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6)
- 2023(15373)
- 2022(13024)
- 2021(11887)
- 2020(10282)
- 2019(23012)
- 2018(22903)
- 2017(44040)
- 2016(23809)
- 2015(26855)
- 2014(26610)
- 2013(26567)
- 2012(24463)
- 2011(22054)
- 2010(22542)
- 2009(21593)
- 2008(21907)
- 2007(20510)
- 2006(18181)
- 2005(16539)
- 学科
- 业(102820)
- 济(102004)
- 经济(101859)
- 管理(85324)
- 企(84791)
- 企业(84791)
- 农(47913)
- 方法(43466)
- 数学(34257)
- 财(34184)
- 数学方法(33969)
- 业经(33493)
- 农业(31644)
- 中国(26960)
- 制(26103)
- 技术(24546)
- 务(23286)
- 财务(23249)
- 财务管理(23206)
- 企业财务(21980)
- 贸(18823)
- 贸易(18810)
- 体(18699)
- 易(18304)
- 地方(18105)
- 策(17927)
- 理论(17851)
- 和(17716)
- 银(17290)
- 银行(17252)
- 机构
- 学院(351253)
- 大学(344882)
- 济(149884)
- 经济(146861)
- 管理(140650)
- 理学(120081)
- 理学院(118932)
- 管理学(117329)
- 管理学院(116666)
- 研究(113617)
- 中国(91238)
- 京(72214)
- 财(71654)
- 农(69535)
- 科学(66986)
- 所(57598)
- 江(56717)
- 财经(55535)
- 中心(54081)
- 业大(53558)
- 农业(53425)
- 研究所(51312)
- 经(50118)
- 北京(45167)
- 经济学(44712)
- 州(43917)
- 范(41517)
- 师范(41136)
- 经济学院(40478)
- 财经大学(40338)
- 基金
- 项目(223687)
- 科学(177607)
- 研究(168080)
- 基金(161826)
- 家(139105)
- 国家(137766)
- 科学基金(119566)
- 社会(108300)
- 社会科(102408)
- 社会科学(102379)
- 省(90247)
- 基金项目(86132)
- 教育(75689)
- 自然(75031)
- 划(73320)
- 自然科(73299)
- 自然科学(73277)
- 自然科学基金(72048)
- 编号(69027)
- 资助(64196)
- 成果(55231)
- 创(52186)
- 部(50136)
- 重点(49681)
- 发(48983)
- 创新(48023)
- 制(46972)
- 业(46762)
- 课题(46655)
- 国家社会(44547)
- 期刊
- 济(177269)
- 经济(177269)
- 研究(103091)
- 中国(75768)
- 农(69903)
- 财(59895)
- 管理(55443)
- 学报(50201)
- 科学(49383)
- 农业(46784)
- 大学(39388)
- 学学(37431)
- 融(36806)
- 金融(36806)
- 技术(34234)
- 业经(34003)
- 教育(33795)
- 财经(28121)
- 经济研究(26043)
- 业(25575)
- 经(24222)
- 问题(23460)
- 技术经济(21340)
- 科技(19013)
- 版(17942)
- 世界(17656)
- 贸(17032)
- 现代(16963)
- 商业(16903)
- 财会(16769)
共检索到540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华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孱弱导致了农业组织自身科技投入与创新乏力,也导致了农业组织对外部农业科研成果购买力严重不足。农业组织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文章依据国情,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政府、技术市场和农业组织四位一体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并依据模型,提出了通过提高农业科研组织市场意识、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组织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技术扩散 农业组织 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 不确定性 非预期性后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 不确定性 非预期性后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明
地理学的传统和优势在于对区域差异和空间过程的关注,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扩散的空间特性为地理学研究的介入提供了支点。重视理论和方法创新,加强扩散的空间过程与机制研究,是地理学在农业科技园技术创新扩散研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趋向。
关键词:
地理学 农业科技园 农业技术创新 扩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永金
农业创新扩散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创新扩散的原因,论述了创新扩散的扩大性、方向性和随机性,分析了人际网络、临界数量与创新扩散的关系以及创新扩散中知情率与采用率的关系,介绍了创新扩散中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农业创新 扩散 机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莫凡 黄建华
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工具,将公司、合作社及农户同时纳入研究框架,构建政府补贴环境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博弈模型,并对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参数变动和不同初始条件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博弈主体选择积极生态策略时的收益增量与成本投入关系对系统演化轨迹将产生重大影响;政府补贴可有效降低生态农业技术实现创新扩散的条件,但一定情况下补贴作用将失灵;农户的风险规避特征及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偏好均会对系统演化的结果产生影响,农户较高的风险规避度和消费者较低的偏好水平都将导致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汶霏 宁继鸣
作为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现"中国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十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发展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汉语国际推广体系,积累了大量创新经验。孔子学院成长如此迅速,除国际社会对汉语的需求持续增大、国家提升"软实力"等因素驱动外,还与孔子学院创新决策的不断产生、扩散与巩固密切相关。本文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以孔子学院的创新扩散经验为研究对象,尝试界定与分析孔子学院创新的属性、构成和层次,及形成创新决策、实现创新扩散可能需要的条件,从学理角度分析孔子学院的创新扩散机制,并给出相关建议与对策,希望可以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 创新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博,郑文哲
本文阐述了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概念、三种模式等,并利用博弈理论对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了分析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扩散 博弈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保红 毋燕燕 吕廷杰
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不仅能够产生技术外溢效应,而且能够给创新者带来先动者优势,以激励企业的持续创新。本文基于技术创新产业化过程的实际研究,构建了创新领先企业和追随企业的收益函数和竞争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环境下创新技术产品从进入垄断、斯坦克尔伯格竞争到多寡头竞争的技术扩散过程,通过创新者和追随者不同竞争阶段收益的比较,揭示了企业创新技术产业化产生先动优势的实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扩散 博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晓海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国目前还是主要以推广的途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现实的生产力,这种政府“一厢情愿”的自觉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已渐渐陷入被动局面,继而出现了不少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农业科技成果新的应用途径——科技扩散。在分析科技扩散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实现“科技扩散”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式以及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而使科技在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科技扩散 软环境 生产要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涤非
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体系难以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背景下,国有农业企业可以凭借其优势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国有农业企业本身具有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职能及社会公益性、经济实力、与农户联系紧密、生产专用性强等特点而使其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辉 李小芹 李同升
本文介绍了农业扩散的框架理论、沟通理论、农户行为改变理论和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例,分析了自然条件决定农业技术扩散内容和方式;历史基础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技术扩散的速度和效果;政治、市场机制对农业技术扩散的起到加速或减缓作用;另外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农业技术扩散 因素 机制 杨凌示范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明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研究是探究扩散规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发现技术扩散受阻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也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农业技术扩散的加速。通过对关中地区某村两项农业新技术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的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提出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等。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创新 扩散 失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裘孟荣 袁飞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不同组织方式能产生不同的效应,一国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应采取相应的宏观管理方式,以加快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笑明 李同升
一项农业新技术只有经过扩散,被广大用户所采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国外有多个学科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在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用户系统、类型、过程、模型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国内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理论与方法的推介、扩散的影响因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农户对技术的选择等方面,研究成果比较少,还远远没有系统化。国内今后的研究应该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力争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与综合研究以及扩散的空间过程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创新 扩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