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242.13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7)
2023(17098)
2022(13856)
2021(12714)
2020(10359)
2019(22907)
2018(22776)
2017(42902)
2016(22759)
2015(25215)
2014(24999)
2013(24274)
2012(21630)
2011(19381)
2010(19916)
2009(18940)
2008(18719)
2007(17315)
2006(15687)
2005(14431)
作者
(63727)
(53560)
(53410)
(50087)
(33682)
(25458)
(23929)
(20498)
(20177)
(19047)
(18069)
(17963)
(16925)
(16875)
(16456)
(16373)
(15797)
(15396)
(15299)
(15284)
(13364)
(13140)
(12900)
(12414)
(12075)
(12055)
(11860)
(11855)
(10623)
(10553)
学科
(97229)
经济(97110)
(94770)
管理(78831)
(77128)
企业(77128)
(48172)
方法(34206)
业经(34159)
农业(32368)
中国(29411)
(27797)
数学(24646)
数学方法(24411)
地方(23865)
技术(22314)
(20937)
理论(19604)
(18962)
财务(18916)
财务管理(18896)
(18072)
企业财务(17838)
(17548)
(17416)
(17233)
环境(16822)
(16127)
(15531)
(15522)
机构
学院(326483)
大学(316543)
(135064)
经济(132284)
管理(129885)
理学(110766)
理学院(109682)
管理学(108025)
管理学院(107440)
研究(105849)
中国(85328)
(67108)
科学(63191)
(61923)
(61773)
(52987)
(51805)
中心(50135)
业大(48778)
财经(47862)
农业(46803)
研究所(46443)
(43224)
(42333)
师范(41967)
(41796)
北京(41582)
经济学(39446)
(38462)
经济管理(36274)
基金
项目(213103)
科学(170889)
研究(163451)
基金(153227)
(131613)
国家(130312)
科学基金(114254)
社会(106230)
社会科(100333)
社会科学(100312)
(87305)
基金项目(81439)
教育(72842)
(70323)
自然(70268)
自然科(68571)
自然科学(68556)
编号(68219)
自然科学基金(67335)
资助(58590)
成果(53773)
(49539)
(48905)
重点(47846)
课题(46444)
(45871)
创新(45416)
国家社会(43865)
(42942)
(42464)
期刊
(166482)
经济(166482)
研究(94397)
中国(72768)
(63100)
管理(52211)
(49495)
科学(45020)
学报(43794)
农业(42422)
教育(37360)
大学(35016)
业经(33870)
学学(32852)
(32685)
金融(32685)
技术(32381)
经济研究(23640)
财经(23431)
(22905)
问题(21695)
(20365)
技术经济(18270)
科技(17941)
现代(16331)
(16260)
商业(15900)
世界(15760)
资源(15736)
农村(15477)
共检索到50447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郭翔宇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把握国家创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契机,立足县域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设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推进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有效模式。本文结合农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实践,对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框架和建设原则与路径探究。研究发现,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系统由农业创新群落、农业创新生态环境和农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构成,具备地域性差异、开放式协同、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和面向乡村振兴等主要特征,经历起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发展阶段,对县域农业科技制度、物质和人才现代化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需遵循“群落—环境—要素”三位一体路径,包括打造高质量县域农业创新群落、营造良好的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县域农业创新要素有效配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国琨  邓坚  邓钰  覃泽林  李伟树  
本文分析了广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指出了广西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广西的实际,提出了广西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实现广西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基本措施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加斌  李霄  杨小平  焦晋鹏  
本文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自上而下分析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而解析并构建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和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包含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制度支持、农业产业层面的价值驱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技企业层面的发展推动以及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拉动四个方面,形成了从宏观制度→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和消费者需求有机统一的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基于农业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链构成要素和数字化农业经济循环系统与价值链主体的协同发展,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由农业生产数字化和消费数字化构成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围绕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农业配套服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农业价值链延伸产业数字化发展三大战略模块构成。农业数字化转型要构建"环境—网络—主体—要素"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包括营造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创新环境,优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价值创新网络,增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主体间协同创新能力,强化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创新要素支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毛世平  杨艳丽  王晓君  马红坤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首先分析了美国密苏里州和法国奥罗阿大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经验,总结了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问题,最后凝练出相应的借鉴与启示。研究表明,美国密苏里州和法国奥罗阿大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完善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以企业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密切相关;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涉农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资金支持力度较弱、缺乏深层次的协作机制等问题。据此,提出支持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加大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施荣连   施建林  
