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5)
2023(13675)
2022(11416)
2021(10431)
2020(8635)
2019(19292)
2018(19004)
2017(36665)
2016(19614)
2015(21240)
2014(20950)
2013(20760)
2012(18933)
2011(16953)
2010(17528)
2009(16434)
2008(16623)
2007(15365)
2006(13976)
2005(12381)
作者
(55434)
(46690)
(46223)
(43775)
(29349)
(22302)
(20724)
(17883)
(17472)
(16731)
(15825)
(15564)
(14812)
(14769)
(14341)
(14067)
(13806)
(13652)
(13389)
(13341)
(11671)
(11504)
(11271)
(10763)
(10522)
(10485)
(10301)
(10255)
(9391)
(9240)
学科
(92239)
(81042)
经济(80948)
(74425)
企业(74425)
管理(71029)
(46977)
方法(31413)
农业(31247)
业经(30795)
(25584)
数学(23397)
数学方法(23157)
中国(21250)
技术(20841)
(19097)
(18539)
(18368)
财务(18353)
财务管理(18336)
企业财务(17351)
(16273)
环境(15452)
地方(15211)
(14987)
理论(14909)
(14851)
贸易(14839)
(14458)
(13948)
机构
学院(283321)
大学(272069)
(121861)
经济(119525)
管理(117260)
理学(100754)
理学院(99822)
管理学(98534)
管理学院(98012)
研究(91023)
中国(73874)
(60070)
(55904)
(55468)
科学(53998)
(46034)
农业(45645)
业大(45137)
(45058)
中心(43399)
财经(43090)
研究所(40514)
(39048)
(35327)
经济学(34667)
北京(34390)
经济管理(34016)
(34009)
师范(33743)
(32435)
基金
项目(186211)
科学(150262)
研究(140692)
基金(136100)
(117322)
国家(116121)
科学基金(101999)
社会(92224)
社会科(87241)
社会科学(87218)
(76018)
基金项目(72815)
自然(64472)
自然科(62954)
自然科学(62943)
教育(62046)
自然科学基金(61915)
(61531)
编号(57433)
资助(52703)
成果(44629)
(44485)
(42481)
重点(41487)
(41204)
(41049)
创新(40610)
课题(38715)
国家社会(37751)
(37512)
期刊
(147089)
经济(147089)
研究(81060)
(61619)
中国(58733)
管理(45753)
(43490)
农业(41478)
科学(39851)
学报(37744)
业经(31261)
大学(30198)
(30018)
金融(30018)
学学(29060)
教育(26194)
技术(25617)
(22372)
财经(20724)
经济研究(20568)
问题(19251)
(17945)
技术经济(16739)
科技(15237)
农村(14937)
(14937)
世界(14601)
农业经济(14497)
现代(14490)
(13958)
共检索到430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牛坤玉   刘静   郭静利   胡晓燕   周颖   王大庆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是促进农业生态价值实现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现有研究对于农业生态补偿的范围、适用条件、合理的政策设计等缺乏系统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等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农业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演进,总结了农业生态补偿的核心要素和适用条件,在梳理农业外部性特征基础上提出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框架设计,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改进的关键措施。【结果】提出构建“城镇补农村、工业补农业、政府补农户、销区补产区、中央补产区”的五位一体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农业具有的外部性属性和外溢对象,提出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框架。【结论】提出对标WTO补贴规则,推进农业财政资金绿色化和生态化,加强补偿标准设计的科学性,推动农业生态补偿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鑫  夏英  
2015年我国开始农业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区域监测定价模式和保险期货对接模式。两种模式在保险品种选择、保费构成、赔付机制等方面各有特色,对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防范农业风险等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农业种植收入保险会以何种具体模式落地?具体政策走向如何?引发业内持续关注和思考。聚焦农业种植收入保险实施的核心环节“赔付机制”,并结合国内外典型做法,对我国农业种植收入保险的两种实践模式、运行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预期收入作为区域监测定价模式中赔付机制的核心要素,重点参考的是区域性市场价格,该模式做法简单易行,但易出现预期收入锁定不精准的问题;三大期货交易所牵头实施的保险期货对接模式,其目标收入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的市场化价格为参考,市场化价格代表性强,但上市农产品期货品种有限成为该模式持续发展的难点。基于对现有两种模式关系的分析判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农业种植收入保险过渡模式的建议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瑞  
本文针对主权农业基金定义、特征、自治结构以及发展规律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并对主权农业基金目前所存在的公司内部运行机制和双重委托代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激励体制、保障内部结构经营独立性、实施多主体的投资所达到的股权制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征地补偿和生态补偿分别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要求,二者的依据表明,对被征土地必须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兴菊  
生态补偿对保护环境、减少贫困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有效的市场工具。美国较早的注重农场生产能力的土壤保护项目和后来更加注重农场环境效益的项目都影响了各自区域,达到了预期。然而,从有效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政策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些生态政策主要在支付标准、土地脱产、支付服务类别方面存在问题。为改善这种状况,提出应以生态系统服务为标准支付农民,只管农民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而不限制土地的其他替代用途,支付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等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栾江  田晓晖  仇焕广  戴恬茗  
中国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来激励农业生态服务供给、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国际上针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了大量有益实践,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本研究在大量文献和政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农业生态服务的类型,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机制,包括补偿对象、补偿标准、价格机制和执行部门设置等关键环节。并进一步比较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与其他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的特点以及适用的领域,认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在执行成本、政策可行性以及收入分配公平性上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政策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王冬梅  
本文认为,中国农业政策对政府和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政策对政府和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些政策会促进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但同时也会抑制市场的购买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诗华  王玥  王洪良  香宝  
