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4)
2023(13036)
2022(11026)
2021(10225)
2020(8883)
2019(20107)
2018(19905)
2017(38813)
2016(21326)
2015(24080)
2014(24381)
2013(24338)
2012(22738)
2011(20381)
2010(21246)
2009(20351)
2008(21037)
2007(19509)
2006(17540)
2005(15934)
作者
(64267)
(54117)
(53974)
(51151)
(34165)
(26114)
(24457)
(21153)
(20227)
(19486)
(18329)
(18228)
(17335)
(16967)
(16810)
(16590)
(16480)
(15832)
(15673)
(15558)
(13697)
(13337)
(13206)
(12451)
(12319)
(12154)
(12022)
(11963)
(11058)
(11037)
学科
(94692)
经济(94564)
(92874)
(75119)
企业(75119)
管理(74527)
(47527)
方法(40691)
数学(31810)
数学方法(31380)
农业(31349)
业经(30930)
(29817)
中国(22953)
(21174)
(21068)
财务(21033)
财务管理(20992)
企业财务(19816)
技术(18264)
(17790)
地方(17456)
(17427)
贸易(17419)
(17406)
(16917)
(16878)
(16856)
理论(16276)
环境(15987)
机构
学院(322676)
大学(315878)
(133946)
经济(131043)
管理(126545)
理学(107903)
理学院(106749)
研究(105445)
管理学(104963)
管理学院(104387)
中国(85102)
(69683)
(67320)
科学(65124)
(62724)
(55094)
农业(53636)
(52426)
业大(52318)
中心(50223)
研究所(49201)
财经(48969)
(43984)
北京(42327)
(41101)
(40077)
师范(39708)
经济学(39141)
(36960)
经济管理(36230)
基金
项目(202696)
科学(159824)
研究(149008)
基金(146577)
(126723)
国家(125469)
科学基金(108173)
社会(95091)
社会科(89636)
社会科学(89607)
(81890)
基金项目(78186)
自然(69637)
自然科(67921)
自然科学(67900)
(66958)
自然科学基金(66700)
教育(66518)
编号(61596)
资助(59197)
成果(49158)
重点(45038)
(44624)
(44602)
(44010)
(43092)
课题(41335)
创新(40397)
科研(38665)
国家社会(38537)
期刊
(163250)
经济(163250)
研究(92853)
(70023)
中国(64706)
(52298)
学报(49734)
管理(47495)
科学(47165)
农业(46972)
大学(38081)
学学(36318)
业经(32530)
(32443)
金融(32443)
技术(28653)
教育(28649)
(25114)
财经(24607)
经济研究(22646)
问题(22373)
(21217)
技术经济(18727)
(17579)
世界(16456)
(15769)
现代(15707)
农村(15547)
(15547)
商业(15430)
共检索到494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勇  
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目标,农业功能区划分工作正在我国展开。实践中发现,在对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进行划分时,必须注意划分指标如何确定、分类方法如何选取、设立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的辅助功能是否合适、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划分原则如何制订、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支撑政策要点有哪些等问题。本文在指出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划分中存在着上述问题的同时,也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良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功能分区,即城郊生态农业区、废黄河生态农业区、盐河生态农业区,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实绩,同时指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一定风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莉  冯德显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调整和转变。作者在全面分析河南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自然条件的过渡性是影响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本底因素;土地、水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开发利用强度高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刚性限制因素;生态环境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尤其是对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定作用显著;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全省经济的高增长势头和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主体功能区划分需要把握的重要经济属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培彬  张精  曾芳芳  朱朝枝  
生态农业是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结合每个地区的发展现状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建设重点对于生态农业效益的提升将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从自然资源、农业发展、城市建设3方面共15个指标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结合各市公布的《统计年鉴》(2011—2018年)以及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所发布的政府统计公报,求取各指标数据均值,以此作为数据样本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进行生态农业功能区划。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大致形成山区城市组合、沿海城市组合与经济特区分别聚合成类的三区布局,整体呈现"一心、两区、多翼"的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格局。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大量指标数据变化规律来探讨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态势在时间维度上的总体特征,以及各功能区的区划成因。最后,基于聚类结果进一步将三区定义为沿海都市现代化生态农业功能区、山区城市特色生态农业功能区和滨海特区休闲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定位做深入分析,提出建设重点,以期能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统筹规划、联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赖焕明   吴大放   杨木壮   刘毅华   卢奕帆   吴钊骏  
农业功能结构性失衡、功能服务区域覆盖不均是城乡发展二元化的典型特征,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是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分析广东省农业多功能及其各功能的发展状况,划分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辨析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的发展与转型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10—2020年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指数呈上升趋势,发展先慢后快,向非生产性主导的农业多功能转型发展,空间格局呈向沿海地区集聚的发展态势。农业各类功能指数均有所提高,生产功能呈现以粤东、粤西为中心集聚,并向粤北地区延伸,珠三角地区低值集聚的特点;社会服务功能在区域内中等水平均衡分布;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形成“粤北环海”的北部生态屏障与“圈层递增”的总体格局;休闲服务功能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呈现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的特点。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主要向生态型、休闲型复合功能空间转型,形成生产—生态服务型、生产—社会服务型、生产—休闲服务型、社会—休闲服务型、社会—生态服务型5种类型的农业复合功能空间新格局。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持续融合、复合功能空间类型多元化发展,但区域间农业功能模式存在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应统筹规划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开发与保护并举,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功能空间协调发展路径,以期为广东省农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农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蒙吉军  周平  艾木入拉  刘洋  