农业产业集聚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完善农村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效应,并探讨如何通过重构农业产业链条来实现农业产业集聚,以期望能开创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鹏  李崇光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关系我国整体现代化与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其推进与实现既具有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普同性特征,也具有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市场调控作用。当前,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是必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和区域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为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首先要变小农户的"小生产"为现代化的"大生产",其可能路径,一是农户的自组织化探索——主体选择内推路径;二是农户自我选择与政府规制的联合作用——主体选择与政策相互作用的路径;三是农户与资本色彩浓厚的市场流通主体的合作——政策规制外推路径;四是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琼  陈剑平  
农业科技工程同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农业科技工程创新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创新效率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农业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中国发达地区及国外典型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经验与趋势,及农业多元产业空间与科技创新系统的互动关系,提出提升农业科技工程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春风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从根本上摆脱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手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农业走向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组织发展历程和现阶段发展态势,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组织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而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组织形式,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段金锁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须加强生态信用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生态信用建设有机融合,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共同的思想基础、发展理念与价值取向,通过强化生态信用治理,提升生态信用精神,涵养生态信用环境,完善生态信用机制,积极构建新时代生态伦理观,赋予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多生态伦理价值,从多维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生态善治之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献  李宁辉  郭静利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不断融合,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四化同步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基于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按照统筹一体化发展思路,要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用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用农业现代化的理念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以及用现代信息化的理念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四个重点方向。并结合四化同步理念与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博旭  柳卸林  吉晓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区域创新研究的新范式,但当前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的研究尚不清晰。系统梳理区域创新相关理论演化过程,对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别。基于创新生态理论,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和政策含义。作为不同创新种群之间实现价值共创的自组织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邻近性、多样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政策含义,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玉婷  赵锦辉  
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主流话语。现代农业知识系统以强势姿态挺进农民的农业生产领域,并对农民的传统知识系统形成冲击使其日益式微。现代农业知识系统以推翻式的方式"改造"传统知识系统的同时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以断裂性理论反思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知识系统:传统农业知识系统多样化的系统性被打碎,而现代农业知识系统的不连续性脱离了原有的秩序和逻辑,无论从横向上还是纵向上都体现出断裂的特点。断裂性对农民造成了负面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自信和兴趣降低、选择空间受限、自主性不足。重建农民的农业知识系统则需要对农业知识系统进行整合,重新发掘传统农业知识系统的价值并加以多功能性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艳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数字农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农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实施路径。首先基于架构者理论,研究发现数字农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内部架构者能量群、外部架构者调节群和数字农业创新生境三个方面。其次数字赋能下的能量群内部主体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群和调节群之间相互作用促进数字农业创新主体的集聚,进而逐渐形成复杂的数字农业创新链,包括数字农业企业创新链、产学研创新链和辅助创新链,多元化的链条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创新生态网络。最后提出“环境—主体—链条—网络”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包括营造数字农业创新生态环境、打造数字农业创新生态“命运共同体”、优化数字农业多层次创新生态链、构建数字农业热带雨林式创新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楠  刘萱  王宏伟  
新时代,良好运行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国家竞争的核心力量。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新型创新主体建设滞后、创新主体关联性不强、创新供给原动力不足以及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未来应该着力促进创新主体多元化发展、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基础研究体系建设并完善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剑红  黄文勇  
分析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针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从政府、农业院校、涉农企业和农业科技人才自身多角度思考,探讨建立完善政府主导,涉农院校、企业和农户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各方协调、功能完善、综合配套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服务新体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