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9)
2023(12290)
2022(10185)
2021(9323)
2020(7966)
2019(17770)
2018(17652)
2017(33669)
2016(18402)
2015(20219)
2014(20143)
2013(20158)
2012(18757)
2011(16578)
2010(16782)
2009(15686)
2008(15869)
2007(14572)
2006(12962)
2005(11623)
作者
(53943)
(45748)
(45074)
(42753)
(29165)
(22240)
(20365)
(17743)
(17408)
(16512)
(15766)
(15503)
(14702)
(14519)
(14211)
(13745)
(13650)
(13376)
(13207)
(13151)
(11411)
(11341)
(11203)
(10696)
(10250)
(10191)
(10177)
(10170)
(9252)
(9225)
学科
(87264)
(80827)
经济(80731)
(69543)
企业(69543)
管理(61708)
(47216)
方法(32295)
农业(31679)
业经(29467)
(25422)
数学(24418)
数学方法(24112)
地方(20512)
(18800)
财务(18781)
财务管理(18762)
中国(18263)
企业财务(17737)
(17715)
技术(17467)
(15080)
(13842)
(13840)
(13798)
(13683)
理论(13518)
(12528)
贸易(12522)
(12082)
机构
学院(265817)
大学(254368)
(108137)
经济(105889)
管理(105571)
理学(90671)
理学院(89704)
管理学(88299)
管理学院(87801)
研究(85734)
中国(68680)
(64131)
科学(54735)
(53045)
(49643)
农业(49188)
(47288)
业大(46396)
(43983)
中心(41646)
研究所(39743)
财经(38782)
(36419)
(34902)
(34687)
(32104)
师范(31731)
北京(31591)
经济管理(30931)
经济学(30866)
基金
项目(177386)
科学(140277)
研究(129571)
基金(127731)
(111011)
国家(109851)
科学基金(95635)
社会(83072)
社会科(78301)
社会科学(78280)
(75693)
基金项目(68821)
自然(62352)
自然科(60901)
自然科学(60882)
自然科学基金(59803)
(59011)
教育(56589)
编号(52572)
资助(50729)
(40506)
成果(40165)
(39874)
(39500)
重点(39205)
(38107)
创新(36152)
课题(35795)
(35064)
(33791)
期刊
(133051)
经济(133051)
研究(72359)
(65995)
中国(54639)
农业(44603)
学报(42341)
(41340)
科学(40098)
管理(39768)
大学(32333)
学学(31199)
业经(29575)
(26799)
金融(26799)
技术(24646)
(23535)
教育(20647)
财经(18624)
问题(17963)
经济研究(17824)
(15969)
技术经济(15291)
(15111)
农村(14680)
(14680)
资源(14368)
农业经济(14219)
现代(13467)
世界(13289)
共检索到403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成升魁  何露  闵庆文  焦文珺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资源开发、战略性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生物安全等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高产品种的推广,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以及政策变革和经济建设等原因,农业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或丧失,对其保护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研究中的焦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是有效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其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级多样性测度为基础,对农业等级多样性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引入信息增益的概念,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信息增益的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并用农业等级多样性、信息增益及其他多样性指标分析评价了贵州省从江县的农业生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露  闵庆文  张丹  焦雯珺  杨海龙  刘珊  
现代农业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也造成难以治理的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现代农业发展开始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形式,出现了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传统农业地区一般处于经济落后的地方,往往还保持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着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不能再重复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再到有机农业的过程,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无法直接开发有机农业。贵州省从江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生物资源、劳动力资源及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但受耕地资源、经济资源及技术条件制约,从总体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在这种情况下,从江县农业发展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引入有机农业思想,生产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闵庆文  成升魁  刘某承  肖玉  张彪  孙业红  朱芳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等原因,贵州省从江县至今还保持着比较完好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优越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吸引了众多的关注,FAO考虑将其列为浙江省青田县的协作点。为了更好的说明传统生产方式保护的必要性,本文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等定量方法,评价了贵州省从江县传统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试图为传统农业区保护提供科学而量化的依据。结果表明:从江县传统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现有生态经济价值为48.96×10~8元,其间接生态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8倍多。土壤保持功能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成升魁  杨海龙  何露  焦雯珺  刘珊  闵庆文  
本文运用半试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从江县传统农业地区的糯稻和杂交稻为例,研究了传统品种和现代品种在水稻单作(R)、稻-鱼(R-F)和稻-鱼-鸭(R-F-D)3种不同稻作方式下,稻田多个物种共存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害及蜘蛛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水稻品种而言,糯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抑制杂草能力均优于杂交稻,糯稻田与杂交稻田的稻飞虱虫量、稻纵卷叶螟虫量以及蜘蛛量差异不显著,杂交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抗稻瘟病能力显著高于糯稻。就稻作方式而言,R-F-D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稻田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节节菜(Rotala indica)等的抑制效果达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凯  闵庆文  许新亚  
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传统侗族村落,蕴含着独特的生存理念、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已经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这些侗族村落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表现出明显的农业文化特征。侗族村落的选址与侗族先民的生产习惯有着某种联系;侗族村落以鼓楼为核心的结构形式是传统侗族社会组织形式的反映;村落的布局、营造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民族建筑的造型、装饰以及建造过程都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侗族村落也面临保护与发展的问题。要将村落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丹  刘某承  闵庆文  成升魁  孙业红  焦雯  
