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5)
- 2023(12070)
- 2022(9941)
- 2021(9014)
- 2020(7614)
- 2019(16627)
- 2018(16290)
- 2017(31949)
- 2016(16646)
- 2015(18225)
- 2014(17749)
- 2013(17901)
- 2012(16382)
- 2011(14584)
- 2010(14994)
- 2009(14394)
- 2008(14448)
- 2007(13414)
- 2006(12185)
- 2005(10945)
- 学科
- 业(87614)
- 济(82773)
- 经济(82690)
- 企(70537)
- 企业(70537)
- 管理(62466)
- 农(45530)
- 方法(31056)
- 农业(30579)
- 业经(29754)
- 财(23997)
- 数学(23234)
- 数学方法(23105)
- 中国(21044)
- 技术(20611)
- 地方(19881)
- 务(17371)
- 财务(17365)
- 财务管理(17354)
- 制(16878)
- 企业财务(16407)
- 策(15536)
- 划(13976)
- 和(13851)
- 技术管理(13743)
- 体(13418)
- 理论(13098)
- 贸(12761)
- 贸易(12749)
- 易(12386)
- 机构
- 学院(245742)
- 大学(235462)
- 济(113008)
- 经济(111130)
- 管理(104176)
- 理学(89626)
- 理学院(88865)
- 管理学(87922)
- 管理学院(87474)
- 研究(77811)
- 中国(64551)
- 农(50713)
- 财(49502)
- 京(48135)
- 科学(44090)
- 江(39232)
- 财经(38838)
- 农业(38135)
- 所(37998)
- 业大(37128)
- 中心(36903)
- 经(35175)
- 研究所(33853)
- 经济学(33162)
- 经济管理(31145)
- 州(30547)
- 经济学院(30026)
- 北京(29554)
- 商学(28731)
- 商学院(28492)
- 基金
- 项目(159485)
- 科学(129870)
- 研究(122568)
- 基金(117238)
- 家(99700)
- 国家(98645)
- 科学基金(87831)
- 社会(83000)
- 社会科(78533)
- 社会科学(78515)
- 省(65547)
- 基金项目(62668)
- 自然(53193)
- 教育(52592)
- 自然科(52011)
- 自然科学(51998)
- 划(51445)
- 自然科学基金(51160)
- 编号(49541)
- 资助(44953)
- 创(39821)
- 成果(37905)
- 发(37592)
- 业(37518)
- 创新(36202)
- 部(35468)
- 重点(35094)
- 国家社会(34731)
- 制(33269)
- 课题(32608)
- 期刊
- 济(135914)
- 经济(135914)
- 研究(71416)
- 农(53958)
- 中国(51905)
- 管理(42164)
- 财(40153)
- 农业(36200)
- 科学(33218)
- 学报(29288)
- 业经(29231)
- 融(25920)
- 金融(25920)
- 大学(24154)
- 技术(23421)
- 学学(23343)
- 经济研究(19637)
- 财经(19313)
- 业(19233)
- 教育(18742)
- 问题(18144)
- 经(16772)
- 技术经济(16365)
- 科技(14514)
- 农村(14330)
- 村(14330)
- 农业经济(14053)
- 世界(13845)
- 商业(13073)
- 经济问题(12756)
共检索到376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牛建高 李从民 李军峰
随着我国加入 WTO,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新问题 ,明显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 ,当务之急是科学确定和选择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以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 ,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资源永续利用。通过实施重点突破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可持续增长 重点领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思民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只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技推广效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重点解决这几方面问题,才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杭帆 郭剑雄
在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用地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出的可持续增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载体的,农村人口转型带来的农业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中国1985-2012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增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高生育率)向质量偏好(高人力资本积累率)转变,即人口转型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化肥施用量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人口
关键词:
人口转型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目前,在我国每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有1/4以上由农业部门创造。而11亿多人口的衣食之源也仍然是由建立在十几亿亩耕地基础上的农业来满足。作为一个发展速度极其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本世纪前后的几十年中。仍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部门,其地位不容忽视。为保持农业在90年代的持续增长,农业经济理论和政策工作者已经就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如科技兴农,教育兴农,规模经营和体制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探讨,本文则根据我国农业的自然经济条件,讨论其增长的另一主要源泉——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玉春 花贵如
本文采用美国财务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分析模型,利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法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法,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率高于可持续增长率且可持续能力不足,过快增长缺乏权益资本保障。本文从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驱动因素入手进一步分析农业上市公司增长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可持续增长模型 权益资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康俊
以罗伯特·希金斯的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选取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研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可持续增长状况,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原来的16项财务指标中提取了5个因子,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5个因子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2010—2013年农业上市公司总体没有实现财务可持续增长,实际增长过快;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能力与可持续增长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对可持续增长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财务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可持续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康贫
科技进步是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江苏农业发展目前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因此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时期要求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科技队伍,提高科技创新装备水平。
关键词:
新时期 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岩磊
[目的]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我国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理清创新类生产要素对农业园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提出园区吸引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为破解增长瓶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0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01—2016年要素投入与产出数据,估算创新要素与传统要素的产出贡献度,并分别使用年度均值和随机收取的11家分属于不同区域的园区个体数据,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园区的要素贡献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三大区域创新要素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成倍高于同区域传统要素产出所占比重,对总产出的贡献显著;西部地区创新要素投入对总产出的贡献率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创新要素投入对总产出的贡献率接近东部地区。[结论]以创新引领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不依赖于传统经济优势,加大创新要素投入是实现赶超、破解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之一;塑造园区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孵化培育载体,就能够通过创新要素的微观作用机制,以正外部经济效应带动农业及其周边产业快速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茉莉 岳铭鉴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的情怀、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勇往直前的活力。深化改革,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瑾 邓春晖 赖晓璐 周腰华
藏粮于技是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藏粮于技的核心是科技,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的粮食发展道路。我国粮食生产在育种技术、耕作栽培技术、收储加工技术等方面均存在短板,要通过创新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业技术,完善科研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让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同时要从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等各方面加强藏粮于技的政策保障,为藏粮于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藏粮于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殿安 李世轩
要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本文指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目标、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构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确保农业的持续增长是关键叶兴庆我国农业通过1995年和1996年的努力跃上新台阶实属不易,1997年没有从新台阶上掉下来难能可贵。然而,要在新台阶的基础上,通过“九五”后三年的努力,全面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就必须有过硬的对策。要认识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耀 赵芝俊 高芸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从5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法对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国际化、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依然是影响各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因素;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各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较弱,且存在巨大差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高和较高的省份只有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湖北、黑龙江和浙江7个省市,其他24个省份普遍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降低的特征;排名较靠前的省份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黑龙江6省市,而宁夏、青海、陕西、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能力 熵权TOPSIS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玉春 黄增健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欠佳,而且区域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强的内在关系;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示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发展极不均衡。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能力 主成份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庞金波 杨梦
利用我国2009—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越大,农业经济增长越快;农业科技创新不仅直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而且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均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的大小分别为44.31%和32.46%。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的促进效应不仅需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需要协调农村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