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4)
- 2023(12371)
- 2022(9728)
- 2021(8761)
- 2020(7168)
- 2019(15870)
- 2018(15997)
- 2017(31038)
- 2016(16532)
- 2015(18245)
- 2014(18066)
- 2013(17974)
- 2012(16036)
- 2011(14048)
- 2010(14340)
- 2009(13619)
- 2008(13797)
- 2007(12749)
- 2006(11603)
- 2005(10656)
- 学科
- 业(85293)
- 济(72821)
- 经济(72622)
- 企(67792)
- 企业(67792)
- 管理(59557)
- 农(45679)
- 农业(30474)
- 业经(30167)
- 方法(27982)
- 财(23571)
- 中国(21585)
- 数学(19953)
- 数学方法(19848)
- 制(17264)
- 务(17180)
- 财务(17160)
- 财务管理(17150)
- 技术(16299)
- 企业财务(16226)
- 策(14935)
- 和(13575)
- 划(13492)
- 体(13397)
- 地方(13133)
- 贸(12820)
- 贸易(12811)
- 理论(12798)
- 发(12595)
- 易(12492)
- 机构
- 学院(240287)
- 大学(231070)
- 济(106279)
- 经济(104313)
- 管理(99673)
- 理学(85591)
- 理学院(84898)
- 管理学(83836)
- 管理学院(83410)
- 研究(74573)
- 中国(61775)
- 农(53812)
- 财(47789)
- 京(47308)
- 科学(42597)
- 农业(40728)
- 江(38742)
- 业大(38361)
- 财经(37640)
- 所(36574)
- 中心(35906)
- 经(34155)
- 研究所(32610)
- 经济学(31425)
- 州(29922)
- 经济管理(29367)
- 北京(28953)
- 经济学院(28444)
- 范(27676)
- 师范(27443)
- 基金
- 项目(155921)
- 科学(125429)
- 研究(119117)
- 基金(114589)
- 家(97706)
- 国家(96644)
- 科学基金(85516)
- 社会(81343)
- 社会科(76030)
- 社会科学(76006)
- 省(63132)
- 基金项目(60826)
- 自然(51897)
- 教育(51399)
- 自然科(50786)
- 自然科学(50777)
- 自然科学基金(49970)
- 划(49644)
- 编号(49557)
- 资助(44291)
- 成果(38422)
- 业(37374)
- 创(35595)
- 发(35271)
- 部(34441)
- 国家社会(33719)
- 重点(33716)
- 创新(32368)
- 制(32273)
- 课题(31810)
- 期刊
- 济(130416)
- 经济(130416)
- 研究(67810)
- 农(57529)
- 中国(50153)
- 财(38803)
- 管理(38760)
- 农业(38713)
- 科学(32564)
- 学报(32354)
- 业经(28485)
- 大学(26531)
- 学学(25243)
- 融(25119)
- 金融(25119)
- 技术(22129)
- 业(20552)
- 教育(18918)
- 财经(18873)
- 经济研究(18533)
- 问题(17613)
- 经(16410)
- 技术经济(14551)
- 农村(14500)
- 村(14500)
- 农业经济(14141)
- 世界(14008)
- 现代(12453)
- 版(12398)
- 商业(12247)
共检索到368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梦玲 童婷 陈昭玖
从服务分工视角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与农户行为的市场约束,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旨在寻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文章利用江西省9个县(市、区)34个村645个水稻种植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农业绿色生产率,同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农户土地禀赋下的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地块规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均值为0.48,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伴随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加深,即采纳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生产环节越多,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越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和地块规模的扩大,能够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而土地细碎化程度则会抑制这种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施肥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诱导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据此,基于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应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与完善、引导农户开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注重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翠霞 许佳彬 王洋
从服务视角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与农户行为约束,探究农业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否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农业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基于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385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农业绿色生产率进行测度,采用Tobit回归模型检验农业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调查样本农户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偏低,均值仅为0.4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整体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不高;绿色投入品使用指导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深耕深松服务和绿色病虫害防控服务等农业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相比于上述四种服务,秸秆还田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高效率相对较弱;以服务采用程度进行分组,发现农户采用农业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越高,农业绿色生产率越高,投入要素与农业面源污染需要改进程度越低。因此,提出加强对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问题的重视程度、完善农业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精准化供给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志恒 符越
为缓解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基于2019年7—12月在甘肃省内调研的农户微观数据,立足不同土地规模下农户生计分化的视角,采用二元Logit和PSM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及土地规模在上述影响路径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土地规模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绿色生产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地规模负向影响农户无公害农药施用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对农户地膜处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不显著。2)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均能显著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3)在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路径中,土地规模因绿色生产类型不同而发挥的调节效应方向不同,在无公害农药施用环节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在地膜处理环节发挥负向调节效应。4)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够显著缓解小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其中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影响力度最强,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次之,农村合作社最弱。因此,为了推动农户绿色生产意愿转化为行为,应进一步加快农地流转,针对不同绿色生产行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强化自身统筹协调能力,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完善绿色农产品交付检验标准,政府应重新整顿农村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内标准化管理。应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定制适合农户绿色发展的社会化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双包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力推动着我国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就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迫切需要下发展起来并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十年来社会化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农户间、农户与集体、国营经济部门间自发协作联合,以解决对社会化服务的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永生 张德元 汪侠
