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205.197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2)
2023(16048)
2022(12682)
2021(11602)
2020(9131)
2019(20399)
2018(20063)
2017(38588)
2016(20642)
2015(22776)
2014(22951)
2013(22612)
2012(20707)
2011(18520)
2010(19058)
2009(17818)
2008(17853)
2007(16483)
2006(15052)
2005(14018)
作者
(58630)
(49176)
(48978)
(45991)
(31225)
(23355)
(22075)
(19078)
(18814)
(17577)
(16806)
(16295)
(15787)
(15628)
(15125)
(14878)
(14405)
(14335)
(14198)
(14195)
(12384)
(12234)
(11963)
(11378)
(11212)
(11031)
(10977)
(10928)
(9914)
(9785)
学科
(92967)
经济(92761)
(89385)
(70657)
企业(70657)
管理(67630)
(48103)
业经(33917)
农业(32360)
中国(30915)
方法(29798)
(26014)
地方(24277)
(21320)
数学(21092)
数学方法(20882)
技术(18797)
(17669)
财务(17622)
财务管理(17601)
(16771)
(16700)
(16681)
企业财务(16611)
(16417)
贸易(16399)
理论(16059)
(15889)
(15499)
(15166)
机构
学院(299435)
大学(289984)
(127629)
经济(124958)
管理(117703)
研究(100692)
理学(99621)
理学院(98645)
管理学(97330)
管理学院(96774)
中国(80743)
(61319)
(60386)
(58696)
科学(58173)
(50110)
(49258)
中心(47088)
农业(45500)
财经(45132)
业大(44741)
研究所(44546)
(40743)
(39382)
(39087)
师范(39065)
北京(38685)
经济学(37224)
(35601)
(33532)
基金
项目(190023)
科学(151356)
研究(147231)
基金(135843)
(115940)
国家(114665)
科学基金(99853)
社会(97360)
社会科(91201)
社会科学(91172)
(77756)
基金项目(71371)
教育(65088)
编号(62703)
(62282)
自然(59360)
自然科(57977)
自然科学(57968)
自然科学基金(56972)
资助(52418)
成果(50601)
(47178)
课题(42498)
(42337)
重点(41906)
(41166)
(40489)
国家社会(39844)
发展(39073)
创新(38657)
期刊
(162285)
经济(162285)
研究(90465)
中国(69225)
(63507)
管理(47201)
(46568)
农业(42483)
科学(41109)
学报(40952)
教育(33582)
(33409)
金融(33409)
大学(33219)
业经(33061)
学学(31193)
技术(28619)
经济研究(23330)
财经(22479)
(22069)
问题(21648)
(19547)
技术经济(16658)
世界(16312)
农村(15645)
(15645)
图书(15551)
农业经济(15241)
商业(15238)
(15235)
共检索到47806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温国强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理论、历史与实践视角,系统阐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逻辑;从市场发展与政策支持出发,重点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现实阻滞;以消解现实阻滞为基本导向,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在市场供需匹配与政策体系优化的相互影响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是农业分工不断深化以及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互促过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仍然面临存量需求整合困难与增量需求显化不足并存、服务供给主体自生能力不足、本土化发展迟缓与供给结构性失衡并存的市场短板,以及战略性支持不足、政策落实不佳、联动机制不健全和政策绩效有限的政策短板。因此,必须以突破双重短板为重点优化存量需求,拓展增量需求,进一步构建市场供需均衡、政策引导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坤洪   梁亚文   马睿泽   阮俊虎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逻辑的基础上,采用2000—202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主体和环境及服务成效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Kernel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逐年上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低北高”空间分布格局;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整体呈缩小趋势,地区内差异是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明显地区优势;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差距逐渐扩大,极化现象逐年减弱,逐步呈现区域梯度演变格局;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东部地区多表现为高—高和低—高型集聚,西部地区多为低—低型集聚,存在“高水平发展极”与“低水平发展陷阱”并存的分异规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穆娜娜  孔祥智  
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合作社为例,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初始阶段降低农机作业服务市场交易成本的需要,会诱使合作社吸收农户以家庭承包耕地入股,而土地统一经营会进一步促使合作社配套提供农资采购等产中服务,最终获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经济效益,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随着规模经济到达极限和农业本身自然与市场风险的凸显,合作社一般会继续拓展其在产后与产前等环节的服务,通过产业链延伸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确保合作社及其成员稳定增收,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解决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声扬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客观需要,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措施。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蔚然   刘萍   郭洁  
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必须着眼于小农户的需求,明确其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这既是时代命题,更是现实任务。对此,我们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紧密衔接。立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面对现阶段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改革,结合小农户对服务产业、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模式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完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等方面,促进小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高效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俏  王建华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机制。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提高农业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强调要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确保现代农业顺利实现的主要辅助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三农问题"对社会化服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远   杨艳平  
