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9)
- 2023(9784)
- 2022(7701)
- 2021(7030)
- 2020(5716)
- 2019(12668)
- 2018(12446)
- 2017(23639)
- 2016(12533)
- 2015(13843)
- 2014(13782)
- 2013(13755)
- 2012(12418)
- 2011(10853)
- 2010(11276)
- 2009(10828)
- 2008(11023)
- 2007(10299)
- 2006(9182)
- 2005(8409)
- 学科
- 业(81318)
- 企(65757)
- 企业(65757)
- 济(59884)
- 经济(59807)
- 管理(51249)
- 农(48246)
- 农业(32301)
- 业经(30830)
- 财(21307)
- 方法(20658)
- 务(16946)
- 财务(16926)
- 财务管理(16915)
- 企业财务(15973)
- 技术(15309)
- 中国(14711)
- 策(14678)
- 制(14169)
- 数学(13456)
- 数学方法(13421)
- 农业经济(12355)
- 划(12324)
- 体(11934)
- 企业经济(11766)
- 地方(11281)
- 和(11081)
- 经营(10939)
- 理论(10325)
- 发(10117)
- 机构
- 学院(185153)
- 大学(172025)
- 济(81104)
- 经济(79696)
- 管理(79401)
- 理学(67668)
- 理学院(67180)
- 管理学(66584)
- 管理学院(66255)
- 研究(53441)
- 中国(46481)
- 农(45037)
- 财(36977)
- 京(34887)
- 农业(33530)
- 江(30872)
- 业大(30399)
- 科学(28734)
- 财经(28325)
- 中心(26712)
- 经(25578)
- 所(25114)
- 经济管理(24479)
- 州(23960)
- 经济学(22421)
- 研究所(21973)
- 商学(21657)
- 商学院(21489)
- 北京(21044)
- 农业大学(20414)
- 基金
- 项目(115917)
- 科学(93555)
- 研究(92629)
- 基金(83723)
- 家(69863)
- 国家(68947)
- 科学基金(62106)
- 社会(61620)
- 社会科(57925)
- 社会科学(57910)
- 省(49319)
- 基金项目(45228)
- 编号(40040)
- 教育(40009)
- 划(37269)
- 自然(36923)
- 自然科(36084)
- 自然科学(36078)
- 自然科学基金(35517)
- 业(32121)
- 资助(31292)
- 成果(30186)
- 创(27974)
- 农(27384)
- 发(26814)
- 制(26325)
- 课题(25941)
- 部(25599)
- 创新(25102)
- 国家社会(24989)
- 期刊
- 济(106467)
- 经济(106467)
- 农(52173)
- 研究(50987)
- 中国(41583)
- 农业(35294)
- 财(32038)
- 管理(31436)
- 业经(26743)
- 科学(23837)
- 学报(21424)
- 融(19751)
- 金融(19751)
- 技术(19345)
- 大学(18690)
- 学学(17989)
- 业(17592)
- 教育(15621)
- 农业经济(14617)
- 农村(14258)
- 村(14258)
- 问题(14115)
- 财经(13892)
- 经济研究(13538)
- 技术经济(12157)
- 经(12083)
- 世界(11329)
- 版(10604)
- 现代(10389)
- 经济问题(10369)
共检索到288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新华
没有社会发展,就没有持续的经济增长;没有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就会缺乏物质基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但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分化。农业私营企业作为农村社会分化和整合的力量,推动着农村经济运行系统、社会结构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的建立和互动。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企业家是推动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支柱,私有产权安排激励着农业企业家的成长,制度和政策的变迁也有利于农业私营企业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1951年10月17日,黄冈市第一家、也是全省第一家农村信用社——"河东乡农村信用社"在浠水县诞生了。经过50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黄冈市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社会形象日益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成新华 马成武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企业化为基础和前提,没有企业化也就没有产业化。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重在选择组织方式和培植微观主体,农业生产的特点、资本结构和企业家的素质等,决定了私营是农业企业的最佳形式。中国农业私营企业已经在农村经济社会中承担着主力军的作用,其进一步发展依赖于农业企业家的成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家喜 蔡根女
我国农村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采取家族企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农村私营企业的家族化,除了文化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外,还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关。家族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私营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不应轻言家族制必须向现代公司制度转变。
关键词:
农村私营企业 家族企业 家族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永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兆曙 李棉管 刘晋池
本研究以针对浙江省334位农村私营企业主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导致农村私营企业主在代际传递意愿上具有不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私营企业主的代际传递意愿主要受"父代"的社会属性、"父代"的心理属性和"子代"的社会属性3个层面上的9个具体变量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私营企业主 代际传递意愿 “代”意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纪永茂 陈永贵
本文根据福建漳州市11个市级农村固定观察点230个农户十几年来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专业大户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和作用。实践表明,发展专业大户是当前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最为实际和可行的路径,专业大户应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结合发展专业大户的实际,本文提出了依靠市场力量,促使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户间、地区间、产业间自由、合理流动,加快专业大户的培育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迁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现代农业 专业大户 主力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竣 陈传波
本文利用2006年我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私营中小农业企业融资中的某些独特性。通过Tobit模型估计发现,我国私营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人格化"特征,尤其是企业主的政治身份对于获取来自国有银行的贷款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我国私营中小企业而言,企业主的行为与其他内外部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融资决策。
关键词:
农业 私营企业 融资 政治身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涛明 张词琴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工作进展,重庆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民间投资总额的快速增加、份额的迅速提升,已逐渐成为重庆市农村投资的主力军。 一、民间投资成为农村投资的主力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成新华
创新微观组织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最紧迫的问题。以农业企业作载体,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产权交易,有利于农业产业的纵横一体化,也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最终实现农业的一元化。培育企业家,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新体系,尤其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大力举办农业私营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
关键词:
农业 私营企业 制度创新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成新华
解决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非组织化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保持现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在现有农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农业私营企业。但农业私营企业生成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生产经营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提高企业家素质,推动农业私营企业管理创新迫在眉睫。
关键词:
农业 私营企业 企业家 管理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新华
农业私营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是巩固农户家庭在我国农业微观组织中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创新。同时也是有效利用潜在资本,大幅度提高资本社会化程度的重大制度变革。为研究其共性与个性,我们基于128家企业的分析,提出促进农业私营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和微观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私营企业 企业发展 微观组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侍启忠
农村专业大户创办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的调查侍启忠去年以来,一种由农村专业大户、重点大户等率先富裕的农民投股并领衔创办,被称之为“农民大款合作社”的新型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联合体)在苏北贫困地区灌云县兴起,并逐步成为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村经济振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农业部《引导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健康发展》课题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时椿
新世纪以来,江苏乡镇私营企业获得了历史性发展,真正成为了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但实证研究表明:私营 经济增长质量堪忧,微观效益不容乐观。产权改造后,过快且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滞后的企业制度和低劣的人力资本等已 成为制约乡镇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