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3)
- 2023(17532)
- 2022(14855)
- 2021(13790)
- 2020(11748)
- 2019(26729)
- 2018(26706)
- 2017(51732)
- 2016(27983)
- 2015(31632)
- 2014(31717)
- 2013(31465)
- 2012(28518)
- 2011(25674)
- 2010(26124)
- 2009(24512)
- 2008(24296)
- 2007(21923)
- 2006(19574)
- 2005(17593)
- 学科
- 济(116356)
- 经济(116184)
- 业(107858)
- 管理(94507)
- 企(89326)
- 企业(89326)
- 方法(52751)
- 农(49321)
- 数学(43057)
- 数学方法(42349)
- 财(35691)
- 业经(35366)
- 农业(32821)
- 中国(29694)
- 制(27924)
- 务(24529)
- 财务(24446)
- 财务管理(24408)
- 企业财务(23134)
- 技术(22063)
- 理论(21742)
- 学(21141)
- 地方(20683)
- 和(20176)
- 体(19762)
- 贸(19537)
- 贸易(19526)
- 策(19250)
- 划(19000)
- 易(18998)
- 机构
- 学院(407727)
- 大学(403816)
- 管理(166281)
- 济(164505)
- 经济(160901)
- 理学(143512)
- 理学院(142082)
- 管理学(139584)
- 管理学院(138857)
- 研究(130015)
- 中国(101126)
- 京(85967)
- 科学(79138)
- 财(77688)
- 农(75465)
- 所(64848)
- 业大(63072)
- 江(62170)
- 财经(61178)
- 中心(60236)
- 研究所(58295)
- 农业(57792)
- 经(55489)
- 北京(54010)
- 范(50518)
- 师范(50099)
- 州(49443)
- 经济学(47916)
- 院(46586)
- 财经大学(44956)
- 基金
- 项目(270781)
- 科学(214355)
- 研究(201156)
- 基金(196693)
- 家(169587)
- 国家(168066)
- 科学基金(146245)
- 社会(127142)
- 社会科(120269)
- 社会科学(120235)
- 省(107247)
- 基金项目(103875)
- 自然(94548)
- 自然科(92364)
- 自然科学(92342)
- 教育(91817)
- 自然科学基金(90703)
- 划(88309)
- 编号(83439)
- 资助(81098)
- 成果(67177)
- 部(59824)
- 重点(59666)
- 创(58000)
- 发(57339)
- 课题(56515)
- 创新(53614)
- 制(52835)
- 国家社会(51730)
- 教育部(51466)
- 期刊
- 济(190565)
- 经济(190565)
- 研究(119049)
- 中国(82961)
- 农(74270)
- 管理(63776)
- 财(61980)
- 学报(60538)
- 科学(58040)
- 农业(50191)
- 大学(47627)
- 学学(45131)
- 教育(43437)
- 融(37816)
- 金融(37816)
- 技术(37707)
- 业经(35754)
- 财经(29980)
- 经济研究(27612)
- 业(26006)
- 经(25576)
- 问题(24745)
- 技术经济(21804)
- 科技(20688)
- 版(20196)
- 现代(19333)
- 理论(19186)
- 商业(18287)
- 统计(18160)
- 图书(17821)
共检索到607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桉
外生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传统小农经济的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呈现技术供求的市场失灵,根源是市场主体缺位下的技术要素非市场化配置。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大量增加,为科技成果转化内生于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奠定了基础。从外生向内生转变,新思路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市场化配置,新方法是构建要素收益分享与风险共担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内生机制,新途径是建立经营性、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模式。政府应引入市场机制和专利等手段,理顺职务发明的权属关系,为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提供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彬 揭筱纹 郑浩文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并对共生环境及共生环境中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和分析了基于链共生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并以四川万安石斛产业科技园为例,对基于链共生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实效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共生环境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鹰 黄东南 唐江云 李晓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模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①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已形成了包括公益性、经营性和扶贫性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各合作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分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出更高的整体收益和个体收益。②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形成更高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③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方法由于纳入了参与主体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和合作程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且有利于合作的长期稳定。【结论】通过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增强不同主体间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建强 冯开文
政府、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是构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三大主体,本文从分析三种主体的特点入手,研究了三者的互动关系。指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一个多主体的转化模式;该模式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点、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要鼓励科研院所、企业的机制体制创新。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基本模式 比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实行以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实行了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的多途径、多部门和多项科技成果配套的多元化的转化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两种农业科技成果运行机制产生的背景及特征,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脱节的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华 王开义 刘忠强
本文从资金投入量、资金投入布局和资金投入效益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现状,着重总结和分析了项目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转化资金 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焕章 张景顺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顾焕章张景顺一、供求现状分析建国40年来,科技进步已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而且预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明显的缓和。在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查金祥 周三中
根据自我组织理论 ,本文认为 ,系统的开放性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 ,随机涨落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诱因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机制。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转化 自我组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征夫 陈国华
本文提出以“引进、联合、自主”解决成果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与家庭小规模经营的矛盾;以科教为主题,增强科技素质;以服务为宗旨,健全领导体系、推广体系、投入体系和流通体系,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良均
市场农业下农民组织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支持农民组织发展壮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农民组织为纽带,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破解我国小农户分散经营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困境。
关键词:
农民组织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 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庆惠
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特点,并总结出5类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提供经验借鉴,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转化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揭筱纹 程君凤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国延续多年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对农业的发展却形成了一种阻碍,本文在比较了几个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特点,对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高效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推广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剖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燕 王欢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俨然成为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子,而融资模式则成为影响转化率高低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日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模式介绍,着重比较分析两国融资模式及绩效,继而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农业科技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担保制度,发挥政策性银行服务职能,规范农技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发展风险投资、创设农业科技企业创业基金等建议,以促进多元化融资的实现。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企业 融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