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0)
- 2023(15445)
- 2022(12563)
- 2021(11449)
- 2020(9589)
- 2019(21387)
- 2018(21419)
- 2017(42000)
- 2016(22303)
- 2015(24742)
- 2014(24788)
- 2013(24822)
- 2012(22811)
- 2011(20347)
- 2010(20807)
- 2009(19384)
- 2008(19509)
- 2007(17913)
- 2006(16217)
- 2005(14529)
- 学科
- 济(99797)
- 经济(99591)
- 业(96509)
- 管理(79155)
- 企(77419)
- 企业(77419)
- 农(48081)
- 方法(43149)
- 数学(34547)
- 数学方法(34252)
- 业经(32414)
- 农业(32124)
- 财(31442)
- 中国(27616)
- 制(22069)
- 务(21599)
- 财务(21560)
- 财务管理(21530)
- 企业财务(20460)
- 策(20011)
- 贸(18540)
- 贸易(18530)
- 技术(18165)
- 地方(18051)
- 易(18049)
- 环境(17616)
- 和(17462)
- 划(17389)
- 理论(16508)
- 体(15794)
- 机构
- 学院(324693)
- 大学(318114)
- 济(143195)
- 经济(140397)
- 管理(133324)
- 理学(114143)
- 理学院(113147)
- 管理学(111516)
- 管理学院(110920)
- 研究(102379)
- 中国(84012)
- 财(68407)
- 京(65132)
- 农(60180)
- 科学(57225)
- 财经(53312)
- 江(51638)
- 所(49684)
- 中心(49666)
- 经(48381)
- 业大(46667)
- 农业(45450)
- 研究所(43943)
- 经济学(43198)
- 北京(40787)
- 州(40161)
- 经济学院(39043)
- 范(38994)
- 财经大学(38829)
- 师范(38579)
- 基金
- 项目(209038)
- 科学(167310)
- 研究(159755)
- 基金(153619)
- 家(130558)
- 国家(129265)
- 科学基金(113687)
- 社会(105955)
- 社会科(99633)
- 社会科学(99606)
- 省(82168)
- 基金项目(80548)
- 教育(72154)
- 自然(70213)
- 自然科(68469)
- 自然科学(68453)
- 自然科学基金(67313)
- 划(66779)
- 编号(65692)
- 资助(62070)
- 成果(53263)
- 部(47552)
- 发(46043)
- 重点(45814)
- 创(45352)
- 课题(44114)
- 国家社会(43724)
- 制(42012)
- 业(41984)
- 创新(41681)
- 期刊
- 济(168030)
- 经济(168030)
- 研究(95867)
- 中国(65722)
- 农(61034)
- 财(54813)
- 管理(52870)
- 科学(42094)
- 学报(41348)
- 农业(40786)
- 融(36746)
- 金融(36746)
- 大学(34018)
- 业经(32893)
- 学学(32059)
- 技术(30753)
- 教育(29852)
- 财经(26964)
- 经济研究(25288)
- 经(23192)
- 问题(22546)
- 业(21366)
- 技术经济(18214)
- 世界(16932)
- 贸(16755)
- 商业(15807)
- 农村(15626)
- 村(15626)
- 现代(15583)
- 统计(15384)
共检索到499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发明 唐望 彭柳林
全球温室效应引发的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等从政策效应出发探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实现农业碳减排。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模型的结果依旧是稳健的。(2)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实施可以通过降低化肥施用强度、促进土地流转和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调整来间接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3)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在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地区、粮食主产区和非西部地区,政策的碳减排效果更显著。因此,为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需要稳步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与构建激励机制并举,全面响应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推进农业绿色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艳 陈小知 米运生
本文结合广东省阳山县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对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显著促进了农地地块规模扩张和农户参与农地流转;与此同时,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对农户获取农业外包服务难易程度和外包服务使用程度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由影响不显著转变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曹旭欣
研究目的:评估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效果并厘清其作用机制,为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作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双重差分方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对县域层面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上而言具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效应;(2)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效应会受到农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出水平以及区域位置的调节效应影响;(3)从作用机制来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可以促进人口、地理和经济层面的县域金融集聚,在普惠金融发展下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及性并缓解其信贷约束问题,最终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研究结论:在总结现有试点区域政策经验的基础之上,应针对性地制定与所在区域相吻合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以促进金融集聚,实现政策的长期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双包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力推动着我国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就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迫切需要下发展起来并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十年来社会化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农户间、农户与集体、国营经济部门间自发协作联合,以解决对社会化服务的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伍云云 李晓春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替代劳动力投入,从而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产生影响。通过建立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城市就业、技能溢价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能够提升农业工资、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和失业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在资本部门专有情况下有扩大技能溢价的效果,在资本部门间流动情况下则有缩小技能溢价的效果,而服务普及化的效果与之相反。这些结论丰富了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华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政府自2010年开始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准确评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果,对于进一步推广这一试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相对于样本均值降低了约1.05个百分点,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西部城市和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子样本中更加显著。从动态效应上看,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出现在试点后的第一年到第四年,而在试点后的第五年和第六年消失。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降低电力消费量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等途径抑制碳排放量。本文研究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规划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碳排放 双重差分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凤 谢帆 刘杨
