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4)
- 2023(14481)
- 2022(11762)
- 2021(10934)
- 2020(9282)
- 2019(20854)
- 2018(21144)
- 2017(40858)
- 2016(21937)
- 2015(24996)
- 2014(24908)
- 2013(24538)
- 2012(21703)
- 2011(19168)
- 2010(19850)
- 2009(18807)
- 2008(19059)
- 2007(17646)
- 2006(15834)
- 2005(14485)
- 学科
- 业(100214)
- 济(91116)
- 经济(90905)
- 管理(83402)
- 企(82833)
- 企业(82833)
- 农(46853)
- 方法(39716)
- 业经(32954)
- 农业(31077)
- 数学(30434)
- 数学方法(29907)
- 财(29263)
- 中国(25445)
- 制(21787)
- 务(21101)
- 财务(21034)
- 财务管理(21004)
- 企业财务(19835)
- 理论(18671)
- 技术(18463)
- 策(18339)
- 和(16602)
- 划(16417)
- 贸(15979)
- 贸易(15964)
- 体(15696)
- 易(15545)
- 地方(15089)
- 银(14483)
- 机构
- 学院(313244)
- 大学(305074)
- 管理(132735)
- 济(129338)
- 经济(126575)
- 理学(112704)
- 理学院(111724)
- 管理学(109907)
- 管理学院(109330)
- 研究(93560)
- 中国(78892)
- 京(64014)
- 财(61331)
- 农(59704)
- 科学(54728)
- 江(50479)
- 财经(47213)
- 业大(46838)
- 中心(46020)
- 所(45712)
- 农业(45225)
- 经(42685)
- 研究所(40689)
- 州(39838)
- 北京(39542)
- 范(37212)
- 经济学(37047)
- 师范(36891)
- 经济管理(35932)
- 商学(34584)
- 基金
- 项目(200783)
- 科学(160522)
- 研究(151880)
- 基金(146170)
- 家(124331)
- 国家(123124)
- 科学基金(109246)
- 社会(99154)
- 社会科(93104)
- 社会科学(93072)
- 省(81104)
- 基金项目(76715)
- 教育(69083)
- 自然(68948)
- 自然科(67464)
- 自然科学(67453)
- 自然科学基金(66293)
- 划(64853)
- 编号(64524)
- 资助(58953)
- 成果(51348)
- 创(44045)
- 部(43979)
- 重点(43608)
- 发(42976)
- 课题(42476)
- 业(41675)
- 创新(40368)
- 国家社会(40304)
- 制(39280)
- 期刊
- 济(156512)
- 经济(156512)
- 研究(87710)
- 中国(68271)
- 农(61367)
- 管理(54362)
- 财(51629)
- 科学(41583)
- 学报(40970)
- 农业(40843)
- 大学(33389)
- 融(32416)
- 金融(32416)
- 业经(32071)
- 技术(31808)
- 教育(31635)
- 学学(31330)
- 财经(23419)
- 业(23041)
- 经济研究(22367)
- 问题(20418)
- 经(20260)
- 技术经济(17995)
- 图书(16918)
- 商业(15838)
- 现代(15784)
- 版(15546)
- 世界(15514)
- 农村(15347)
- 村(15347)
共检索到483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胡霞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是达成主体合作、资源整合、协同响应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服务供应链管理框架包括服务需求管理、资源与能力管理、关系管理、服务订单流程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和服务绩效管理。涉农服务的天禾模式、构建服务联合体的山西翼城模式、搭建平台的金丰公社模式、以农合联为平台的浙江"三位一体"模式和与农共生的新希望六和"担保鸡"服务模式等服务供应链的实践组织模式揭示了龙头企业性质、协同网络构建和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胡森森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构建实质上是一项龙头企业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主张、目标市场、价值网络、客户关系、成本与收益模式是构成该新型商业模式的五大要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形式的供应链取向,也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其驱动机制包括连接、聚合、协调、互动和共享。透过新希望六和、安徽农服两个典型案例,揭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构建的关键点和基于要素与机制有机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演化过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从自给自足型服务组织,到单纯市场交易型服务组织,再到服务供应链型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构建的形成路径。以服务为纽带,构建"整合集成、协同响应、价值共创、共生共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生态系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的基本逻辑,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供应链取向的演进机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从自给自足型服务组织,到单纯市场交易型服务组织,再到服务供应链型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构建的形成路径。以服务为纽带,构建"整合集成、协同响应、价值共创、共生共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生态系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的基本逻辑,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供应链取向的演进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志敏 彭梦春
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有市场导向型的美国模式、合作社导向型的德国模式以及农协导向型的日韩模式。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政府、合作社、私人公司3个层面的服务系统。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基础、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与农民的需求差距大。为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强化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业社会化服务 发展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春海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稳定和优化家庭承包经营的出路,是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引擎。基于国外经验的梳理和我国实践模式的总结,构建了一个以服务要素为切入点的"三位一体"分析框架来探究服务体系的运行机理。并以机制框架对照实地调研,检视当下发展面临的约束。从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创新建设路径的关键点入手,须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培育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环境。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 服务体系 服务要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双包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力推动着我国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就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迫切需要下发展起来并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十年来社会化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农户间、农户与集体、国营经济部门间自发协作联合,以解决对社会化服务的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冬文 苗哲瑜 周月书
