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3)
2023(13560)
2022(11422)
2021(10314)
2020(9119)
2019(20704)
2018(20402)
2017(39998)
2016(21752)
2015(24511)
2014(24446)
2013(24828)
2012(23248)
2011(20991)
2010(21218)
2009(20413)
2008(20844)
2007(19199)
2006(17130)
2005(15486)
作者
(66462)
(55907)
(55906)
(52839)
(35530)
(27117)
(25283)
(22012)
(21178)
(20161)
(19027)
(18757)
(18003)
(17704)
(17687)
(17176)
(17061)
(16427)
(16251)
(16106)
(14209)
(13952)
(13811)
(12962)
(12753)
(12591)
(12578)
(12549)
(11430)
(11382)
学科
(101763)
经济(101638)
(95805)
(77857)
企业(77857)
管理(74311)
方法(48810)
(47838)
数学(40098)
数学方法(39824)
(31443)
农业(31414)
业经(31199)
中国(23850)
(22335)
财务(22318)
财务管理(22276)
企业财务(21155)
(20638)
技术(19110)
(18936)
贸易(18931)
(18376)
地方(17231)
(17225)
(16951)
(16663)
(15449)
理论(15379)
(15338)
机构
学院(331298)
大学(326198)
(142458)
经济(139805)
管理(132026)
理学(114040)
理学院(112917)
管理学(111287)
管理学院(110707)
研究(108847)
中国(86267)
(75762)
(67812)
科学(66891)
(64821)
农业(59127)
(57031)
业大(55678)
(52085)
财经(51681)
研究所(51378)
中心(51208)
(46897)
经济学(42962)
北京(42133)
(40376)
经济学院(39172)
(38035)
经济管理(38026)
财经大学(37759)
基金
项目(215429)
科学(170095)
基金(157726)
研究(154839)
(138074)
国家(136759)
科学基金(117217)
社会(100124)
社会科(94666)
社会科学(94636)
(85982)
基金项目(83744)
自然(76356)
自然科(74616)
自然科学(74584)
自然科学基金(73352)
(70951)
教育(69294)
资助(64513)
编号(61974)
成果(48954)
(48565)
重点(48130)
(47546)
(47106)
(47092)
创新(43863)
科研(41765)
课题(41679)
国家社会(41344)
期刊
(163335)
经济(163335)
研究(92306)
(75349)
中国(63921)
学报(54010)
(53014)
农业(50817)
科学(50642)
管理(49082)
大学(40901)
学学(39320)
(33284)
金融(33284)
业经(32693)
技术(28267)
(27243)
财经(26457)
教育(24424)
经济研究(24216)
(22715)
问题(22383)
技术经济(19433)
世界(17969)
(17749)
商业(16427)
(16272)
科技(16166)
统计(15798)
农村(15528)
共检索到494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呈先  
促进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因素呈多元化特点,包括制度变迁、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农民素质提高等,但农业科技投入无疑是最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时大多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本文拟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等证实农业科技投入的变化导致粮食产量的重大变化这一结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鸿  王磊  
本文根据VEC模型研究发现,短期来看,前一期的粮食价格、农民收入以及前一期的粮食产量对当期粮食产量具有负效应,其中前一期的粮食产量的负效应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是正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万江  
中国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以来,农业转型向纵深发展,粮食生产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并经历了"V"形变化轨迹。本文构建一个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分析式,从时间、空间和品种三维角度综合分析粮食产量增量变化,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泛力,三种区域布局变化的交集位于沿海地区并出现粮食减产过速,关键是稻谷这种高产品种下降过快,这将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持续性并将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潜在性隐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淑荣  李慧燕  
本文按照OECD的统计口径,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1993—2005年我国各项农业补贴与粮食产量、农民种粮收入的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基于种植面积、农业投入品使用上的补贴、研发、检验检疫服务、粮食储备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效果显著;其次为限制农业投入品的支付、农民收入的补贴、农业培训和基础设施;而价格支持影响效果最弱。因此,在稳粮、增收的基础上,应按影响效果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提高我国支农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爽  周光美  
文章利用滑动平均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基于西南四省市的灾害数据,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各省市受灾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02年洪涝灾害呈上升趋势,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干旱灾害变化幅度不大;1980—1991年风雹灾害呈上升趋势,1991年后呈下降趋势,低温灾害在2005年后略呈上升趋势。(2)西南四省市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干旱。干旱灾害受灾程度:云南>贵州>重庆>四川。(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重庆:低温>干旱>风雹>洪涝;四川:低温>风雹>洪涝>干旱;贵州:低温>干旱>洪涝>风雹;云南:干旱>风雹>低温>洪涝。低温是西南四省市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应加强防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蕾  
