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5)
2023(11332)
2022(9303)
2021(8256)
2020(6906)
2019(15057)
2018(15076)
2017(29252)
2016(15891)
2015(17442)
2014(17520)
2013(17599)
2012(15941)
2011(14284)
2010(14691)
2009(13937)
2008(14065)
2007(13078)
2006(11866)
2005(10896)
作者
(44810)
(38010)
(37772)
(35585)
(23838)
(18149)
(16754)
(14603)
(14315)
(13483)
(13074)
(12639)
(12203)
(12036)
(11835)
(11332)
(11052)
(11016)
(10881)
(10840)
(9513)
(9384)
(9167)
(8828)
(8642)
(8475)
(8472)
(8442)
(7562)
(7536)
学科
(87720)
(70750)
企业(70750)
(69564)
经济(69439)
管理(69189)
(45776)
农业(30553)
业经(29165)
(26814)
方法(25494)
(20296)
(19667)
财务(19651)
环境(19645)
财务管理(19629)
企业财务(18621)
数学(17874)
数学方法(17772)
(17375)
中国(16228)
技术(15993)
(15868)
(14984)
(14680)
体制(12752)
理论(11620)
(11380)
(11296)
贸易(11290)
机构
学院(237639)
大学(227282)
(104696)
经济(102820)
管理(98802)
理学(84621)
理学院(83935)
管理学(83061)
管理学院(82654)
研究(73192)
中国(60992)
(52703)
(50645)
(46396)
科学(41323)
农业(39595)
财经(39108)
(38446)
业大(38316)
(35715)
(35231)
中心(35134)
研究所(31565)
经济学(30437)
经济管理(29610)
(29243)
北京(28366)
财经大学(28127)
经济学院(27492)
商学(27058)
基金
项目(152762)
科学(123219)
研究(116633)
基金(113077)
(96212)
国家(95211)
科学基金(84363)
社会(78084)
社会科(73750)
社会科学(73732)
(62212)
基金项目(60798)
自然(52273)
自然科(50934)
自然科学(50923)
教育(50221)
自然科学基金(50058)
(49251)
编号(47339)
资助(43533)
(36810)
(36315)
成果(36040)
(35154)
(34408)
(34227)
重点(33526)
国家社会(32404)
创新(32066)
课题(31115)
期刊
(130821)
经济(130821)
研究(66623)
(56280)
中国(48635)
(42606)
管理(38325)
农业(37639)
科学(32450)
学报(30721)
业经(28671)
(25461)
金融(25461)
大学(25415)
学学(24802)
技术(20687)
(19409)
财经(19374)
问题(17354)
经济研究(17043)
(16634)
教育(15403)
农村(14621)
(14621)
农业经济(14080)
技术经济(13867)
世界(13180)
(12653)
财会(12595)
现代(12342)
共检索到361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民  
温室气体减排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农业碳减排的关键。文章对农业碳减排的必要性和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农业碳减排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琦  宋亚楠  
为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纳入碳补偿机制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建立了该机制下双寡头企业面临排放权随机需求时的生产优化决策模型,分别得出无碳补偿机制以及纳入三种不同比例上限的碳补偿机制下企业最优生产减排策略。结果证明纳入碳补偿机制对社会总产出和企业净化处理量能产生影响,其中,按碳补偿占企业总排放量的比例确定的比例上限为最优选择。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模型应用,并采用灵敏度分析模型参数对企业最优化决策的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禄峰  
农业生态补偿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中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经验,探索中国理性、均衡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颖  葛颜祥  刘爱华  梁勇  
本文以粮食作物的碳汇生态功能为前提,探讨如何在我国建立粮食作物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补偿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等方面对补偿机制进行探讨。以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为例,通过对粮食作物的碳源/汇进行计算来探求碳汇功能生态补偿的标准,以期构建粮食作物的碳汇功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卫国  
一、江苏节能减排和环境补偿约束机制的初步形成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步建立起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由环境资源使用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昭晞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业的主要功能从"向北京市提供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原料"转向了"生态服务价值"。然而在北京农业为北京贡献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同时,北京农民直接获得的却只是不到6%的农业经济价值和经济服务价值。理论与实践都期待着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本文希冀为完善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孝平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欧  宋洪远  
