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9)
2023(10459)
2022(8559)
2021(7749)
2020(6700)
2019(14721)
2018(14721)
2017(28676)
2016(15443)
2015(17094)
2014(17124)
2013(17098)
2012(15378)
2011(13829)
2010(14229)
2009(13957)
2008(14058)
2007(13093)
2006(11850)
2005(10896)
作者
(43451)
(36916)
(36675)
(34517)
(23287)
(17537)
(16453)
(14211)
(13884)
(13107)
(12690)
(12297)
(11883)
(11779)
(11529)
(10877)
(10779)
(10631)
(10581)
(10570)
(9188)
(9152)
(8935)
(8606)
(8372)
(8240)
(8224)
(8195)
(7356)
(7232)
学科
(87484)
(70801)
企业(70801)
(67467)
经济(67338)
管理(64128)
(45270)
农业(30104)
业经(28951)
(26596)
方法(25532)
(20644)
(19437)
财务(19417)
财务管理(19391)
企业财务(18380)
数学(17953)
数学方法(17808)
中国(16053)
技术(16038)
(15934)
(15100)
(13915)
体制(12866)
(12274)
理论(11688)
(11577)
贸易(11571)
(11295)
经营(11101)
机构
学院(230102)
大学(221301)
(100961)
经济(99115)
管理(96189)
理学(82370)
理学院(81693)
管理学(80825)
管理学院(80410)
研究(69916)
中国(59351)
(51730)
(49934)
(45185)
农业(39107)
科学(38766)
财经(38335)
(37725)
业大(36820)
(34554)
(34408)
中心(33831)
研究所(30154)
经济学(29154)
(28636)
经济管理(28315)
财经大学(27559)
北京(27493)
商学(26492)
商学院(26278)
基金
项目(145209)
科学(116957)
研究(110876)
基金(107346)
(91149)
国家(90153)
科学基金(79945)
社会(74015)
社会科(69832)
社会科学(69814)
(58704)
基金项目(57518)
自然(49695)
自然科(48535)
自然科学(48523)
教育(48490)
自然科学基金(47736)
(46386)
编号(45796)
资助(41840)
(35848)
成果(35740)
(35111)
(33471)
(33021)
(31554)
重点(31317)
国家社会(30539)
创新(30413)
课题(29968)
期刊
(126282)
经济(126282)
研究(66670)
(55703)
中国(49577)
(42439)
管理(38135)
农业(37085)
科学(31391)
学报(29670)
业经(27845)
(25850)
金融(25850)
大学(24738)
学学(23973)
技术(20714)
财经(19447)
(18945)
经济研究(16983)
问题(16965)
(16682)
教育(16340)
农村(14637)
(14637)
农业经济(13987)
技术经济(13668)
世界(13240)
财会(12301)
(12225)
现代(12080)
共检索到356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蒲实  袁威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其具体进程,探析农地改革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对农地改革进程中政策规则变化、改革相关利益方的经营决策表现,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农地制度改革经历"多点增产维系"、"多点流转互动联结"到"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的演进历程,未来方向是"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进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结论:未来农地改革的路径是确定土地经营权的"实体性物权属性",制定配套制度实现对农地承包权的"实体性保护",在强调重视赋予农民"实体性权利"的同时完善农民的"实体性责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蒲实  袁威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其具体进程,探析农地改革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对农地改革进程中政策规则变化、改革相关利益方的经营决策表现,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农地制度改革经历"多点增产维系"、"多点流转互动联结"到"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的演进历程,未来方向是"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进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结论:未来农地改革的路径是确定土地经营权的"实体性物权属性",制定配套制度实现对农地承包权的"实体性保护",在强调重视赋予农民"实体性权利"的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  贵宫玉泉  
建立土地年租制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张乃贵宫玉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显著标志之一是出现了新的土地有偿使用方式。其中有的是出让方式的变型,如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有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宏志  
高校的公用房资源占据学校总资产量的首位,是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物质保障,其使用效率的高低和完好程度,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的日益增多,教职员工队伍的日益壮大,高校公用房的供求矛盾也日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国力  王继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用地制度改革先后经历以分地为特征的土地改革阶段、以合地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阶段、以承包为特征的家庭承包经营阶段、以放活为特征的承包地"三权分置"阶段,有力保障了我国农业的提质增效和实力增强,积累了中国特色的农地改革经验。同时也存在耕地保护压力大、征地不规范、土地细碎不利于规模经营、农业土地增值收益投向农业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大局。立足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从稳定承包、农地征用、耕地保护、土地流转、要素下乡等方面明确未来我国农业用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愈茂  冷崇总  喻荣  张月水  
农业用地,是指可供发展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土地。作为农业自然资源的土地,并不是单纯指土壤,而是由地形、岩石、土壤、气候、水分、生物等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例如,气候的变化,会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祖荣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是加快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国际上农业保险制度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险模式、民办公助模式以及政府选择性重点扶植模式等四种。由于国情不同,我国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某一模式,而要依据我国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以及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实际情况,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政府支持下的相互制农业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金成  
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鉴于此,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制定有关政策及立法等强有力措施,努力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多层次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别很大,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区域性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这是对全国性农业保险的有效补充。而国家强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多种(除了免税和再保险政策外,还应因地制宜实施财政费用补贴)政策性的支持,将切实帮助农民、扶持生产,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单胜道  俞劲炎  叶晓朋  单时义  邹宗国  
首先提出比较适用我国目前农地评估的3 种方法,即成本逼近法、收益还原法和基准地价法,然后将这3 种方法在农地评估中的原理和应用加以介绍和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忠好  
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制度改革,用对土地使用权的占有所产生的激励效应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徘徊甚至倒退的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包关云  包卓群  
农业用地一般采用租赁、入股等流转方式以经营权的形式存在于农业企业中,但会计核算并没有对农业用地经营权以资产来加以确认。本文从政策维度、法律维度、会计维度等三个维度分析认为,在三权分置的情况下,农户获得了土地承包权,农业企业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获得土地经营权,该经营权区别于一般的经营性租赁,使得农业企业租入的经营土地具有更多的"资产性";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法定的用益物权;土地经营权实质上符合资产的定义,对农业用地按资产进行确认具有可行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忆南  侯湖平  马昌忠  邱滋璐  
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对于我国土地市场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耕地流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建立在物权基础上的土地使用长约租赁制——"五年租制",是通过各城市组建国有土地租赁公司,由其代替政府向国有土地使用者每五年收取一次租金,其对象为国有土地使用权期满需要续期或新开发的适于出让用于经营用途的国有土地(不包括商品住宅用地)。本文从4个方面论证实行"土地使用权长约租赁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五年租制"的内涵、实行的框架及租金征收标准,并提出其实施的保障措施和建议,对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有偿制度及发展我国土地市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继伟  薛秀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树彬  
我国的农业生产1984年创历史最好水平,以后几年出现了持续徘徊的局面。1989年,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终于出现了新的转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快,人均占有粮食尚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加之农业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