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途径,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动力变革、质量变革与治理能力变革。然而,农业农村科技属性不强、涉农资金短板凸显、人力资源难以盘活、农业农村治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实践效果。对此,需遵循科技强农、金融兴农、人才助农、基层联农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布局、扎实推进涉农资金投入、完善优质人才培养体系、打通农业农村现代化治理路径,全面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俏  王建华  
"社区意识与理念"对于发展与完善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意义。然而,从现实情形来看,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格局,但服务农户的效果远没有实现,尤其是随着政府部门与企业资本向农村地区的不断渗透,政府与企业的控制力量不断加强,而农村社区内民间组织的服务功能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文章认为社区开发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路径,并详细论述了具体开发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佩民  孙振玉  梁艳  
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是指国家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兴办的、为农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形成相对于农业部门的独立产业部门,从总体来说,应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农业社会化最早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其含义是"许多分散的生产过程融合成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列宁全集》第1卷,145页)。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个概念,是中国提出的。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以后,农村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开始产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梁伟  
村集体是促进小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衔接的重要力量,探讨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有重要价值。本文借助农业组织化的理论资源,构建“能力-载体-机制”的三维分析框架,以寿光市东斟灌村为例,探讨村集体如何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面对小农户的产业发展困境,村集体依托服务型合作社,为小农户提供组织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小农户的现代化转型。服务型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集体统筹制,村集体通过以农户需求回应为基础的服务统筹和以土地统筹经营为基础的农户组织化,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化的关键在于村集体对村庄社会的再组织,从而降低小农户获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本与组织化难度。这种再组织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充分调动村庄社会的土地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对村庄资源的整合,推动村集体的组织化能力建设;其二,强化农户之间、农户与村集体的产业关联与土地利益关联,促使小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从而构建服务型合作社这一组织化载体;其三,以集体统筹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基础,重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集体经营机制创新,进而服务于组织化机制的生成。本文对更好发挥村集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景骥  温琦  
1.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是坚持家庭承包制农业正确发展方向的需要我国的农业,主要是家庭承包制农业。我国家庭承包制农业的正确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呢?探索我国家庭承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炳坤  
建设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而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礼  
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它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围绕农业生产,由与农业有关的部门提供生产资料,提供贮存、加工、销售以及为农业生产本身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供、销纵向联合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生产——分配——消费的农业生产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农业管理学的角度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通常分为三部分:即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和供应的产前部门;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中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志敏  彭梦春  
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有市场导向型的美国模式、合作社导向型的德国模式以及农协导向型的日韩模式。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政府、合作社、私人公司3个层面的服务系统。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基础、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与农民的需求差距大。为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强化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春海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形态、结构和性质各异的子系统构成的多元化系统结构。通过对国外经验的梳理和对中国实践模式的总结,构建以服务要素配置为切入点,包含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位一体"分析框架,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理。并以机制框架对照实地调研,检视当下发展面临的约束,主要源于构成要素积累不足和配置不合理。从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创新建设路径的关键点入手,提出须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培育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环境。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