本文在收集整理粮食产量和物价指数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61-2011年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波动和物价波动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意义上,两者具有非对称性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物价波动会和粮食产量波动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在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范庆泉  高铁梅  
农业政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实施环境,更主要取决于农民对政策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为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利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农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分别估计了农业政策对小麦、稻谷、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并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影响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调整能力逐渐增强,各项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支出政策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最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杰  
以1986~2012年我国农业财政科技支出与粮食单产量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财政农业科技支出与粮食单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农业科技支出与粮食单产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农业财政科技支出对粮食单产量提高具有很强正向冲击作用,并且这种正向冲击作用是长期内存在,但粮食单产量的提高对增加农业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不大,说明二者之间没有形成协调的互动反馈机制。在加大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的同时,要提高提高财政农业科技支出资金使用的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忠义  郝晋珉  李新波  张富刚  侯湖平  
本文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选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度,并具体以耕地资源的内部微观调整对县域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例。结果表明:①农户和政府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②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二者的性质决定了各自的行为;③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的结果;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原因,并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曲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粮食生产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君英  夏旺  
文章基于2001—2015年间我国粮食主产区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变化以及投入要素边际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了显著负向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下粮食产量得以保持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农村老龄劳动与化肥以及机械等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与正常劳动、粮食播种面积、农药、农用薄膜等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农村老龄劳动比重的增加减弱了化肥以及机械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边际作用,但强化了正常劳动、粮食播种面积、农药、农用薄膜的边际作用。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重背景下,既要保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又要实现绿色粮食生产,需要在保护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等方面采取合理的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莫红梅  鈡芸香  
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耕地投入和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从指标的波动发展和变量关系方面进行了描述统计,其次用协整、向量自回归(VAR)以及脉冲响应、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克强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基建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农业基建投入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滞后性正向效应,然而,政府农业基建投资政策对农作物成灾面积波动不够敏感,存在以粮食产量为导向的短期化倾向。因此,政府必须持续重视并加大农业基建投入,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华  胡浩  陈苏  
基于理论阐述农业生产性服务影响粮食产量的逻辑机理,利用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方法,定量估计不同环节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农机服务和施肥服务能显著提高粮食单产,以技术替代为主的施肥服务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效应更大。施肥和施药服务对规模经营户的粮食单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施肥和施药服务对农户采纳亲环境的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三,农机服务、施药服务和施肥服务对农业劳动力投入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能显著促进规模经营户转入土地,但没有证据表明农机服务和施药服务对小农户转入土地有显著影响。上述结论意味着,未来中国应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发展,对标准化程度低和道德风险发生概率较高的施肥和施药环节加强政策支持,降低服务作业成本,更好地发挥其对粮食增产和农户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俄罗斯农业部将粮食产量预测上调到1.05亿t。据俄罗斯农业部通报,全俄罗斯粮食收成显著增加。更准确的数据显示,谷物和粮用豆类作物加工后的总收成超过1.05亿t。据俄罗斯农业部的数据,截至目前,已收获大豆250万t,油菜超过145万t。这是此类作物在俄罗斯种植史上最好成绩。与此同时,俄罗斯农业部还确认了蔬菜收获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