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4)
2023(9058)
2022(7434)
2021(6709)
2020(5809)
2019(12558)
2018(12656)
2017(24238)
2016(12951)
2015(14277)
2014(14338)
2013(14497)
2012(13040)
2011(11572)
2010(11933)
2009(11653)
2008(12020)
2007(11121)
2006(9997)
2005(9042)
作者
(38554)
(32666)
(32351)
(30303)
(20349)
(15576)
(14369)
(12676)
(12127)
(11572)
(11046)
(10842)
(10431)
(10232)
(10119)
(9660)
(9552)
(9408)
(9284)
(9228)
(8295)
(7975)
(7948)
(7533)
(7409)
(7304)
(7180)
(7165)
(6487)
(6448)
学科
(82916)
(66814)
企业(66814)
(59126)
经济(59053)
管理(56585)
(44464)
农业(29671)
业经(27082)
方法(23317)
(22730)
(18774)
财务(18758)
财务管理(18741)
企业财务(17782)
数学(15889)
数学方法(15755)
技术(15264)
(14517)
(14110)
(13776)
中国(12592)
环境(12056)
(12023)
(11832)
企业经济(10695)
经营(10613)
理论(10553)
技术管理(9933)
农业经济(9927)
机构
学院(198543)
大学(187127)
(84648)
管理(84321)
经济(83159)
理学(72554)
理学院(71982)
管理学(71052)
管理学院(70743)
研究(59290)
中国(51407)
(50446)
(38977)
(38384)
农业(38150)
科学(36059)
业大(35574)
(32143)
财经(30145)
(29781)
中心(29306)
(27174)
研究所(26631)
经济管理(25999)
(24842)
北京(23736)
农业大学(23468)
经济学(23319)
商学(23002)
商学院(22831)
基金
项目(129175)
科学(103889)
基金(95414)
研究(95319)
(82209)
国家(81304)
科学基金(72193)
社会(63171)
社会科(59558)
社会科学(59543)
(53637)
基金项目(51689)
自然(46769)
自然科(45625)
自然科学(45617)
自然科学基金(44845)
(41878)
教育(40332)
编号(38926)
资助(37073)
(33945)
(29966)
(28926)
(28827)
成果(28636)
重点(28165)
(28001)
创新(27089)
(26955)
国家社会(25924)
期刊
(107424)
经济(107424)
(54576)
研究(50557)
中国(38434)
农业(36747)
(33301)
管理(32955)
科学(28896)
学报(28332)
业经(26023)
大学(22892)
学学(22491)
(20421)
金融(20421)
(18937)
技术(18796)
财经(14557)
问题(14264)
农村(13726)
(13726)
农业经济(13550)
经济研究(13482)
技术经济(12597)
(12573)
(11540)
世界(11373)
财会(11054)
资源(10868)
现代(10553)
共检索到297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沪宁  
华北平原广大的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区 ,水资源形势严峻 ,威胁农业持续发展。本文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出发 ,论述了 SPAC过程与生态过程的联系与区分 ;在两个过程的联结点上衍生出水分利用率概念。讨论了界面的梯度驱动力 ,分析了水势驱动及其阻力 ,作物水分胁迫及反冲机制的诱导和增益 ,界面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及其耦合。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热传输界面调控与生态过程的机制调控相结合的理论与措施 ,以缓解水资源匮乏 ,提高持续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益 ;为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提供理论依据的实践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周清明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的认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关系、自组织特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过程,以期为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与其边界以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保持物质、能量、信息、资金的交换以获得自由能——负熵,来降低系统内部的熵值,并以此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以及自组织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亚超  周凌云  范钦满  陆凯迪  
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竞合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生态学和复杂性科学相结合的视角,从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涨落等层面探索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特性,基于自稳定和自重组过程分析其耗散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失稳原理,探索其演化分岔及"路径依赖"现象,进而建立基于Brusselator模型的演化方程,对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过程调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亚超  周凌云  范钦满  陆凯迪  
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竞合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生态学和复杂性科学相结合的视角,从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涨落等层面探索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特性,基于自稳定和自重组过程分析其耗散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失稳原理,探索其演化分岔及"路径依赖"现象,进而建立基于Brusselator模型的演化方程,对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过程调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郜庆炉  薛香  
本文从农业生态学角度,研究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农业生态系统内在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种群调控和动态平衡等功能的持续性机制,并对其调控途径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小立  尹春梅  宋颖帕  陈安磊  
通过对湘北红壤丘岗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水环境要素10年定位观测研究,探讨了我国江南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雨水资源化需求分布与开发状况:该区域雨水资源丰富,可利用潜力大,但雨水有季节性富余和亏缺,尤其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晚稻容易遭遇伏旱(缺水281.7mm)。丘岗坡地降雨径流的时间集中(4~7月)与高产径流量(平均18.3×104m3/km2.a)为区域集雨利用提供可靠来源。但由于该区域所属红壤土质,土壤持水能力强,有效含水量低,集水调蓄设施局限性,以及坡地的混乱开发而导致雨水资源浪费大、利用率低,加剧了农业用水矛盾。文章为区域雨水资源的调控提出了建设性的调控管理方略:一是通过调整坡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守美  