本研究在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实践经验,探讨建立健全农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孝平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于此,提出苏州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一是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和方式的选取以及标准的制定,二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资金支付方式与使用途径,将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纳入农业生态补偿的范畴,引导并推动其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从行政激励、法制建设、政策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终形成苏州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喜军  
生态宜居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为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当下,必须要找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与补偿标准、明确补偿主体、打造多部门协同管理监督机制,提升农业生态补偿法治化进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凯华  张苗  甘臣林  陈银蓉  朱庆莹  杨慧琳  
基于低碳社会背景和碳减排目标,通过构建生态补偿理论框架,设定补偿模式、衡量准则、标准和补偿系数,建立了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模型,并对各省份进行了量化实证。结果表明:(1) 2015年,各省(除云南外)碳排放均大于碳吸收量,净碳排放总量达274. 60×103万t;(2)碳排放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从东至西递减的态势,而各省碳汇是造成地均碳排放和建设用地地均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3)区内14省超出生态补偿阈值2 635. 30万t,以最适补偿水平需支付163. 00亿元,16省未达到生态补偿阈值,可获补偿91. 11亿元;(4)受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本底、碳排放目标强度等因素影响,生态补偿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空间同质,整体呈"东付西补"的分布状态。最后从构建以中央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碳收支账户和完善多样化补偿方式等角度对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求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强   张宇航  
【目的/意义】生态补偿减排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是现有文献研究的热点问题。【设计/方法】在系统阐释生态补偿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探讨“双碳”目标调节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发现】生态补偿具有降低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效果,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生态补偿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双碳”目标约束对生态补偿的污染减排效应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使用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分析后,减排效应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双碳”目标约束下生态补偿影响环境污染的中介变量。最后,从实施低碳试点与生态补偿组合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冀鹏飞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于2024年1月22日在北京正式重启,这于农业碳汇发展来说是重大机遇。从项目需求与理据看,CCER市场为农业碳汇发展提供专业化交易平台,使农业资产附加生态价值,开源了农业农村农民的非农收入渠道,是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特有资源,但也面临市场建构的法制回应、制度架构和发展方式三重现实需求。从问题归类与审视观,农业碳汇纳入CCER机制存在三重挑战:底层架构上产权归属、公私范畴等法理基础尚需厘清;顶层设计上法律政策化、政策法律化等协同体系有待完善;运行机制上市场交易、方法技术等配套方案亟需补足。为此,农业碳汇纳入CCER的法制方案与进路选择应从法理基础阐释、法律政策协同、衔接机制完善、风险管控优化四个方面分别予以回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冀鹏飞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于2024年1月22日在北京正式重启,这于农业碳汇发展来说是重大机遇。从项目需求与理据看,CCER市场为农业碳汇发展提供专业化交易平台,使农业资产附加生态价值,开源了农业农村农民的非农收入渠道,是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特有资源,但也面临市场建构的法制回应、制度架构和发展方式三重现实需求。从问题归类与审视观,农业碳汇纳入CCER机制存在三重挑战:底层架构上产权归属、公私范畴等法理基础尚需厘清;顶层设计上法律政策化、政策法律化等协同体系有待完善;运行机制上市场交易、方法技术等配套方案亟需补足。为此,农业碳汇纳入CCER的法制方案与进路选择应从法理基础阐释、法律政策协同、衔接机制完善、风险管控优化四个方面分别予以回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慧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农村向城镇化的过度和发展。而农村向城镇化嬗变的过程中造成程度不一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是农村人用以维持生产生活的必须资源,这种形式下出现的农业生态补偿是理所当然。分析农业生态补偿现状,洞察补偿中出现的利弊,探究补偿方式机制的优劣,尽可能满足保持农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固有农业资源的需要。综合考虑农民的经济利益和占用的农业生态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给予农民一定方式的补偿,研究生态补偿权的权利维度,让其在维护和改善之间发挥重要作用,以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