚
一、农业科研经济评价的对象,范围和特点农业科研的经济评价范围,可以分为农业科研的微观经济评价和宏观经济评价。农业科研的微观经济评价包括农业科研单项成果的经济评价,课题组以及科研单位的经济评价。农业科研的宏观经济评价是考察整个农业科学研究在整个农业生产和农业各部门生产率增长总量中,在农业增长速度中以及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增长总量和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亚林
一、科研成果经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科研成果是指一种研究课题或项目,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设计试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学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研成果是科研劳动的结晶,是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中央提出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表明科技的重要性。科研成果的经济评价,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国家可根据研究成果制定各项技术政策;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农业部科技司于1991年11月14日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局)、农业科学院(所)、高等农业院校、部属有关单位发出通知[(1991)农(科果)字第233号],要求1992年以后完成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一律按本文提出的方法执行。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全文发表《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以便各地参照应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世军 蒋和平
在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在于明确基础数据和参数对经济效益指标影响的大小和为农业科研成果评定奖励等级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作者提出了误差弹性概念和经济效益指标值的敏感性理论,并用于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敏感性分析的案例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冯中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燕 吴声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淑贤 王瑾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针对辽宁省省情和优势特色,从政策支撑保障体系、高质量农业科研成果培育长效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提升和全产业链运营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科研成果在辽宁省转化应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成果 转化应用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车义明
一、概述昆阳磷矿位于昆明市南西72公里处,它是典型的山坡露天矿山,也是我国磷矿石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年生产能力达160万吨原矿,磷矿石销往国内外三十多家用户,在我国化工行业中占一定的地位。鉴于目前世界上对缓倾斜山坡露天矿开采尚无成熟的采矿工艺,国家科委委托昆阳矿务局对昆阳磷矿采矿工艺进行工业性试验研究,这项科研任务已经完成,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并在生产中应用带来了经济效益。本文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月升 连建新
高校的科研使命,在外部功能上,通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内部功能上,大量的科研项目,带来了充足的科研活动经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可为高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学术资源;科研成果可以不断充实和更新高校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学位点、重点学科的设置创造条件。因此,对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孝棋 刘新豪 郑业鲁 谢思红 戴展鹏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的管理运行机制与效益分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办公室张孝棋,刘新豪,郑业鲁,谢思红,戴展鹏作为科研单位,当前怎样更快更好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近10年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首先应树立三个观念,即经济观念、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钢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自从1990年代初自国外引入中国以来,对我国的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科研投入力度的增加,人们对SCI的追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目前高等学校所采用的科研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管理误区,其原因之一便是过度依赖研究人员的文章是否进入SCI的检索系统。这从两个方面导致我国科研管理系统的偏差,一是管理层面的简单化;二是迫使科研人员来使他们的工作被SCI收录。本文希望从信息哲学方面提供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蓓 李小洁
科研成果数据在新时代高校数据资源共享和管理服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的增长在带来利用价值的同时,也带来质量控制和数据治理的挑战。本文分析总结了科研成果数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山东大学在机构知识库建设过程中针对发表成果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进行的实践探索,提出数据处理的五级流程框架,介绍了山东大学在数据收集、数据清洗和成果指派等方面的实践方法。提出应在学校统一规划指导下,制定完善的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框架体系,加强对科研数据建设与治理的思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彦,孙福全
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存在着两个隐含问题:一是在目前综合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可转化成果的百分比;二是经综合配套和技术组装后可推广成果的百分比。分析了成果转化的二个障碍:缺乏对成果推广责任主体的制度规定,也缺乏来自市场或政府的利益激励;对成果的综合配套和技术组装关注不够。最后提出了成果二次开发的对策建议。在农业领域,“二次开发”是指农业科研成果经配套组合和适用性开发而成为适于农民使用和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检验农业科研工作的实效,最终的标准在于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能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科研成果的二次开发理应成为、也必须成为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着力点和落脚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希文 赵斌亮
农业科研机构经济实体改革模式探讨陕西省农科院蚕桑丝绸研究所王希文赵斌亮近年来,农业科研机构对所属经济实体的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实体在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实体仍普遍缺乏活力,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