创新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数字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数字化“金融+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以中和农信“乡助” APP数字化平台为案例,分析了其服务小农户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研究发现,数字化“金融+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业生产收入,为小农户提供了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形成了可持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案例分析表明,“乡助”APP数字化平台拓宽了小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农资采购渠道和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了小农户使用金融服务的门槛,帮助小农户跨越“数字鸿沟”,有助于小农户与大市场、数字化金融服务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衔接。本文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化“金融+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更好地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启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娜娜 周振 孔祥智
以山东供销社改革中发展起来的舜耕合作社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交易成本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山东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经济合理性在于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耕地的经营效益;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双方通过选择紧密程度较高的垂直协作模式,可以降低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最终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生产率。而为了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与其服务需求方的协作紧密程度,政府应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设;村社组织应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挖掘自身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潜力;农业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则应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以供给更加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农资和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霞 彭建仿
三峡库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囿于"单打独斗、低效率和高成本"的供给困境,难以满足规模农户服务需求。以满足规模农户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构建"分工协作、要素融通、协同发展和利益共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既是库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的目标取向,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演进的基本逻辑。库区目前典型的联合供给模式有"抱团发展"型、复合型、平台型和延伸型等几类。库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的实现,有赖于龙头企业引领、服务供需主体协同和相关政策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爽 余国新 闫艳燕
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成功的经验,提出了重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依据农户需求来建立社会化服务、建立多元合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重视现代科技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运用等建议,促进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化服务 模式 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春海 沈丽萍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有市场导向型的美国模式、合作导向型的德国模式、农协导向型的日本模式和政府导向型的巴西模式等四种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更加重视农户的主动参与、服务民营化、服务手段日益现代化、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和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文章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现代农业中已经不可或缺,服务主体多元化且形成竞争机制,服务内容全面化且质量高,制度保障完善。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主要模式 特点 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春虹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理论阐释了产业服务组织模式、合作服务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组织模式下小农户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间的产权关系、契约结构和博弈地位,比较分析了不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下小农户满意度。研究发现,在市场服务组织模式中,小农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是独立、平等的商品契约关系,小农户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各类社会化服务,而且掌握剩余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该模式下小农户服务满意度最高;在产业服务组织模式中,龙头企业的支配地位和垄断性弱化了小农户服务满意度;在合作服务组织模式中,虽然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的博弈地位相对平等,且土地经营权的共享有助于集体行动,但合作社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功能缺失,导致小农户的服务满意度最低。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推广各类市场服务组织模式的发展;二是改善小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的权利结构及双方的博弈地位;三是有侧重地扶持小农户联合成立的合作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