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2)
2023(16310)
2022(13403)
2021(12346)
2020(10553)
2019(24305)
2018(24268)
2017(46865)
2016(25364)
2015(28523)
2014(28657)
2013(28537)
2012(26378)
2011(23593)
2010(24514)
2009(23173)
2008(23914)
2007(22124)
2006(19843)
2005(18111)
作者
(74711)
(62772)
(62744)
(59341)
(40078)
(30026)
(28586)
(24443)
(23779)
(22717)
(21466)
(21042)
(20067)
(20020)
(19417)
(19273)
(18940)
(18391)
(18272)
(18235)
(15849)
(15520)
(15482)
(14600)
(14169)
(14143)
(14132)
(14049)
(12824)
(12672)
学科
(110578)
经济(110358)
(98931)
管理(81199)
(80490)
企业(80490)
(48601)
方法(46849)
数学(36575)
数学方法(36128)
业经(34344)
(32515)
农业(32092)
中国(30206)
(24413)
(22026)
(22002)
财务(21958)
财务管理(21923)
理论(21032)
企业财务(20708)
(20318)
贸易(20307)
地方(19880)
(19704)
(19475)
技术(19464)
(18637)
(17285)
银行(17246)
机构
学院(376490)
大学(373957)
(156493)
经济(153194)
管理(146389)
理学(125067)
研究(124618)
理学院(123740)
管理学(121557)
管理学院(120846)
中国(98524)
(79563)
科学(75758)
(75163)
(74053)
(64378)
(60428)
中心(58208)
财经(58012)
农业(57886)
研究所(57865)
业大(57501)
(52413)
北京(50118)
(48985)
师范(48535)
(47542)
经济学(47448)
(43378)
经济学院(42785)
基金
项目(238902)
科学(188235)
研究(177295)
基金(172762)
(149421)
国家(147974)
科学基金(127257)
社会(114239)
社会科(107225)
社会科学(107190)
(94633)
基金项目(91082)
教育(80361)
自然(80209)
自然科(78398)
自然科学(78373)
(77834)
自然科学基金(77018)
编号(73981)
资助(69637)
成果(61317)
重点(53333)
(52955)
(52166)
(51255)
课题(49531)
(47320)
创新(47202)
国家社会(46842)
科研(45332)
期刊
(185854)
经济(185854)
研究(110427)
中国(77448)
(74418)
(60457)
学报(58432)
管理(55223)
科学(54907)
农业(49703)
大学(45018)
学学(42116)
教育(39111)
(37415)
金融(37415)
业经(34505)
技术(33881)
财经(29335)
经济研究(27694)
(26931)
(25374)
问题(24986)
技术经济(20890)
图书(20860)
(20023)
世界(19157)
(18590)
商业(17839)
现代(17602)
统计(17559)
共检索到579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龚道广  
本文是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尝试。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人们  通常议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一概念 ,其经济内涵到底是什么 ;第二部分 ,运用制度经济  学的概念 ,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产生、发展和运行的内部机理 ;第三部分则用一种新的分  类方法对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划分 ;第四部分是用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农户对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态度 ,找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鹰  
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176个样本农户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获取渠道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及其原因,提出以农户需求为导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钊  刘晗  曹峥林  
本文基于重庆市23个区县191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实证分析了农资供应、农机、农技、加工销售、农业信息和金融保险等6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总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规模、农业生产收入和农业服务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发挥积极作用;土地细碎化程度、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消极影响;男性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女性。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要促进农业适度连片规模经营,增加农户生产性收入,培养专业化农户,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耀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并不平衡,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从农户需求视角入手,综合运用首选项决定法、加权频数法和聚类分析三种方法,从整体和不同群组层面分析当前农户对种苗提供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生产资料采购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次序及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的需求迫切程度远高于其它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则排在最后;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区域、收入水平、是否合作社成员、受教育水平、经营类型等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子  饶芳萍  诸培新  
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考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有效缓解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约束,本文首先构建了考虑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及土地要素的农户生产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投入,将促进农户增加土地要素投入,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影响。其次,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考虑到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转入土地的不同生产经营决策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似不相关Biprobit联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转入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缓解农户的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禀赋约束,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焱剑  曹大宇  廖冰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从产业链全过程视角下推动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江西省569个农户实地调查微观数据,构建二元Logitics模型实证生计资本对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作用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前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中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受教育水平、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后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耕地块数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过程采纳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距离县城公里数、村庄地形、经营方式对农户生产全过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结论]据此提出提供再教育培训,引导劳动力回流;推进“小田并大田”与“宜机化”改造;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稳步提升家庭收入;创新农民组织功能,拓宽农业信息渠道;优化服务主体布局,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对策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双包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力推动着我国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就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迫切需要下发展起来并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十年来社会化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农户间、农户与集体、国营经济部门间自发协作联合,以解决对社会化服务的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春虹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理论阐释了产业服务组织模式、合作服务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组织模式下小农户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间的产权关系、契约结构和博弈地位,比较分析了不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下小农户满意度。研究发现,在市场服务组织模式中,小农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是独立、平等的商品契约关系,小农户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各类社会化服务,而且掌握剩余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该模式下小农户服务满意度最高;在产业服务组织模式中,龙头企业的支配地位和垄断性弱化了小农户服务满意度;在合作服务组织模式中,虽然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的博弈地位相对平等,且土地经营权的共享有助于集体行动,但合作社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功能缺失,导致小农户的服务满意度最低。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推广各类市场服务组织模式的发展;二是改善小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的权利结构及双方的博弈地位;三是有侧重地扶持小农户联合成立的合作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谈存峰  李双奎  陈强强  
通过对甘肃省6个县区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农户需求意愿。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环节和内容存在片段性和不稳定性;②服务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服务的单一性、一次性特点突出;③服务性质的商业色彩浓、社会公益性弱;④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受到具体条件(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及户主个人特征)和一般条件(地理位置、交通通讯、市场体系等)影响,这两类条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瑞法  王润  孙艺夺  张超  
基于7省2 293个农户的调查,研究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户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以化肥、农药为例,分析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结果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户提供大量技术培训,但政府农技部门主导农业技术服务的局面仍未改变。不同类型服务组织在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时存在分工。除了自己经验是农户首要技术来源外,农资经销店与企业超过政府农技部门成为农户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来源,而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在农技推广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英  
出于对农业家庭经营面临困境的现实考虑,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共识,并在政策形式上明确下来,这无疑对解决农业现实困难和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但是,政策具有宏观调控的现实性和策略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可变性,因此,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一命题,仅仅停留于农业发展决策的政策水平上是远为不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根植于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进步的决定,与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相辅相成,为此,有必要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作些理论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俏  张波  
本文利用陕西省9市18个乡镇74个村的农户调研数据,对影响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农户年龄、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人均纯收入、是否从事农业生产、区域位置等对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从政策角度出发,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建立起多模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