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对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出现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以全市52个乡(镇、苏木)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研究区2008年数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安全度、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开发强度、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区位优势、科技潜力和经济活力等构建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采用聚类分析与三维魔方图相结合的方法,将鄂尔多斯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I级重点开发区、Ⅱ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传喜  张俊飚  李树明  
在超越对数型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1996—2008年中国农业科技资源的技术效率变化进行了测算,同时对影响农业科技资源技术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技资源的技术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平均技术效率值只有0.61。从农业生态区划来看,华南、华中、东南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要高于东北、华北、西南、西北地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农村科技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文化教育发展状况及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科学利用农业科技活动经费、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利用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将成为提升农业科技资源技术效率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博  谭明达  乔光华  
一、农业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筛选根据财政统计年鉴,与农业四大主体功能有关的财政资金分配主要体现在"农林水事务"和"节能环保"科目上,"节能环保"科目主要针对农业的生态调节功能。本文进行研究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涉及"农林水事务",故本文进行的功能区划划分仅考虑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就业和生存保障、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主要指的是提供全社会的农产品供给,确保国家食品安全,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经济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万奎  张晓庆  陈智平  程小云  雒剑波  
生态功能区划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本文在研究分析坡度、降水量、植被覆盖度等数据的基础上,以ArcGIS为数据处理平台,将土壤侵蚀敏感性、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分异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金昌市的生态功能分区,共区划为西南部山区林草水源涵养生态屏障区(Ⅰ)、走廊绿洲循环经济生态发展区(Ⅱ)、中部浅山丘陵旱生植被恢复区(Ⅲ)、北部戈壁生态建设区(Ⅳ)、北部戈壁生态保护区(Ⅴ)5个分区,并根据各分区特点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为金昌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陶陶  高明杰  米健  
农业功能区划是规范我国农业发展空间秩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文在阐述开展农业功能区划背景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农业功能和农业功能区的内涵特征,农业功能区划的基本准则,农业功能区划的基本方法,农业功能区管理制度设计等农业功能区划理论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洪海  姚慧敏  杨丽萍  孙肖青  杨萍  王勇  张维战  
基于山东省区域资源禀赋、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差异性与组合特征及比较优势,以因地制宜与空间有序的现代农业区划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山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并将山东省农业功能划分为六大功能区。阐明了区域农业功能特征,确定了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辅助功能,明确了农业功能拓展方向与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梁自力  毛蒋兴  莫明荣  黄裕志  谢少燕  滕冬建  郑良军  苏宇  
该文详细地介绍了广西农业功能区划的分区方法和技术路线。广西农业功能区划,根据广西资源禀赋、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分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区、生态调节功能区、文化传承与休闲功能区四类一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农产品供给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区进行二级分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二级区分为4个综合供给区和粮食等13个专项供给区;就业与生活保障二级区分为:生活保障与农产品供给区、生活保障与生态调节区、生活保障与文化休闲区三类二级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练炳维  王松林  
农业功能区划是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文基于海南省农业资源条件及特征,以现代农业功能区划理论为基础,选取了29个指标来表征海南省农业区划的供给、就业与社会保障、文化传承与功能和生态调节等功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法对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把海南省分为五大主导功能区。同时,对各分区进行了功能定位,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海霞  李慧玲  
基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探讨了该区域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中,面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兵地融合等五方面的发展困境。提出只有建立并落实对西部地区的宏观调控政策,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才能真正形成;要利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契机,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移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生态产业是西部地区扭转贫穷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在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关键要解决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长效机制的构建,防止移民再度开垦引发的过度开垦;在唯一保留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的新疆,其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形成兵、地融合经济发展的合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振宇  王益  
能源生产率状况以其对能源消费量的重要影响而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整理了我国各个省区1995~2003年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这些省区能源生产率的分类情况及差别原因。通过聚类分析,本文将各省划分为能源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三类,并利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情况以及能源价格等因素对能源生产率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