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探讨耗散结构理论与知识生态系统的一致性,阐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对构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几点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建国  陈长青  柳建国  陆建飞  
建立了面向行政首长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地、县级农业生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A)。系统实现“四库一体化”结构,提出全新的方法库概念和适合于大体量知识库的产生式规则法、框架法、关系数据库法结合的知识表达体系。采取回旋阶梯式和缩进式结合的方法,通过推理、人机交互,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决策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系统驱动为知识—数据的共轭驱动和用户驱动结合的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佐礼  陈聿华  马正宗  
本文提出了确立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地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确定基础层次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刘岭村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判,找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各因子的调控顺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希彪  
通过对陇东旱塬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人工辅助的输入结构 ,各亚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及其比例 ,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以及农田亚系统的投能结构对能效影响的分析表明 :封闭性和有机型仍是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该系统的能量投入水平低 ,投能结构不合理 ,亚系统比例失调 ,造成了系统的低能效。应提高投能水平 ,优化投能结构 ,调整亚系统的比例 ,以提高系统产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静  张洁瑕  段瑞娟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在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同时,还能维持区域自然环境的平衡。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阐述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着重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概念、性质、原理及研究方法及研究趋向展开论述。最后简要评述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及趋向,认为加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影响因子、作用机制以及定量化研究结果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为今后的研究趋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琦  高旺盛  
依据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和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的变化范围和协调度等级,建立了农业生态系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进行了农业生态系统自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1990—2002年系统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1990—1998年呈弱度失调在5级以下、1999—2002年呈弱度协调在6级以上;系统协调度的变化主要受子系统影响,1990年的系统协调度低主要是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1998年系统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从研究时段看,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系统协调度主要随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录强  
完整的营养循环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传统农业属于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结构完整,持续健康、繁荣。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农业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一系列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问题。通过秸秆还田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排泄物、厨房垃圾等)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返还,重建农业生态系统完整的营养循环,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向华  
标准化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滞后,传统方法主观性较强,总量计量沿用简单线性加总方法,不符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复杂网络特性,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关注经济价值而常忽略生态服务,难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文章以河南省为例,根据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界定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然后筛选并改进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运用专家调研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复杂网络特性,定量分析了上述服务类型的权重,最终运用非线性总量方法测算河南省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其结果比传统总量方法计量结果低了2.01倍,有效剔除了价值重复核算部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嘉  熊理然  刘云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研究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首先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奥德姆(Howard T.Odum)的能值分析理论起源及发展。在能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能值分析的方法、基本步骤及操作和评价指标引入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应用中。最后提出能值法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内容对农业生态系统能值统计和评价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