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00)
- 2023(19966)
- 2022(16512)
- 2021(15116)
- 2020(12836)
- 2019(29121)
- 2018(28934)
- 2017(55319)
- 2016(30182)
- 2015(33615)
- 2014(33525)
- 2013(33142)
- 2012(30413)
- 2011(26981)
- 2010(27020)
- 2009(25429)
- 2008(25236)
- 2007(22958)
- 2006(20318)
- 2005(17958)
- 学科
- 济(125516)
- 经济(125286)
- 业(107356)
- 管理(92779)
- 企(87782)
- 企业(87782)
- 方法(56287)
- 农(52341)
- 数学(46388)
- 数学方法(45850)
- 业经(37619)
- 财(36580)
- 农业(34645)
- 中国(33533)
- 制(25902)
- 地方(24759)
- 务(24543)
- 财务(24489)
- 财务管理(24444)
- 学(23744)
- 贸(23433)
- 贸易(23421)
- 企业财务(23181)
- 易(22789)
- 技术(21578)
- 理论(20813)
- 和(20537)
- 策(19391)
- 划(18571)
- 银(18526)
- 机构
- 学院(433681)
- 大学(428372)
- 济(176091)
- 经济(172444)
- 管理(169643)
- 理学(146355)
- 理学院(144822)
- 管理学(142241)
- 管理学院(141457)
- 研究(141083)
- 中国(109373)
- 农(91012)
- 科学(89370)
- 京(89210)
- 财(80435)
- 所(72282)
- 业大(71690)
- 农业(70686)
- 江(67901)
- 中心(67672)
- 研究所(65577)
- 财经(64008)
- 经(58056)
- 北京(54682)
- 范(54370)
- 师范(53708)
- 州(53308)
- 经济学(53015)
- 院(49665)
- 省(48643)
- 基金
- 项目(292544)
- 科学(229935)
- 基金(212376)
- 研究(208864)
- 家(186751)
- 国家(185065)
- 科学基金(158885)
- 社会(134692)
- 社会科(126878)
- 社会科学(126837)
- 省(117936)
- 基金项目(112915)
- 自然(104036)
- 自然科(101718)
- 自然科学(101685)
- 自然科学基金(99897)
- 划(97164)
- 教育(95015)
- 资助(85486)
- 编号(84449)
- 成果(67354)
- 重点(65577)
- 部(63470)
- 发(63445)
- 创(62426)
- 创新(57899)
- 课题(57339)
- 科研(56770)
- 业(55881)
- 国家社会(55441)
- 期刊
- 济(199354)
- 经济(199354)
- 研究(117783)
- 农(89032)
- 中国(84827)
- 学报(74318)
- 科学(66640)
- 财(64732)
- 管理(62891)
- 农业(59836)
- 大学(56140)
- 学学(53340)
- 融(40628)
- 金融(40628)
- 教育(39113)
- 业经(38343)
- 技术(37955)
- 业(31843)
- 财经(31616)
- 经济研究(29733)
- 经(27221)
- 问题(27098)
- 版(23858)
- 技术经济(22620)
- 图书(21408)
- 统计(20843)
- 科技(20350)
- 商业(20001)
- 世界(19859)
- 业大(19558)
共检索到64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俏 张波
本文利用陕西省9市18个乡镇74个村的农户调研数据,对影响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农户年龄、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人均纯收入、是否从事农业生产、区域位置等对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从政策角度出发,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建立起多模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户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鹰
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176个样本农户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获取渠道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及其原因,提出以农户需求为导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耀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并不平衡,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从农户需求视角入手,综合运用首选项决定法、加权频数法和聚类分析三种方法,从整体和不同群组层面分析当前农户对种苗提供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生产资料采购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次序及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的需求迫切程度远高于其它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则排在最后;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区域、收入水平、是否合作社成员、受教育水平、经营类型等因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优先次序 结构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钊 刘晗 曹峥林
本文基于重庆市23个区县191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实证分析了农资供应、农机、农技、加工销售、农业信息和金融保险等6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总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规模、农业生产收入和农业服务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发挥积极作用;土地细碎化程度、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消极影响;男性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女性。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要促进农业适度连片规模经营,增加农户生产性收入,培养专业化农户,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瑞法 王润 孙艺夺 张超
基于7省2 293个农户的调查,研究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户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以化肥、农药为例,分析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结果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户提供大量技术培训,但政府农技部门主导农业技术服务的局面仍未改变。不同类型服务组织在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时存在分工。除了自己经验是农户首要技术来源外,农资经销店与企业超过政府农技部门成为农户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来源,而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在农技推广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关键词:
农业 社会化 技术 信息 服务 推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谈存峰 李双奎 陈强强
