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0)
2023(13240)
2022(10678)
2021(9798)
2020(8051)
2019(18257)
2018(18191)
2017(35343)
2016(18832)
2015(21177)
2014(21127)
2013(20957)
2012(19301)
2011(17479)
2010(18125)
2009(17079)
2008(17004)
2007(15621)
2006(14151)
2005(13059)
作者
(54302)
(45548)
(45289)
(42569)
(28851)
(21815)
(20370)
(17734)
(17263)
(16358)
(15469)
(15218)
(14682)
(14519)
(13974)
(13719)
(13402)
(13190)
(13102)
(12994)
(11388)
(11365)
(11156)
(10703)
(10289)
(10207)
(10156)
(10115)
(9223)
(8963)
学科
(93147)
经济(93045)
(88689)
(70697)
企业(70697)
管理(64139)
(46876)
方法(36197)
业经(31607)
农业(31504)
数学(28241)
数学方法(27733)
中国(25473)
(24176)
地方(21793)
技术(18872)
(18222)
(17550)
财务(17504)
财务管理(17483)
企业财务(16494)
(16356)
理论(15743)
(15435)
贸易(15419)
(15276)
(14946)
(14426)
(14185)
(13895)
机构
学院(280157)
大学(268797)
(121762)
经济(119486)
管理(114355)
理学(97820)
理学院(96922)
管理学(95368)
管理学院(94870)
研究(89787)
中国(73035)
(57364)
(56558)
(53899)
科学(52000)
(44891)
(44724)
农业(43381)
业大(43188)
中心(42383)
财经(41968)
研究所(39825)
(37880)
(35594)
北京(35555)
经济学(35151)
(34077)
师范(33794)
经济管理(33241)
经济学院(31627)
基金
项目(177442)
科学(141988)
研究(134504)
基金(128106)
(109298)
国家(108178)
科学基金(95367)
社会(87665)
社会科(82910)
社会科学(82888)
(73258)
基金项目(67288)
教育(60308)
自然(59475)
(58253)
自然科(58179)
自然科学(58169)
自然科学基金(57150)
编号(56369)
资助(51984)
(43768)
成果(43690)
(39924)
(39047)
重点(39001)
(38718)
课题(38109)
创新(36444)
发展(35984)
国家社会(35724)
期刊
(149594)
经济(149594)
研究(81192)
中国(60544)
(60388)
管理(46152)
(42791)
农业(40704)
科学(37855)
学报(35873)
业经(31912)
(30091)
金融(30091)
大学(29379)
技术(28961)
教育(28146)
学学(28121)
经济研究(21546)
(21316)
财经(20544)
问题(19698)
(17743)
技术经济(17393)
世界(15126)
农村(14971)
(14971)
农业经济(14722)
商业(14697)
统计(14299)
现代(14012)
共检索到434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弗农·W·拉坦   房丽娜  
本世纪前,几乎所有粮食产量的增加都是靠开发新土地获得的。只有东亚、中东和西欧例外,因为它们的土地面积有限。到本世纪末,要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一定要提高每公顷产量。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农业从资源为基础向科学为基础转变仅发生在一个世纪之内。在少数几个国家里,这种转变始于19世纪。目前的多数发达国家,直到本世纪上半叶,才开始这种转变。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只是在本世纪中期才开始这种转变。科学技术支持了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洪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逐渐增长,我国农业已从传统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转为"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生产模式,这极大地浪费了自然资源也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循环农业之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平原农村为例,就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文博  
本文论述了农业地域的概念和特征 ,运用定量方法划分出我国的典型农业地域 ,并分析了我国典型农业地域农业发展的基础和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 ,实行农业产业化 ,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共同开发是我国典型农业地域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 ,并重点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的涵义、组织形式的选择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本文首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影响持续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一方面有赖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取决于微观的运行。在持续农业发展的运行模式中,以市场为导向是持续农业发展决策形成的关键,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和健全农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按市场规范加强农民组织建设以及发育农村金融信贷机制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持续农业发展的整体运行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祁春节  
外向型农业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走势。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外向型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研究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开发经营模式和贸工农一体化组织模式,并提出了世纪之交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若干重要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大城市地区兴起的都市型农业,是保持城市活力与特色的重要产业,也是农业与城市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多种模式的都市型农业对于保持城市个性具有重要作用,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要注意解决一些特殊的经济社会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根据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部署,结合资源、环境实际,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有关循环农业理论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丹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日显紧迫。在这个过程中,西南山区农业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明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当前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并对适合西南山区环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了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婷  安毅  
期货农业是在农业组织化发展的基础上,订单和期货出现深度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本文通过历史剖析和横向对比发现,尽管中美两国的期货农业模式均是由微观经济主体创造出来的,但是我国的期货农业在发展阶段、组织结构、市场水平和政府作用方面均落后于美国。为推动我国农业模式创新,本文提出促进我国期货农业发展的思路,包括在解决组织和市场各自问题的基础上全面修补组织和市场之间的割裂关系、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和加强政府引导、解决合作化难题、转变市场的发展和监管理念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晋湘  
文章分析了湘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 ,即存在四大优势和四大劣势。据此提出了湘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荣茂  刘妍  
我国是农业灾害事故频发的国家 ,农业灾害事故导致的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对于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情 ,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诸多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学军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不同国家往往采用适应本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多角度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模式,有利于认清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借助美国的经验做法能够找到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和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厉无畏  王慧敏  
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产业层面上的作用,更在于它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和创新。农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能够提升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互融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李志远  
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提出了农业特区发展模式,探讨了构建农业特区的一些基本问题。文章界定了农业特区的涵义,划分了农业特区的基本类型,论证了构建农业特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阐述了我国农业特区的发展模式,分析了构建农业特区应坚持的原则与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文辉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制约,而土地流转的提出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土地流转存在多种模式,而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土地流转以后我国农业的经营模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