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0)
- 2023(14226)
- 2022(12022)
- 2021(10993)
- 2020(9572)
- 2019(21631)
- 2018(21351)
- 2017(42003)
- 2016(22494)
- 2015(25350)
- 2014(24770)
- 2013(25078)
- 2012(23119)
- 2011(20732)
- 2010(21103)
- 2009(20231)
- 2008(20780)
- 2007(19266)
- 2006(16928)
- 2005(15165)
- 学科
- 济(103569)
- 经济(103458)
- 业(101495)
- 企(83739)
- 企业(83739)
- 管理(80939)
- 方法(48667)
- 农(47221)
- 数学(39776)
- 数学方法(39530)
- 财(33315)
- 业经(32388)
- 农业(31246)
- 中国(25715)
- 务(23803)
- 财务(23785)
- 财务管理(23741)
- 企业财务(22562)
- 技术(22160)
- 制(22078)
- 贸(18340)
- 贸易(18330)
- 地方(17993)
- 策(17891)
- 易(17809)
- 和(16920)
- 理论(16888)
- 划(16658)
- 银(16102)
- 银行(16077)
- 机构
- 学院(331928)
- 大学(325869)
- 济(146208)
- 经济(143527)
- 管理(138463)
- 理学(119301)
- 理学院(118246)
- 管理学(116869)
- 管理学院(116244)
- 研究(101717)
- 中国(83627)
- 财(68363)
- 京(66289)
- 农(64130)
- 科学(58494)
- 财经(53876)
- 江(51795)
- 所(50488)
- 中心(49316)
- 业大(49307)
- 农业(49174)
- 经(48843)
- 研究所(45058)
- 经济学(44190)
- 北京(41137)
- 州(40494)
- 经济学院(40213)
- 财经大学(39377)
- 经济管理(39246)
- 商学(38239)
- 基金
- 项目(212444)
- 科学(170378)
- 研究(159559)
- 基金(156226)
- 家(133019)
- 国家(131759)
- 科学基金(116000)
- 社会(105220)
- 社会科(99628)
- 社会科学(99601)
- 省(85217)
- 基金项目(83335)
- 自然(72639)
- 教育(71698)
- 自然科(71046)
- 自然科学(71024)
- 自然科学基金(69888)
- 划(68726)
- 编号(64629)
- 资助(62478)
- 成果(50985)
- 创(50100)
- 部(48212)
- 重点(46411)
- 发(46295)
- 创新(45979)
- 业(45378)
- 国家社会(43468)
- 课题(42993)
- 人文(42042)
- 期刊
- 济(167252)
- 经济(167252)
- 研究(95085)
- 中国(65698)
- 农(64466)
- 财(57184)
- 管理(52896)
- 科学(44746)
- 学报(44180)
- 农业(42958)
- 融(36456)
- 金融(36456)
- 大学(35084)
- 学学(33483)
- 业经(33089)
- 技术(29921)
- 财经(27685)
- 教育(26913)
- 经济研究(25079)
- 业(23785)
- 经(23782)
- 问题(22521)
- 技术经济(20461)
- 商业(17083)
- 科技(16961)
- 世界(16883)
- 财会(16218)
- 贸(16062)
- 现代(16016)
- 版(15956)
共检索到497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文涛
现有文献主要研究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没有分析农业科技投入中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科技人力资本投入的支农绩效差异,实际上,两者的支农绩效差异决定了它们的投入方式差别,只有分类施策才能提升科技投入的支农绩效。文章以C-D生产函数作为经济理论基础,以1998—2017年间宏观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与农业科技人力资本的支农绩效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丽娟 张玉喜 潘方卉 王磊
文章以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FA模型,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均效率为0.469,东部地区创新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创新效率较低,但东、中、西部地区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促进作用显著,而劳动者素质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出现负面效应。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投入与科技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虽对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宝华 王志华 刘晓秋
创新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是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基于理论和文献研究,本文以江苏省的农业科技园区为样本,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影响园区创新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和园区金融环境等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影响,并通过园区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构建和培育良好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提供了指导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滢 马静
文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系统耦合协调度衡量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并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的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与城市发展质量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质量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存在长期的相互促进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力资本与城市发展质量存在单向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水平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向内集聚,从而提高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江波
都市农业是融生产、生活、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层次、高品位的一种崭新的农业形式。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山西省都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山西省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军洁 陈宝峰 卢兵友
本文结合农业科技项目的特点,从战略、培训、资源和组织四个维度提出了39个TRIZ应用影响因素,并基于对161个农业科技项目专家的调研,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联合分析方法,对当前TRIZ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10个公因子中,领导战略因素对创新绩效影响最大,回归系数达到了0.319,资源投入因素、培训主体因素、创新管理因素、创新协作因素对TRIZ应用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应用模式因素、培训客体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笑冰 申强 何忠伟
本文在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不同技术领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性质单位的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无论是全国整体还是不同地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总体上呈现出波动性上升趋势,北京综合指数最高,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87%;尽管西部地区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但其增长率最高。种植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排名中一直名列第一,但其单位资金的绩效指数最低;虽然事业型研究单位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出现了小幅下滑,但其转化资金绩效指数最高,其次是私营企业、大专院校,三者共同构成为我国农...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绩效评价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本文以对125家农业科技企业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同时运用26个指标对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投入技术创新的人员和经费不足,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其中,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于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解宗方 李海现 李锦辉
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双规三力互动模型。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农业 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华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孱弱导致了农业组织自身科技投入与创新乏力,也导致了农业组织对外部农业科研成果购买力严重不足。农业组织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文章依据国情,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政府、技术市场和农业组织四位一体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并依据模型,提出了通过提高农业科研组织市场意识、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组织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技术扩散 农业组织 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想 穆月英
笔者在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依据我国1990年~2009年农业科技创新时序数据,检验变量平稳性及协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贡献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990年~2009年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研发支出贡献为正值,并自1994年以后一直稳步上升;而研发人员贡献为负值,从1992年开始一直下降,直到1999年才开始逐步收敛于一定值且持续至今。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要素稀缺性、质量差异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的产出贡献呈现不同的趋势与阶段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岩磊
[目的]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我国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理清创新类生产要素对农业园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提出园区吸引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为破解增长瓶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0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01—2016年要素投入与产出数据,估算创新要素与传统要素的产出贡献度,并分别使用年度均值和随机收取的11家分属于不同区域的园区个体数据,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园区的要素贡献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三大区域创新要素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成倍高于同区域传统要素产出所占比重,对总产出的贡献显著;西部地区创新要素投入对总产出的贡献率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创新要素投入对总产出的贡献率接近东部地区。[结论]以创新引领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不依赖于传统经济优势,加大创新要素投入是实现赶超、破解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之一;塑造园区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孵化培育载体,就能够通过创新要素的微观作用机制,以正外部经济效应带动农业及其周边产业快速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忠良
《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一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左停等主编。全书分为5个章节,即"研究背景与设计""总体规模与构成特点分析""各类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开发与管理""发展趋势与地区比较""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全面调查、分析与判断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情况,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华 张广胜
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技术追赶效应及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其中分布方差是分析人力资本对科技进步及经济增长影响的新视角。本文针对文献中的争议,根据Benhabib-Spiegel理论框架检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及追赶效应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考虑到各省份间农业科技进步可能存在空间相关性,因此本文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我国2000年-2010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间,我国各省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并且空间相关性在逐年增大;人力资本均值及分布方差对农业科技进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受教育年限间并非为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茉莉 岳铭鉴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的情怀、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勇往直前的活力。深化改革,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