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8)
- 2023(14919)
- 2022(12749)
- 2021(11807)
- 2020(9976)
- 2019(22650)
- 2018(22588)
- 2017(43890)
- 2016(23459)
- 2015(26443)
- 2014(26303)
- 2013(26425)
- 2012(24011)
- 2011(21600)
- 2010(21675)
- 2009(20367)
- 2008(20151)
- 2007(18080)
- 2006(16160)
- 2005(14210)
- 学科
- 济(100670)
- 经济(100547)
- 业(98331)
- 企(80391)
- 企业(80391)
- 管理(79968)
- 农(47839)
- 方法(45087)
- 数学(35838)
- 数学方法(35514)
- 业经(32652)
- 农业(31897)
- 财(30348)
- 中国(25112)
- 务(21300)
- 财务(21239)
- 财务管理(21213)
- 贸(20860)
- 贸易(20852)
- 技术(20399)
- 易(20380)
- 企业财务(20063)
- 制(19698)
- 和(19021)
- 地方(18817)
- 理论(17739)
- 学(17706)
- 策(17029)
- 划(16404)
- 环境(15157)
- 机构
- 学院(343946)
- 大学(338832)
- 管理(145146)
- 济(141818)
- 经济(138981)
- 理学(125625)
- 理学院(124428)
- 管理学(122686)
- 管理学院(122074)
- 研究(108335)
- 中国(84878)
- 京(71785)
- 农(67229)
- 科学(66680)
- 财(63115)
- 业大(54784)
- 所(53760)
- 江(51500)
- 农业(51451)
- 财经(50719)
- 中心(50271)
- 研究所(48675)
- 经(46167)
- 北京(44662)
- 范(42030)
- 师范(41727)
- 州(41330)
- 经济学(40835)
- 经济管理(39713)
- 院(38631)
- 基金
- 项目(232908)
- 科学(184481)
- 研究(173682)
- 基金(169816)
- 家(146008)
- 国家(144645)
- 科学基金(126227)
- 社会(110838)
- 社会科(104842)
- 社会科学(104813)
- 省(92186)
- 基金项目(91086)
- 自然(81088)
- 自然科(79099)
- 自然科学(79083)
- 自然科学基金(77712)
- 教育(76719)
- 划(74942)
- 编号(72398)
- 资助(68613)
- 成果(56706)
- 部(51464)
- 重点(50486)
- 创(50374)
- 发(50362)
- 课题(47151)
- 创新(46394)
- 业(45624)
- 国家社会(45385)
- 人文(44171)
- 期刊
- 济(162079)
- 经济(162079)
- 研究(97428)
- 农(67347)
- 中国(65079)
- 管理(53682)
- 学报(50925)
- 财(49096)
- 科学(49035)
- 农业(45824)
- 大学(39218)
- 学学(37068)
- 业经(32789)
- 教育(31034)
- 技术(30189)
- 融(30139)
- 金融(30139)
- 财经(24252)
- 业(23575)
- 经济研究(22993)
- 问题(22027)
- 经(20684)
- 技术经济(19213)
- 科技(18261)
- 图书(17665)
- 现代(16963)
- 理论(16501)
- 版(16470)
- 资源(16369)
- 商业(15920)
共检索到505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传喜 丁璐扬
本文基于资源错配理论,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及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模型,测算不同行业、不同地区2006—2015年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错配指数及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比较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对农业科技产出的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指数不同,即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不同;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近20%的农业科技产出缺口,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导致的农业科技产出缺口大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导致的产出缺口;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贡献率大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的贡献率。
关键词:
农业科技资源 资源错配 农业科技产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宏运 李谷成 周晓时
本文构建农业要素错配与产出变动的分析框架,基于197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核算了中国农业要素产出弹性,并考察了各地区的农业要素错配程度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要素错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出先改善后加深再改善的趋势,而在东北地区不断改善。劳动要素错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断缓解,在东北地区则未发生明显变化。土地要素在东部地区配置相对不足,在西部地区投入相对过度,且各地区的土地要素错配均未得到明显"纠正"。(2)从产出变动的视角看,1978—2015年,资本、劳动和土地要素错配对中国农业产出变动的平均影响分别为0.02%、0.05%和-0.10%。从产出损失的视角看,农业要素错配造成中国农业产出年均5%的损失且不断增加。最后本文认为,优化地区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减少农业产出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资源配置 要素错配 产出弹性 农业产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喜 丁璐扬 张俊飚
根据资源错配理论,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2005—2016年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相对错配指数以及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比较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显示,(1)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系数不同,即农业科技资源相对错配程度不同;(2)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超过50%的农业科技产出缺口,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错配是农业科技产出缺口的主要原因;(3)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大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的拉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刘宇笛 韩爱华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要素市场的重要性随之凸显,资源错配也逐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源错配是由于市场中对土地、人力、资本等一系列资源的分配不当所导致的资源运用不合理、不完善。文章以贵州省为例,对相对扭曲系数、产出缺口和产出变动分解等不同情况下的资源错配进行测算,并运用面板数据探究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贵州省对于资本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各市州劳动错配程度高于资本错配程度且多数市州倾向于资源配置不足,市州间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缺口不断扩大,产出份额变动与投入要素价格扭曲对产出起到抑制作用,政府过度干预将导致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的程度加深。为此,提高劳动力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
关键词:
资源错配 产出缺口 扭曲分解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喜 王修梅
