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4)
- 2023(16334)
- 2022(13813)
- 2021(13048)
- 2020(10976)
- 2019(25001)
- 2018(25015)
- 2017(46777)
- 2016(26555)
- 2015(30243)
- 2014(30515)
- 2013(29608)
- 2012(26950)
- 2011(24249)
- 2010(24782)
- 2009(22767)
- 2008(22451)
- 2007(20261)
- 2006(18267)
- 2005(16333)
- 学科
- 济(99301)
- 经济(99165)
- 业(98679)
- 管理(80889)
- 企(80616)
- 企业(80616)
- 农(48288)
- 方法(43111)
- 数学(33874)
- 数学方法(33468)
- 业经(32890)
- 农业(32102)
- 中国(31157)
- 财(30130)
- 教育(25059)
- 理论(23448)
- 制(22234)
- 技术(21492)
- 务(21341)
- 财务(21277)
- 财务管理(21251)
- 学(20960)
- 企业财务(20086)
- 地方(19216)
- 和(17928)
- 策(17761)
- 贸(16908)
- 贸易(16898)
- 划(16454)
- 易(16425)
- 机构
- 学院(371874)
- 大学(368771)
- 管理(146518)
- 济(141430)
- 经济(138050)
- 理学(125947)
- 理学院(124598)
- 管理学(122603)
- 管理学院(121904)
- 研究(121167)
- 中国(88849)
- 京(79969)
- 科学(73936)
- 农(71151)
- 财(65128)
- 所(60752)
- 江(59308)
- 业大(57775)
- 范(56177)
- 中心(55935)
- 师范(55780)
- 研究所(54826)
- 农业(54389)
- 财经(51518)
- 北京(50843)
- 州(47141)
- 经(46747)
- 师范大学(44540)
- 院(43086)
- 技术(43025)
- 基金
- 项目(244602)
- 科学(193660)
- 研究(188759)
- 基金(173198)
- 家(148494)
- 国家(146901)
- 科学基金(127017)
- 社会(116144)
- 社会科(109422)
- 社会科学(109394)
- 省(99467)
- 教育(92215)
- 基金项目(91926)
- 划(82745)
- 编号(81656)
- 自然(80614)
- 自然科(78726)
- 自然科学(78705)
- 自然科学基金(77310)
- 资助(69988)
- 成果(67470)
- 课题(57631)
- 部(55133)
- 重点(54982)
- 发(53674)
- 创(52551)
- 项目编号(48599)
- 创新(48312)
- 教育部(47616)
- 性(47090)
- 期刊
- 济(167043)
- 经济(167043)
- 研究(115743)
- 中国(84602)
- 教育(71732)
- 农(71072)
- 学报(55318)
- 管理(54380)
- 科学(51823)
- 财(51242)
- 农业(48212)
- 大学(43863)
- 学学(39934)
- 技术(38311)
- 业经(32981)
- 融(32310)
- 金融(32310)
- 财经(24907)
- 业(24758)
- 经济研究(22992)
- 问题(21828)
- 经(21312)
- 职业(19628)
- 图书(19059)
- 技术经济(18879)
- 版(18237)
- 科技(17253)
- 现代(17043)
- 理论(16811)
- 商业(15956)
共检索到56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卓炯 杜彦坤
论述了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认为它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并作为最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高层次人才的内在需要,是高学历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的重要手段。说明了当前农业硕士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有利条件,即"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正式定名,农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不断深入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推进,都使得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条件日趋成熟。指出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利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有利于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得到更多经费支持。建议根据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情况,分类开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后续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长丽 郝晋珉
本文论述了农业推广的内涵,提出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凤 齐红岩 须晖 齐明芳 孙周平 李天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迈入历史新阶段。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也给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科研究生提出新要求,在园艺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本专业生源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从事农业的信念不坚定;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归纳水平不高;农业实践素养偏低,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够。尤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迫于自身提高学历水平,工作和学习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专业学习面临困难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专业技能操作较差,掌握科研技能难度大、需要锻炼的时间更长,因此,结合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快本专业和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提高研究生自身的专业兴趣爱好,增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单独开设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课程,充分发挥跨专业知识应用的优势,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接玉玲 刘孟臣 王振林
调查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论文选题和导师指导等培养环节以及影响专业学位发展和培养质量的因素加以分析,认为农业推广课程设置基本适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指导教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在政策支持力度、招生录取、培养方式、教师队伍等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维军 王忠山 魏汝会
对硕士研究生实行收费教育到底是否可行,收费教育的主体——硕士研究生对这一问题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调查了山东省7 所高校的在校硕士研究生,以了解他们对硕士研究生收费教育的看法,为将来制定收费办法提供参考。调查结果表明,对硕士研究生实行收费教育是可行的,但应先试点,后推广,并且应认真研究收费实行时间、收费标准,同时,应做好配套措施及教育体制的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献玲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明显的行业性、现代性与高素质的特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迫切需要。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还存在制度不健全、农民素质亟需提高、农民对土地依赖性太大与教育培训滞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焕平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现实中有诸多瓶颈亟待破解。外部环境方面,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总体不足,农民要成为体面的职业任重道远。内部条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亟待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为此,探讨并创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剑锋 孙伟 陈晗 于长志
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层次,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通过对三所农业高校农科硕士研究生及导师的调查发现,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不佳、校内学术交流氛围不浓等问题。提出注重大师精神教育、适当提高科研补助、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优化实验教学环节、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农科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佳红 曹晓兰 程研
柔性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柔性培养模式涵义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柔性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重点对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柔性与平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构建。为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创设适宜的环境,优化其知识结构、注重创新和工程应用实践,以推动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柔性 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硕士 农业信息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佳红 曹晓兰 程研
柔性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柔性培养模式涵义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柔性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重点对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柔性与平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构建。为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创设适宜的环境,优化其知识结构、注重创新和工程应用实践,以推动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柔性 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硕士 农业信息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衣莹 赵洪亮 王宏伟 胡超 张慧慧 历文洁
通过对2013级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100名硕士研究生问卷调查发现,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需求是希望在职学习中能提高学位层次、自身素质,以及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有部分研究生是希望借助学习深造,从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岗位。该研究结果对促进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研究生提高学习效率、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加强学校对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具有应用价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伟 于长志 王美 徐博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以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CSI模型计算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结合斯皮尔曼系数和因子检验,选择提升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计量途径,对加强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科 硕士研究生 教育质量 满意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吉磊 孙婧 张茂仁 刘洋 高华
在调查农业院校在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预期的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就业心态、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以及就业指导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就业预期,从国家和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和学生自身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
农业院校 硕士研究生 就业预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茜 张晖 张大勇 王雯
调查发现,我国现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仅得到社会"基本认可",离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反映出教育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丰富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是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学位 应用型 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忠明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研究条件、课程设置与实施、学术指导、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关,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也不例外。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呈现出专业认同度低、教育理论知识及教育实践经验不足、职业教育经验缺失、性别比例失衡等特点,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改善生源结构、整合校内资源、挖掘区域资源、优化课程设置、规范培养程序、加强过程指导、严把论文质量等是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