[目的]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较完善、实践丰富的地区,在农业生态保护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制度安排对于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归纳法,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法律保障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欧盟和美国现行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特征,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结果]欧盟和美国在政策中广泛采取正向激励的政策工具,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起高度市场化的农业生态补偿模式,但在政策保障和管理评估上投入巨大,正在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补偿方案。[结论]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存在政策碎片化、市场机制保障和农民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借鉴欧盟和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中协调农业和环境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提升政策透明度的做法来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诗华  王玥  王洪良  香宝  
[目的]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较完善、实践丰富的地区,在农业生态保护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制度安排对于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归纳法,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法律保障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欧盟和美国现行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特征,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结果]欧盟和美国在政策中广泛采取正向激励的政策工具,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起高度市场化的农业生态补偿模式,但在政策保障和管理评估上投入巨大,正在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补偿方案。[结论]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存在政策碎片化、市场机制保障和农民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借鉴欧盟和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中协调农业和环境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提升政策透明度的做法来改善。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后凯  崔凯  
农业强国以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为特征,表明特定时期一国农业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国围绕粮食安全、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营服务、生态保护、试点改革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增长动力、产业带动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具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突破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约束,补齐农业强国建设短板,应推进四大体系建设,包括确保稳产优供基础的能力体系建设、彰显农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建设、基于双轮驱动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政策体系建设,确保到21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如期建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明  淦净  陶春元  王应想  
数字生态城作为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目标,它代表的是一种城市发展潮流和方向。数字生态城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数字城市的内涵非常丰富。结合中芬共青数字生态城的研究,从数字生态城兴起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数字生态城市的概念的内涵,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建设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子君  
农业保险是国家农业支持与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其发展仍然比较落后。究其原因,现存保险制度不适宜我国国情是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国应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经验,建立以保险合作社为基层组织、国家资金支持、三级再保险保障的农业互助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尤飞  王欧  栗欣如  
[目的]为摸清农业资源底数,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台账制度,更清晰地评价农业资源变化及利用效率,提高农业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平衡发展。[方法]文章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农业资源台账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国内外实践,分析了我国农业资源台账制度的实践情况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结果]我国农业资源台账制度缺乏统一细致的指导方案,统计渠道多且口径不一致,部门条块分割共享性较差,基层统计工作落后于国家,缺乏常规化调查的制度保障。[结论]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构建高效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管理规划、强化长效投入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颖  梅旭荣  杨鹏  刘静  
【目的】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已成为我国农业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极为迫切的战略任务。生态补偿标准直接影响政策内部化外部效应的实际效果,重新界定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确定补偿定价的思路及依据,是提高补贴政策准确性和指向性有效途径。【方法】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及归纳和演绎法,重新定位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边界,系统划分农业生态补偿的类型与内容,尝试构建以外部效应测度为重点的定价机制,科学回答农业生态补偿"为什么补"及"补什么"等核心问题。【结果】一是科学解析农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的内涵:农业生态补偿是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中产生外溢效益(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补偿核心内容包含对农业资源资产保护补偿和对于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补偿两大部分。二是重建绿色生产技术产生的外溢效益与外溢成本价值,根据技术作用于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将补偿内容划分为4种类型:(1)资源开发建设补偿,针对环境正外部性减少和私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2)资源保护利用补偿,针对生态资本保值和增殖行为进行合理回报;(3)环境污染治理补偿,针对降低环境负外部性的成本投入及损失给予报酬;(4)环境质量提升补偿,针对提升环境正外部性的投入及收益损失给予补偿。三是探明4种补偿类型的补偿标准核算依据,其中:资源开发建设补偿应以资源生产或维护的重置成本、资源资产预期收益及发展机会成本为依据;资源保护利用补偿应以资源保护者直接投入、发展机会成本及资源保护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环境污染治理与质量提升都属于绿色技术应用补偿,其补偿定价主要考虑额外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及技术外溢效益价值等指标因素。【结论】我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创新,一要从绿色生产的环境贡献视角,划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边界:针对降低环境负外部性和提升环境正外部性生产行为的成本投入及个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二要从外部性双边界视角,确立补偿定价思路及原则:从理论研究的纵向边界和实践应用的横向边界两个方向,并结合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确定补偿标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郝信波  
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医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选择。文章在系统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生态农业的概念,并对其系统性、综合性及整体性特点进行了阐述。重点从战略层面、技术层面、资源层面分析了中医生态农业的要素特征;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升水土资源质量、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四个方面,阐述了发展中医生态农业的必然性;分析了中医生态农业发展在理念、技术、产品、认知等方面的困境所在,据此提出了推动中医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