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1)
2023(16374)
2022(13801)
2021(12685)
2020(10434)
2019(23629)
2018(23447)
2017(46134)
2016(24827)
2015(27571)
2014(27490)
2013(27626)
2012(25169)
2011(22412)
2010(22447)
2009(20811)
2008(20299)
2007(18321)
2006(16390)
2005(14450)
作者
(70447)
(59072)
(58666)
(55672)
(37271)
(28171)
(26386)
(23170)
(22331)
(21003)
(19927)
(19913)
(18811)
(18478)
(18058)
(17841)
(17366)
(17337)
(16848)
(16740)
(14669)
(14438)
(14276)
(13579)
(13277)
(13227)
(13107)
(13055)
(11875)
(11668)
学科
(106954)
经济(106828)
(99233)
管理(82389)
(81146)
企业(81146)
(48536)
方法(46570)
数学(37341)
数学方法(37007)
业经(33766)
农业(32394)
(31535)
中国(26271)
(21849)
财务(21789)
财务管理(21764)
地方(20873)
企业财务(20609)
(20606)
技术(19991)
(19389)
(19297)
环境(18466)
(18350)
贸易(18339)
理论(18004)
(17832)
(17829)
(17340)
机构
学院(357216)
大学(350328)
(148392)
管理(147974)
经济(145514)
理学(128072)
理学院(126854)
管理学(125106)
管理学院(124476)
研究(113311)
中国(87846)
(73333)
(68808)
科学(68495)
(67841)
业大(56420)
(55802)
财经(54012)
(53402)
农业(52611)
中心(52415)
研究所(50299)
(49133)
北京(45538)
经济学(43308)
(43202)
师范(42878)
(42583)
(40663)
经济管理(40625)
基金
项目(241413)
科学(191431)
研究(181040)
基金(175932)
(151506)
国家(150101)
科学基金(130733)
社会(115816)
社会科(109511)
社会科学(109483)
(95883)
基金项目(94012)
自然(83227)
自然科(81275)
自然科学(81260)
教育(80492)
自然科学基金(79844)
(78436)
编号(75286)
资助(70599)
成果(59389)
(53122)
(53005)
重点(52911)
(52264)
课题(49765)
创新(48169)
国家社会(47470)
(46613)
(46171)
期刊
(170049)
经济(170049)
研究(104210)
(69166)
中国(65879)
管理(54977)
学报(52605)
(52470)
科学(50532)
农业(46861)
大学(40937)
学学(39139)
业经(33732)
教育(33470)
(31954)
金融(31954)
技术(31467)
财经(25732)
经济研究(25016)
(23762)
问题(22612)
(22009)
技术经济(19547)
现代(17501)
科技(17344)
(17331)
商业(16708)
理论(16638)
世界(16128)
经济问题(15531)
共检索到524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柳杨   赖煜   赵敏娟  
农业碳交易是推动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碳交易试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但如何实现农民广泛参与和有效增收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协同推动“双碳”目标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对农业碳交易典型试点状况和农业碳交易流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农业碳交易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并从农民参与需求和收益潜力2个维度划分农业碳交易项目类型,深入探究不同类型农业碳交易项目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农民增收的效益来源包含管理机构的转移支付、农民的要素供给、中介机构的组织与指导以及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因此,需完善农业碳交易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农业碳交易支撑能力建设、激发农业碳交易社会服务活力、发挥农民增收利益共享机制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文虎  李思清  李瑞  
当前,受国际形势变化、极端天气冲击、地质灾害多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在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形势下,亟须找准普惠金融支持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切入点、关键点和着力点。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的难点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雪梅  
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农民实际收入情况为研究背景,主要从当地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对目前制约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实证进行分析,探究相关主体行为对农民收入影响,争取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的利益,结合吉林省各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具体优势,探索出适合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有序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雪梅  
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农民实际收入情况为研究背景,主要从当地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对目前制约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实证进行分析,探究相关主体行为对农民收入影响,争取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的利益,结合吉林省各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具体优势,探索出适合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有序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建英  赵海泓  
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聂青平  
农业市场化就是改变农村几千年来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和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按照农业市场化的要求,要使樟树市农业早日适应市场需求,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伟艳  方天堃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走向市场化进程中为克服新的矛盾和问题,由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为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改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促进专业化分工、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破解农民增收难等深层次矛盾,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也是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涛  杨佳怡  陈池波  
厘清农业机械化在不同生产环节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路径及效应,对于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踏车理论、中介效应理论,选取中国25个农业大省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命题假设进行检验,探究农产品价格、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规模、粮食生产效率在农业机械化影响农民收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农业机械化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农产品价格的中介路径影响农民收入。其中,生产环节农机通过阻碍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农业收入减少;加工环节农机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农业收入提升,通过提升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农业收入增加。提出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加大生产环节农机补贴力度、加强加工环节农机技术推广是有效推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涛  杨佳怡  陈池波  
厘清农业机械化在不同生产环节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路径及效应,对于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踏车理论、中介效应理论,选取中国25个农业大省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命题假设进行检验,探究农产品价格、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规模、粮食生产效率在农业机械化影响农民收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农业机械化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农产品价格的中介路径影响农民收入。其中,生产环节农机通过阻碍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农业收入减少;加工环节农机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农业收入提升,通过提升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农业收入增加。提出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加大生产环节农机补贴力度、加强加工环节农机技术推广是有效推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振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冠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会扩大土地经营的规模,带来规模经营效应,促进乡村振兴,同时还可增加承租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使租出土地的农民获得租金收入。不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都可增加农民收入,但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别。通过研究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助力农民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承包经营权做出处理,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农民的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艳  张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在全面脱贫进小康的关键时期,稳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阐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义、分析农民收入的特征和来源及农民持续增收的短板,探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具体路径,以期有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加,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子果  刘冉  陈艺曦  黄丽  
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产业振兴与促进农民增收。金融在乡村产业的发展中既夯实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北京地区,仍存在授信额度不能充分满足信贷资金需求、贷款期限不能充分满足融资需求、金融服务未能充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金融服务模式不能充分满足金融需求升级的问题,进而导致金融支持农民收入结构改善难度较大。金融如何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问题。论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金融支持乡村产业与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境,探讨金融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肖冰   刘佳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本文在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尽管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存在各种挑战,但通过推进金融科技普及与应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开展金融教育和培训,可以进一步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