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7)
- 2023(16643)
- 2022(13769)
- 2021(12637)
- 2020(10960)
- 2019(25041)
- 2018(24626)
- 2017(47961)
- 2016(25629)
- 2015(28970)
- 2014(28887)
- 2013(28781)
- 2012(26391)
- 2011(23502)
- 2010(23705)
- 2009(22419)
- 2008(22437)
- 2007(20431)
- 2006(17922)
- 2005(15886)
- 学科
- 济(115874)
- 经济(115742)
- 业(102685)
- 管理(84405)
- 企(84225)
- 企业(84225)
- 方法(55283)
- 农(49059)
- 数学(46376)
- 数学方法(45879)
- 财(35791)
- 业经(33612)
- 农业(32479)
- 中国(29165)
- 务(24831)
- 财务(24786)
- 财务管理(24740)
- 企业财务(23525)
- 制(23095)
- 地方(20742)
- 技术(20674)
- 贸(20266)
- 贸易(20258)
- 易(19699)
- 和(18613)
- 策(18145)
- 理论(17942)
- 学(17725)
- 划(17315)
- 融(16727)
- 机构
- 学院(374696)
- 大学(369143)
- 济(160783)
- 经济(157720)
- 管理(153161)
- 理学(132297)
- 理学院(131033)
- 管理学(129101)
- 管理学院(128393)
- 研究(117084)
- 中国(93295)
- 京(75875)
- 财(74275)
- 农(70702)
- 科学(69038)
- 财经(59198)
- 所(57868)
- 江(57390)
- 中心(56900)
- 业大(56380)
- 农业(54378)
- 经(53815)
- 研究所(51953)
- 经济学(48862)
- 北京(47002)
- 州(44668)
- 范(44579)
- 经济学院(44413)
- 师范(44147)
- 财经大学(43548)
- 基金
- 项目(247781)
- 科学(197618)
- 研究(182696)
- 基金(182397)
- 家(157275)
- 国家(155672)
- 科学基金(136123)
- 社会(118922)
- 社会科(112610)
- 社会科学(112578)
- 省(97873)
- 基金项目(96628)
- 自然(87167)
- 自然科(85197)
- 自然科学(85172)
- 自然科学基金(83707)
- 教育(82841)
- 划(80679)
- 资助(74168)
- 编号(73985)
- 成果(58482)
- 部(55578)
- 重点(54463)
- 创(53879)
- 发(53357)
- 创新(49759)
- 国家社会(49567)
- 课题(49358)
- 业(48210)
- 教育部(48047)
- 期刊
- 济(180359)
- 经济(180359)
- 研究(105572)
- 中国(71052)
- 农(69901)
- 财(61144)
- 管理(57028)
- 学报(52893)
- 科学(52085)
- 农业(47066)
- 大学(41686)
- 学学(39790)
- 融(37342)
- 金融(37342)
- 业经(34737)
- 技术(34506)
- 教育(30865)
- 财经(29693)
- 经济研究(26953)
- 经(25451)
- 业(25165)
- 问题(24552)
- 技术经济(21141)
- 统计(19216)
- 世界(18747)
- 版(18636)
- 策(18163)
- 商业(17855)
- 现代(17689)
- 财会(17678)
共检索到554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敏丹 尹志锋
用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农业发展,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巩固农业之基础地位、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农业科技推广通过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成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本文着眼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双重差分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评估,考察了该政策与农村就业、资本深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该计划虽然没有显著拉动农村就业,但能够显著提高人均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量。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以该计划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是深化资本、推广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具有劳动替代的特征,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对农村就业的拉动作用受科技的"劳动替代性"特点的限制,政府在制定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时需高度关注农村就业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敏丹 尹志锋
用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农业发展,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巩固农业之基础地位、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农业科技推广通过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成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本文着眼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双重差分法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评估,考察了该政策与农村就业、资本深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该计划虽然没有显著拉动农村就业,但能够显著提高人均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量。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以该计划为代表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涛 张爱国 王强 胡宝民 尹昌斌
本文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分布、科技工作成效、经济发展成效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专项行动在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专项行动试点工作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发展经验。
关键词: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 现状 分布 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涛 李子彪 刘坛波 胡宝民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广大县(市),特别是欠发达县(市)的特色产业总体上仍以农业产业为主,县(市)科技工作相对薄弱,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表现为新技术导入、本地化开发、示范、推广、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本文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为例,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对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进行了剖析,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体和行为,并结合实际就加强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产业创新 情景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涛 李子彪 胡宝民 尹昌斌
县域特色产业多以农业产业为主,且由于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原因,其创新过程表现为农业新技术成果选择、导入、本地化开发、示范、推广、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本文认为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具有外部依赖性、政府主导性、多主体参与性、收益多样性等特征,并结合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时鹏 郑逸芳 黄森慰
应用DEA方法测算了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应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因素。针对福建省306个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项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存在规模偏小、投入要素配比不尽合理、效率较低等问题;市场需求与推广载体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建立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技需求与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等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晓 张保军 杨改河
农业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推广机构设置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农业推广科技投资机制不健全,供给量严重不足;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科研、教育、推广协调困难;同时由于基层推广组织在提供推广服务时存在偏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倾向,难以共同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要搞好农业推广工作首先要强化政府调控,改善农业推广宏观环境,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筹资渠道;其次要培养高素质的推广人员,同时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接受率,使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社会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茂向,尹昌斌,邱建军
“科技富民强县”是新时期构建县域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和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科技富民强县”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依靠科技实现县“强”民“富”的内涵,指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一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提出在实施过程中要以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机制创新作为保障。
关键词:
科技 富民强县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磊 王志刚 李建 廖西元
为了解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行为的评价,采集了4259个种稻农户的电话调查数据,将推广行为分解为推广形式和推广内容,并分别与推广绩效的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推广形式和推广内容对推广绩效评价指标(增产效果、指导作用和农民的满意度)都起着一定作用。总体而言,现阶段推广形式的作用要大于推广内容的作用。这一现象值得深刻反思,因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本质在于向农民传授技术。结合推广实践,分析了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衍平 陈会英
论述了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理,指出只有掌握农技沟通原理,农技采用规律和传播扩散规律,针对不同技术特性、时期,采用不同的推广策略,才能提高推广绩效。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沟通,采用,传播扩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滕卫双
世界农业发展呈现出科技化的特征,现代农业发展取决于农业科技推广质量。本文介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历史渊源与意义,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深化改革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科技 推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卫龙宝 葛永明 张维源
本文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性及其供给,农业经营环境与农业科技成果需求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及农业科技成果的传递等方面,对观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障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作者认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是农业科技成果固有的特性所决定的,也与农业经营环境的相对不利有关,还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成果传递渠道单一、传递方式陈旧及传递能力的不足直接相联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天柱 杨和财
在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进程中,科技成果供给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政府、农业高校、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和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主体要素参与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对各主体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主体协同关系,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推广 主体 协同 博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杰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促进了大学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的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建立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新通道,实现了科技与“三农”的对接,促进了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指导扶持了涉农企业,引导培育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科技兴农的一种创新模式。
关键词:
科技专家大院 农业科技推广 科技推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