在双碳目标战略时代背景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取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低碳政策会对家庭农场新增创业数量造成冲击,该影响主要受到调整产业结构、制约经营规模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政策的冲击效应对种植业区、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低碳政策的环保规制压力有利于弱质家庭农场的有序退出,助力“以量换质”目标;同时,低碳政策若与电子商务试点共同实施,则会削弱其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提升乡村创业韧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凤 谢帆 刘杨
在双碳目标战略时代背景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取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低碳政策会对家庭农场新增创业数量造成冲击,该影响主要受到调整产业结构、制约经营规模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政策的冲击效应对种植业区、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低碳政策的环保规制压力有利于弱质家庭农场的有序退出,助力“以量换质”目标;同时,低碳政策若与电子商务试点共同实施,则会削弱其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提升乡村创业韧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仲林 李峰
通过建立静态离散博弈模型,并在可观测决策结果为参与者博弈均衡的假设下,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的样本数据,对数字时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决策进行机理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决策不仅是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利润最大化的经济选择,更是市场参与者的博弈均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效应和收入效应驱动了专业农户的市场进入决策,但市场进入壁垒呈现明显的正向规模性偏好;在数字时代,潜在进入者间的“数字鸿沟”制约了服务市场发展中数字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协同效应。因此,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发展过程中,应以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重点,发展服务市场“金融”功能,提升服务主体数字化素养,营造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形成服务供需均衡、政策有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雯 张锦华
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改变农业生产者的预期收益,使其调整生产决策并最终对生态环境产生外部性。本文基于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2018年在六个省份开展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试点开展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水平,主要通过经营规模扩张、种植结构调整和要素投入调整三条渠道实现,但对不同自然风险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开展显著降低高自然风险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水平,但对低自然风险地区的政策效果却截然相反。据此,本文为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基于粮食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丽珍
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试点项目是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为加快推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升级开展的创新项目。为了进一步挖掘和提炼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相关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对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试点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深入调查试点建设路径和取得成效,探究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试点建设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杰 王博瀚
在理论探析碳减排政策影响就业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表明: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导致试点地区就业率显著提升,且碳交易政策能够加速劳动力城乡流动、行业转移以及性别转换,同时使得劳动力技能结构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分布特征;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并不局限于试点地区一隅,亦能够对试点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试点地区劳动力增加来源包括“就地转换”“走的少”和“来的多”3个方面。进一步地,碳交易试点政策所诱发的就业率提升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高级化驱动的劳动力需求扩大和工资提升所驱动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就业率 双重差分 空间溢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涛
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重要路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补齐耕地短板弱项的方式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了基础。本文基于村庄三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不同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中服务和产后服务水平,但对农业产前服务没有显著影响;与欠发达村庄、丘陵村庄和传统村庄相比,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能够提升发达村庄、平原村庄和现代村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因此,应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社会化服务 村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望 彭柳林 周发明
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对县域经济将产生何种影响呢?本文从政策评估视角出发采用交叠DID、PSM-DID模型、事件研究法等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1)政策实施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效果越来越强;(2)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主要从供给侧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需求侧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与促进规模经营三个方面实现;(3)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地区带动效果更强,表现出“益贫不益富”的特点。本文揭示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政策在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仝志辉 侯宏伟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户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以服务农户为主对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相应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当前急需发展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农户合作购销组织、"粮食银行"、农户合作金融组织等五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推动农民合作社联合组织成长,通盘考虑农村金融发展框架,推动财政支农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