[目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考量绿色发展的重要表征。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经验性路径和政策性选择,对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助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投入产出纬度法、技术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别测算了样本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深入探究了微观场域下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路径,以及农户要素禀赋在其间可能的作用,并通过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发现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行为的重塑能力,会随着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引起农业经营活动的空间高效集聚与农业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呈现出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规模化、资本化与技术化特征,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隐形壁垒”,打破农业技术辐射扩散的“玻璃幕墙”,呈现出双轮驱动的提升模式,共同实现了农户层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绿色农业技术变化的提高。同时,这种影响呈现非线性特点,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最终表现为社会化服务的线性正向效果,共同驱动了农户层面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农户的要素禀赋与社会化服务存在互补作用,强化了社会化服务绿色效应的路径依赖,且这种调节影响也存在门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农户要素禀赋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其跨越门槛值的难度,为之后的社会化服务借助绿色农业技术效率、绿色农业技术变化两条路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供了现实保障和长效机制。[结论]研究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提升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需要继续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丽珍
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试点项目是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为加快推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升级开展的创新项目。为了进一步挖掘和提炼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相关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对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试点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深入调查试点建设路径和取得成效,探究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试点建设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宣宣 陈飞 牛宏光 吕丹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让更多农民分享改革红利。文章基于异质性农户能力视角构建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并进行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探索农地产权的增强对农业生产效应的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集,进行因果关系识别检验和影响传导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地产权强度的增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而农户能力在其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这一结论在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估计下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在农户能力异质性视角下,强化农地产权使得农业劳动密集度降低,这是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未发生土地调整、以农业为核心产业的村庄以及采用完全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家庭,强化农地产权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文章结论有利于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最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江帆 袁云云
国内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80至90年代主要关注其体系构建,20世纪90年代末到2012年主要关注其组织发展,2013—2016年重点关注其机制完善,2017年以后重点关注其在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的关键作用。相关研究集中在发展动力、实践模式、作用成效、问题应对、影响因素等方面,主要成果包括: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动力来自现实需要、政策要求、市场作用,各地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药化肥投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临供需不平衡、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对象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受到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信息来源、风险偏好、要素相对价格、土地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未来需要提高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深化动力机制研究,系统总结典型模式,优化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并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适用性和服务组织的风险分担等难点问题的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声扬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客观需要,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措施。一、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新智 李璐
以我国10个省(区、市)的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地区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并采用probit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农户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的需求具有差异性。在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的多重因素中,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经济特征、农户社会沟通行为对各地区的农户选择某种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建立健全区域之间差异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中西部地区要加强村集体、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现代化 “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英
出于对农业家庭经营面临困境的现实考虑,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共识,并在政策形式上明确下来,这无疑对解决农业现实困难和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但是,政策具有宏观调控的现实性和策略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可变性,因此,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一命题,仅仅停留于农业发展决策的政策水平上是远为不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根植于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进步的决定,与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相辅相成,为此,有必要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作些理论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祥临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的几点辩识徐祥临一、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客观必然性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实践提出来的新课题。关于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但在理论上如何解释其必然性则存在分歧。比较多的论者持“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容辉
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之一。在统计上,应该相应地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统计指标体系,以及时反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服务,以及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其他各种服务性经济实体为农业提供的服务等等。统计指标的设置要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映国家和集体等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内容。使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与产后的农产品收购和产中的农业技术推广等紧密联系起来。同时,显示出“科技兴农”的成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瑞兰
农业社会化服务统计指标体系按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分类设置统计指标教为合理科学。因为,无论是按不同所有制形式分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部门或组织,都可能提供相同的服务,这样在设置指标时就会出现重垒设置问题。为了尽可能做到既全面、又简明,不重复、不遗漏,建议农业社会化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应包括八方面的内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湖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调查湖南省社科联课题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我们课题组深入华容、益阳、沉江、双峰、长沙、怀化、叙浦、来阳、株洲、衡山十个县市的有关部门和100个乡镇进行了调查.现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