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3)
- 2023(10208)
- 2022(8351)
- 2021(7611)
- 2020(6466)
- 2019(13987)
- 2018(13946)
- 2017(26833)
- 2016(14047)
- 2015(15359)
- 2014(14583)
- 2013(14667)
- 2012(13090)
- 2011(11586)
- 2010(11964)
- 2009(11549)
- 2008(11640)
- 2007(10933)
- 2006(9775)
- 2005(8804)
- 学科
- 业(85024)
- 企(68510)
- 企业(68510)
- 济(62994)
- 经济(62917)
- 管理(56264)
- 农(44454)
- 农业(29705)
- 业经(28352)
- 方法(24648)
- 财(21817)
- 技术(19936)
- 数学(17128)
- 数学方法(17040)
- 中国(16885)
- 务(16526)
- 财务(16523)
- 财务管理(16511)
- 企业财务(15601)
- 制(15062)
- 策(14535)
- 技术管理(13576)
- 划(12452)
- 体(12211)
- 理论(11599)
- 和(11430)
- 贸(10849)
- 贸易(10840)
- 地方(10757)
- 企业经济(10728)
- 机构
- 学院(202690)
- 大学(192389)
- 济(93105)
- 经济(91676)
- 管理(89282)
- 理学(76922)
- 理学院(76340)
- 管理学(75656)
- 管理学院(75268)
- 研究(59913)
- 中国(51439)
- 农(45595)
- 财(40675)
- 京(38719)
- 农业(34115)
- 科学(32952)
- 江(32831)
- 业大(32259)
- 财经(31889)
- 中心(29346)
- 经(28921)
- 所(28550)
- 经济管理(27114)
- 经济学(26716)
- 州(25211)
- 研究所(25177)
- 商学(24887)
- 商学院(24686)
- 经济学院(24222)
- 北京(23523)
- 基金
- 项目(130474)
- 科学(106688)
- 研究(101918)
- 基金(96074)
- 家(80990)
- 国家(80056)
- 科学基金(72124)
- 社会(69232)
- 社会科(65431)
- 社会科学(65417)
- 省(54458)
- 基金项目(51786)
- 自然(43446)
- 教育(43306)
- 自然科(42569)
- 自然科学(42559)
- 自然科学基金(41909)
- 划(41814)
- 编号(41343)
- 资助(35998)
- 创(35011)
- 业(34842)
- 创新(31578)
- 成果(31077)
- 发(30131)
- 部(29044)
- 制(28851)
- 国家社会(28802)
- 重点(27822)
- 农(27290)
- 期刊
- 济(113603)
- 经济(113603)
- 研究(57397)
- 农(50411)
- 中国(44334)
- 管理(37126)
- 财(34164)
- 农业(33735)
- 科学(26745)
- 业经(26725)
- 学报(23278)
- 融(22380)
- 金融(22380)
- 大学(20044)
- 技术(19853)
- 学学(19410)
- 业(18142)
- 财经(16064)
- 经济研究(15471)
- 问题(15112)
- 教育(14961)
- 技术经济(14177)
- 经(13977)
- 农村(13818)
- 村(13818)
- 农业经济(13556)
- 科技(13230)
- 世界(12045)
- 商业(11020)
- 现代(11010)
共检索到311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毛世平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高,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社会资本有效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布局不合理,产学研协同机制缺位;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水平低;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对新趋势关注不够等,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短板。可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优化结构;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政府引导、多方共建,加快完善农业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的考核制度,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对农业新趋势研究的支持力度,实现"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短板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永礼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新时代高度,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贯通全篇。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化时,特别指出,五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以深入贯彻,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报告直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新征程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示我们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报告强调全党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越涛 刘春雨
县城(县政府驻地镇或街道及其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委会所辖区域),以及县级市城区(市政府驻地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委会所辖区域及其他区域),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显 潘妍 吴非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科技的发展能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这种影响对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更加显著;第二,金融科技通过促进企业提升优化风险配置、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和改善ESG表现这三条作用路径,产生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效果;第三,金融科技在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上表现出了“补短板”效应,在金融集聚程度、市场化程度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区域环境下,金融科技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对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制定差异化引导政策,营造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针对环境“短板”采取精准支持措施,更好满足企业绿色创新需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起全 张峭 刘冬梅 毛学峰 巨文忠 毕亮亮 刘畅 郭强 傅晋华
面对农业资源短缺等诸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以农业科技创新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但农业科技创新所涉范围广,需要通盘考虑其战略布局和支撑措施。为寻求更优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部分科技与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了思考和阐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茉莉 岳铭鉴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的情怀、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勇往直前的活力。深化改革,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思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申相臣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各级政府提升治理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服务社会公众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焦作市充分发挥多年来地方公共财政改革发展的基础优势,有效利用财经沙盘、综合治税、智慧财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开发应用政府大数据降成本补短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给政府、社会和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申相臣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各级政府提升治理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服务社会公众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焦作市充分发挥多年来地方公共财政改革发展的基础优势,有效利用财经沙盘、综合治税、智慧财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开发应用政府大数据降成本补短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给政府、社会和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国平 方龙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要结构性发力,力争形成有效供给与新需求,以稳定有效投资并培育新动能,从而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18年上半年,在中国经济防风险、去杠杆大背景下,影子银行融资受限,PPP项目清理整治,地方债发行减速,财政和金融呈实质紧缩之势。宏观杠杆率虽得以趋稳,但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实体经济受到明显冲击。7月31日,中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汪云兴 何渊源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需求牵引、市场主导"的科技创新之路,并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的新星。面向国家"未来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和自身科技创新发展新阶段的使命,深圳要正视自身基础研究能力弱、尖端人才建设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存在梗阻等短板,面向产业高端引领,大力发展应用基础研究;聚焦产业发展痛点,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面向产业创新根本,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制度供给,促进产学研用融通;服务产业协同创新,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聚焦提高创新效能,推动政府服务改革突破,高质量引领科技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力建
本文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和现状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中的资金要求,认为集成创新是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长效机制的基础。认为应该把战略集成、资源集成、优化组织机制和加强支撑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的重要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集成创新 战略集成 资源集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懋华
汪懋华院士简介:汪懋华,男,广东省兴宁市人,193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6月毕业于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系,1958年10月到前苏联莫斯科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学院从事电力拖动与自动化学习与研究工作,1962年6月获苏联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淑林 魏勤芳 刘冬梅 庞晓鹏 齐顾波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业科研成果显著增多,并且更加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成果应用更加广泛。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刊特组织了一期专家笔谈,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丽娟 张玉喜 潘方卉 王磊
文章以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FA模型,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均效率为0.469,东部地区创新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创新效率较低,但东、中、西部地区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促进作用显著,而劳动者素质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出现负面效应。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投入与科技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虽对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