石油农业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与环境受损。人们在寻找新的农业途径时,将目光转向传统农业,开始对传统农耕模式的价值进行挖掘。稻鱼共生是最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因其历史悠久、景观独特和效益显著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在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演变过程中,同宗的青田县和从江县的传统农业系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分别形成了以养鱼为主和以种稻为主的稻鱼共生系统。本文采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替代价格法、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法和水库工程费用法等,分别对青田县和从江县传统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养鱼为主的青田县直接经济价值比以种稻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珊  闵庆文  徐远涛  张灿强  程传周  石有权  吴老成  
本文选择了贵州省从江县侗族村落小黄村为案例点,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利用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并结合实地观察数据,绘制了该村60年来不同时期的村落森林分布图,从林地面积、林种构成、林龄结构等三方面追溯了过去60年来该村森林资源的变化。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现场调查和加权平均指数分析法对林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排序。研究表明,侗族习惯法、宗教和传统护林习俗等传统知识仅次于政府政策因素,占据第二重要的地位。小黄村对森林资源的有节制利用,曾在历史上有效保证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海龙  吕耀  闵庆文  张丹  焦文珺  何露  刘珊  孙业红  
为了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在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压力上的差异,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糯禾—鱼、糯未单作、杂交稻—鱼、杂交稻单作两个系统、4个处理的农业资源投入的能值流及构建的能值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稻鱼共生系统与水稻单作系统农业资源投入结构相似,均以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资源投入为主,可更新资源投入不足,不利于系统的长期稳定。但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的优势表现为:①太阳能转化效率较高;②转化单位自然资源投入购买能值较少;③受市场影响较小;④能值投资回报率较高;⑤对环境压力较小;⑥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可见,稻田养鱼的确是我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海龙  吕耀  焦雯珺  闵庆文  
稻鱼复合土地利用方式不仅节约耕地,而且能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但其投入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升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降低,传统的稻鱼复合土地利用方式正逐渐向水稻单一种植模式转变。农户作为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其行为方式直接决定着土地的利用方式。本文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了农户行为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①经济收益是诱导农民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最重要驱动因子,农户家庭年收入每增长1万元,其选择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偏好增长32.7%;②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投入也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劳动力素质高意味着其机会成本高,农户选择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偏好亦随之增强,农户选择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梅华  卯寅  
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创新升级,是农业保险发展的趋势。"保险+期货"模式作为金融业有效分散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跨界新业态,能够有效解决农业保险中的风险对冲和价格确定问题。本文以"保险+期货"防范风险组合功能的发挥为切入点,以贵州省为例,从保险定价方式和收入赔款两个方面将其与现有价格指数、收入保险进行对比,研究如何通过保险与期货的有机结合,推动贵州省农业保险创新升级,分析制约其顺利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司彬  姚小华  任华东  李生  何丙辉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将黔中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自然演替过程分成草丛阶段、草灌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研究各演替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从草丛阶段开始增加,草本层到藤刺灌丛阶段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则增长到次生乔林阶段达到峰值。草丛阶段和草灌阶段物种多样性为草本层>灌木层;藤刺灌丛阶段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低,草本层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大小对比因测度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次生乔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小年  阮萍  
本文利用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贵州省织金县部分农户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结构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检验了样本农户生产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对该县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同时也使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趋势发生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张丹  焦雯珺  何露  杨海龙  刘姗  
科学认定和评价资源是旅游开发利用的前提,其中资源旅游开发的时段选取和空间选定问题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贵州从江"稻田养鱼"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立足"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两方面、"时间—空间"双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夏初(6月)和秋季(9月~10月)是从江县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最佳季节(月份);②东北部的"斗里-西山-雍里-丙妹-高增-贯洞-洛香-庆云"是目前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区域;受旅游可进入性差的影响,西南部各乡镇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度较低;③提高下江镇遗产资源的景观优势度和完整度可贯通东北—西北部适宜区构筑旅游大区,提升全县的旅游吸引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邹迪  王雪芹  王爵  
可达性是指克服障碍到达指定地点的难易程度,资源可达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通过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取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九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资源。根据资源的流动性特征,将这九种资源划分为固定资源、可变资源和流动资源三种类别。分别从公路、铁路和航空三个方面计算了交通资源的可达性,依据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进一步测算了其他八种资源的可达性。研究了各种资源可达性的测度方法,并且以贵州省为例,从县域层面上测算了贵州省各地的资源可达性,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茜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践证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经济运行矛盾的现实选择,也是谋求更高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直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文章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出抓好传统农业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产业比例、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