采用Hsieh等的模型方法,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及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增长模型测算不同地区和行业2006—2017年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区层面,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程度较严重,东、中部地区总体扭曲程度较严重。在行业层面,农垦和畜牧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种植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从农业的TFP发展潜力看,如果有效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每个地区和每个行业的TFP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俊 王雅鹏
本文综合武汉自八五以来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机构、研究阶段及产业结构等情况,对各时期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各领域获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明显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农业科技投入应逐渐由政府投入为主转向依靠社会和企业投入为主、地方科技应更多地投向应用研究并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的结论。
关键词:
财政 农业科技 投入与产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东坡 王树华
服务业要素价格扭曲导致的要素错配是我国服务业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但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足够关注。实证结果表明,劳动要素错配的影响大于资本要素,要素错配类型和程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估算结果表明,2004-2010年间要素错配对服务业产出造成9%-11%的损失且呈逐年增大的趋势,东部地区的要素错配对本地区服务业产出损失的贡献大于中西部地区,三大地区劳动要素错配对服务业产出损失的贡献都大于资本要素错配的贡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喜 吴昊天 王修梅
基于2009—2017年农业科研机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水平的中介角度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农业科技生产率之间的作用途径。研究发现,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可以直接影响农业科技生产率,也可通过技术创新间接影响农业科技生产率;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中介效应不显著。因此,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需要从"直接"向"间接"转变,注重提升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丽娟 张玉喜 潘方卉 王磊
文章以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FA模型,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均效率为0.469,东部地区创新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创新效率较低,但东、中、西部地区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促进作用显著,而劳动者素质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出现负面效应。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投入与科技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虽对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同山 徐雪高
本文在理论分析流转不畅会造成的土地产出损失的基础上,利用黄淮海农区738户农户数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LS)和基于多值处理效应模型的平均处理效应(ATE)估计法,测度了农户的流转意愿对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农户想"流出"或"流入"土地而不得,会造成明显亩均产量下降和单位土地产出损失;如果农户能够通过流转获得理想规模的土地,土地产出率会大幅提升。因此,应加快消除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人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旷宗仁 章瑾 左停
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分析。投入分析包括投入方向、力度及其比重等。产出分析包括论文、专利等直接产出,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间接产出报告和农民评价。分析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投入方向重硬轻软、投入力度不足、创新产出难度较大、效率较低、数量比重不足、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未来农业科技创新急需改变投入理念,加大投入力度,调整评价方式,以便促进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新合理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投入与产出 农民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忠良
《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一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左停等主编。全书分为5个章节,即"研究背景与设计""总体规模与构成特点分析""各类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开发与管理""发展趋势与地区比较""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全面调查、分析与判断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情况,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宇 邓鑫 周慧
按照科技资源"四元说"的标准将科技资源划分为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以及科技信息资源,利用微观数据,衡量四类科技资源在中国企业间的错配现象。研究认为:(1)不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TFP)差距明显,东部地区TFP高于西部地区,但差距正逐步缩小,外资及港澳台企业TFP高于内资企业,私营企业TFP高于公有制企业。(2)中国科技信息资源配置严重不足,资金投入过度现象普遍,东部地区科技财力资源投入相对过剩,人力、物力资源相对不足,中西部地区则恰好相反。公有制企业偏向于科技资金投入,私营企业偏向于人力资源的投入。外企较本土企业更不易于获取科技资源。(3)中国由于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缺口逐年收窄,但仍接近20%,工业增长潜力巨大。(4)中国科技产出的增加主要依靠科技资源的投入,TFP的总变动(TFPG)贡献十分有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新苗 钱欢欢
资源错配是影响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3年30个行业的346万条微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Olley-Pakes的半参数三步估计法基于行业水平得到企业TFP水平值,进而测算出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TFP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将资源错配的分析纳入到经济增长核算框架中,分析行业层面资源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结果显示不同子行业的错配扭曲程度存在差异,但均有纠正空间;最后,构建起要素错配与TFP的关联机制。本文基于不同行业给出了纠正扭曲的相关建议,同时就整体制造业的分析发现现阶段对劳动要素错配的纠偏更为必要。
关键词:
资源错配 效率损失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