通过对甘肃省6个县区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农户需求意愿。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环节和内容存在片段性和不稳定性;②服务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服务的单一性、一次性特点突出;③服务性质的商业色彩浓、社会公益性弱;④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受到具体条件(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及户主个人特征)和一般条件(地理位置、交通通讯、市场体系等)影响,这两类条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供给 需求 农户意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大鹏 刘颖 陈实
[目的]在土地流转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背景下,研究种植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排序模型重点考察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因素对农资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业贷款、基础设施、农业保险、加工销售等7种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江汉平原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总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土地流转年限、土地规模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有着积极影响;土地流转价格、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消极影响。[结论]建议政府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方式,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子 饶芳萍 诸培新
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考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有效缓解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约束,本文首先构建了考虑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及土地要素的农户生产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投入,将促进农户增加土地要素投入,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影响。其次,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考虑到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转入土地的不同生产经营决策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似不相关Biprobit联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转入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缓解农户的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禀赋约束,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美球 邓爱珍 周丙娟 肖鹤亮 何维佳
耕地流转是解决目前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矛盾的根本性措施,而农户作为耕地经营的直接主体,其行为在耕地流转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影响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非农就业机会、耕地经营收益、农户家庭经济状况、耕地破碎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度;而影响农户耕地流入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经济状况、耕地破碎度、耕地经营效益、非农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度。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通过增强耕地流出驱动力和耕地流入源动力,来提高农户耕地流转积极性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蓓 蒋乃华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种粮大户对不同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农户,种粮大户出现了一些新需求,具体包括农机配套服务和农资与粮食储存服务;种粮大户对农业信贷与农机配套服务具有较强的需求意愿;性别、是否参加合作社、受教育水平、种粮收入所占比重、种植面积、土地流转价格与年限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有正向影响;受教育水平与种植面积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有正向影响;性别、受教育水平、种植面积、土地流转价格与年限对农业信贷服务需求有正向影响;年龄与是否兼业对农业机械服务需求有正向影响;是否兼业、种植年限与土地流转年限对农机配套需求有正向影响;是否兼业与种植面积对农资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志强 李贵才 曹广忠
基于13省25县100个村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农收入已成为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生计非农化的特征明显;我国农户耕地流出的比重高于耕地流入的比重。(2)农户生计非农化程度越高,则耕地流出的概率越高,耕地流入的概率越低。(3)非农收入比重对农户耕地流出具有较高的贡献率,而农业劳动力数量或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耕地流入具有较高的贡献率。(4)从区域差异来看,非农收入比重与户主受教育程度对东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均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是中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非农收入比重是西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户生计非农化 耕地流出 耕地流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黎洁 李聪 李树茁
研究陕南移民搬迁农户的贫困类型和成因有利于建立精准的扶贫工作机制。本文基于2011年陕南安康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移民搬迁农户贫困类型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考虑收入和消费标准,可以将移民搬迁农户分为选择性贫困、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三种类型。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比贫困线低的农户所占比例为28.57%,这种贫困类型属于选择性贫困。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自愿搬迁和集中安置对农户摆脱持久性贫困有显著帮助,而2011年的搬迁农户更容易走出选择性贫困陷阱。此外,农户的家庭和社区特征以及生计类型对他们是否陷入贫困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蕾 陈超 展进涛
本文通过对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调查反映现阶段我国农户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与需求状况。从劳动力转移和农户经营规模两个维度研究表明,自我摸索、亲戚朋友以及农资销售部门是农户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病虫害技术、施肥技术和良种及栽培技术等常规技术,普遍缺乏对高新技术的采纳。文章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