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5)
- 2023(11827)
- 2022(9839)
- 2021(9028)
- 2020(7642)
- 2019(16561)
- 2018(16440)
- 2017(31726)
- 2016(16963)
- 2015(18327)
- 2014(17794)
- 2013(17924)
- 2012(16250)
- 2011(14578)
- 2010(15016)
- 2009(14157)
- 2008(14292)
- 2007(13285)
- 2006(11666)
- 2005(10575)
- 学科
- 业(89857)
- 企(73033)
- 企业(73033)
- 济(72369)
- 经济(72287)
- 管理(62512)
- 农(45230)
- 农业(30155)
- 方法(29527)
- 业经(29224)
- 财(24932)
- 数学(21566)
- 数学方法(21387)
- 技术(20948)
- 中国(19119)
- 务(18818)
- 财务(18801)
- 财务管理(18783)
- 企业财务(17858)
- 制(17594)
- 策(15553)
- 技术管理(13780)
- 体(13681)
- 理论(13388)
- 划(13258)
- 和(12583)
- 贸(12425)
- 贸易(12414)
- 银(12211)
- 银行(12194)
- 机构
- 学院(245349)
- 大学(235871)
- 济(107174)
- 经济(105355)
- 管理(102200)
- 理学(88149)
- 理学院(87370)
- 管理学(86286)
- 管理学院(85826)
- 研究(77134)
- 中国(63421)
- 农(55550)
- 财(48765)
- 京(48008)
- 科学(45355)
- 农业(42274)
- 业大(40031)
- 江(38957)
- 所(38412)
- 财经(38369)
- 中心(36597)
- 经(34862)
- 研究所(34378)
- 经济学(31161)
- 州(30283)
- 经济管理(29910)
- 北京(29251)
- 商学(28544)
- 商学院(28294)
- 经济学院(28179)
- 基金
- 项目(159848)
- 科学(129125)
- 研究(119595)
- 基金(117763)
- 家(101345)
- 国家(100279)
- 科学基金(88561)
- 社会(79620)
- 社会科(75285)
- 社会科学(75267)
- 省(65476)
- 基金项目(62841)
- 自然(55858)
- 自然科(54705)
- 自然科学(54688)
- 自然科学基金(53843)
- 划(52008)
- 教育(51859)
- 编号(47543)
- 资助(45599)
- 创(40230)
- 业(39178)
- 成果(36786)
- 创新(36567)
- 发(35538)
- 部(35520)
- 重点(34769)
- 国家社会(33038)
- 制(32688)
- 性(32089)
- 期刊
- 济(127840)
- 经济(127840)
- 研究(69528)
- 农(58990)
- 中国(52087)
- 管理(41664)
- 财(40698)
- 农业(39525)
- 科学(35594)
- 学报(34579)
- 业经(28140)
- 大学(27712)
- 融(27185)
- 金融(27185)
- 学学(26752)
- 技术(22296)
- 业(21228)
- 财经(19340)
- 教育(19160)
- 经济研究(18389)
- 问题(16780)
- 经(16714)
- 技术经济(15476)
- 科技(15007)
- 农村(14207)
- 村(14207)
- 农业经济(13740)
- 世界(13527)
- 版(13033)
- 现代(12663)
共检索到372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 不确定性 非预期性后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 不确定性 非预期性后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华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孱弱导致了农业组织自身科技投入与创新乏力,也导致了农业组织对外部农业科研成果购买力严重不足。农业组织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文章依据国情,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政府、技术市场和农业组织四位一体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并依据模型,提出了通过提高农业科研组织市场意识、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组织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技术扩散 农业组织 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明
地理学的传统和优势在于对区域差异和空间过程的关注,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扩散的空间特性为地理学研究的介入提供了支点。重视理论和方法创新,加强扩散的空间过程与机制研究,是地理学在农业科技园技术创新扩散研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趋向。
关键词:
地理学 农业科技园 农业技术创新 扩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月季
本文以湖北武汉蔡甸区金鸡村的藜蒿产业发展为事实基础,以农户作为网络节点,采用WS模型搭建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基于农户选择倾向模型构建农户创新采纳决策规则,以金鸡村藜蒿种植扩散的实际数据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利用校准后模型的模拟数据分析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对农户创新采纳决策与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对其创新信息获得时点存在显著影响,中心度越高的农户越早接触到农业创新相关信息,进而越早采纳农业创新;作为传播源,最初接受培训的农户对社会规范的服从度不仅对其自身决策有影响,对创新在社会网络中扩散的整体进程也存在显著影响;农户基于社会网络的互动是创新呈现非线性扩散的重要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永金
农业创新扩散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创新扩散的原因,论述了创新扩散的扩大性、方向性和随机性,分析了人际网络、临界数量与创新扩散的关系以及创新扩散中知情率与采用率的关系,介绍了创新扩散中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农业创新 扩散 机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伯琦
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同时也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扬长避短,乘势发展,尤其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关键词:
WTO 挑战 农业科技 创新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涤非
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体系难以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背景下,国有农业企业可以凭借其优势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国有农业企业本身具有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职能及社会公益性、经济实力、与农户联系紧密、生产专用性强等特点而使其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优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裘孟荣 袁飞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不同组织方式能产生不同的效应,一国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应采取相应的宏观管理方式,以加快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明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研究是探究扩散规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发现技术扩散受阻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也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农业技术扩散的加速。通过对关中地区某村两项农业新技术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的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提出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等。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创新 扩散 失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笑明 李同升
一项农业新技术只有经过扩散,被广大用户所采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国外有多个学科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在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用户系统、类型、过程、模型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国内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理论与方法的推介、扩散的影响因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农户对技术的选择等方面,研究成果比较少,还远远没有系统化。国内今后的研究应该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力争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与综合研究以及扩散的空间过程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创新 扩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茉莉 岳铭鉴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的情怀、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勇往直前的活力。深化改革,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晓海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国目前还是主要以推广的途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现实的生产力,这种政府“一厢情愿”的自觉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已渐渐陷入被动局面,继而出现了不少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农业科技成果新的应用途径——科技扩散。在分析科技扩散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实现“科技扩散”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式以及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而使科技在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科技扩散 软环境 生产要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喻言 吕金武
借助基于主体建模方法(agent-based-modeling,ABM)建立农户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以社会网络为技术扩散载体并假设社会网络中的农户全部采纳传统技术,设计4组控制变量实验仿真研究个体学习、社会效应和两者耦合作用对农业创新技术扩散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改变参数探究农户平均交流人数、创新技术理论收益和两者耦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仅存在个体学习时农业创新技术扩散效率大幅度增长,仅存在社会效应时扩散效率有所下降,同时存在个体学习和社会效应产生的耦合作用并非二者净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了部分促进作用;农户平均交流人数的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且创新技术理论收益的增长可以消除不同农户平均交流人数的差异;创新技术理论收益的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促进效果呈非线性特征,且具有产生影响的起飞点。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永金
传播和扩散是农业创新推广的两个重要环节。农业创新传播与扩散在目的性、方式方法、信息失真性和推广成本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农业创新传播包括人际传播、集群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经营传播。政府是农业创新推广的间接主体,对推广机构和农业生产者传播与采用创新有重要影响。农业创新推广一般应坚持选择创新、试验、示范、普及和总结五个步骤。
关键词:
农业创新 传播 扩散 推广 主体 程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