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5)
- 2023(12115)
- 2022(10058)
- 2021(9350)
- 2020(7708)
- 2019(17065)
- 2018(16914)
- 2017(32485)
- 2016(17565)
- 2015(19569)
- 2014(19754)
- 2013(19354)
- 2012(17580)
- 2011(15786)
- 2010(16505)
- 2009(15660)
- 2008(15773)
- 2007(14739)
- 2006(13490)
- 2005(12286)
- 学科
- 业(87636)
- 济(72932)
- 经济(72835)
- 企(70241)
- 企业(70241)
- 管理(66590)
- 农(46429)
- 农业(30927)
- 业经(29611)
- 方法(26955)
- 财(25263)
- 中国(19081)
- 数学(18912)
- 数学方法(18666)
- 策(18609)
- 务(18507)
- 财务(18478)
- 财务管理(18448)
- 制(18175)
- 企业财务(17409)
- 技术(17041)
- 划(15068)
- 理论(14902)
- 和(14354)
- 环境(14028)
- 地方(13769)
- 体(13455)
- 贸(13443)
- 贸易(13432)
- 易(13101)
- 机构
- 学院(258550)
- 大学(245110)
- 济(108977)
- 经济(106669)
- 管理(105662)
- 理学(89628)
- 理学院(88855)
- 管理学(87635)
- 管理学院(87168)
- 研究(79096)
- 中国(67193)
- 农(53160)
- 财(52025)
- 京(50974)
- 科学(45406)
- 江(43429)
- 农业(39956)
- 财经(39761)
- 业大(39416)
- 中心(39140)
- 所(38940)
- 经(35766)
- 研究所(34313)
- 州(34118)
- 北京(31803)
- 经济管理(30753)
- 范(30743)
- 经济学(30514)
- 师范(30491)
- 财经大学(28305)
- 基金
- 项目(160465)
- 科学(127992)
- 研究(125462)
- 基金(114925)
- 家(96961)
- 国家(95850)
- 科学基金(84747)
- 社会(80188)
- 社会科(75587)
- 社会科学(75569)
- 省(66396)
- 基金项目(60583)
- 教育(55896)
- 编号(54099)
- 自然(52413)
- 划(52251)
- 自然科(51109)
- 自然科学(51099)
- 自然科学基金(50235)
- 资助(45813)
- 成果(42511)
- 发(36327)
- 业(36291)
- 创(36217)
- 课题(36200)
- 重点(34970)
- 部(34903)
- 制(33330)
- 创新(32932)
- 性(32733)
- 期刊
- 济(138353)
- 经济(138353)
- 研究(74497)
- 农(56097)
- 中国(55177)
- 财(43036)
- 管理(41949)
- 农业(37567)
- 科学(32711)
- 学报(31402)
- 业经(30321)
- 融(30139)
- 金融(30139)
- 教育(26264)
- 技术(26111)
- 大学(25761)
- 学学(24494)
- 业(19451)
- 财经(19060)
- 经济研究(18603)
- 问题(17863)
- 经(16467)
- 技术经济(15066)
- 农村(14962)
- 村(14962)
- 农业经济(14441)
- 现代(13661)
- 世界(13585)
- 版(13000)
- 财会(12921)
共检索到403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建国 陈长青 柳建国 陆建飞
建立了面向行政首长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地、县级农业生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A)。系统实现“四库一体化”结构,提出全新的方法库概念和适合于大体量知识库的产生式规则法、框架法、关系数据库法结合的知识表达体系。采取回旋阶梯式和缩进式结合的方法,通过推理、人机交互,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决策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系统驱动为知识—数据的共轭驱动和用户驱动结合的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启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佳文 彭佳红 拜战胜 余喜林
现代农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新内容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内涵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结构与体系结构,研究了以模型库与知识库为中心,辅以数据库、方法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具备较强的预测与决策功能,可帮助现代农业物流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现代农业物流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知识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周清明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的认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关系、自组织特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过程,以期为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与其边界以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保持物质、能量、信息、资金的交换以获得自由能——负熵,来降低系统内部的熵值,并以此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以及自组织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琦 高旺盛
依据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和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的变化范围和协调度等级,建立了农业生态系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进行了农业生态系统自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1990—2002年系统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1990—1998年呈弱度失调在5级以下、1999—2002年呈弱度协调在6级以上;系统协调度的变化主要受子系统影响,1990年的系统协调度低主要是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1998年系统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从研究时段看,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系统协调度主要随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协调度 协调等级 资阳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佐礼 陈聿华 马正宗
本文提出了确立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地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确定基础层次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刘岭村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判,找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各因子的调控顺序。
关键词: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静 张洁瑕 段瑞娟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在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同时,还能维持区域自然环境的平衡。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阐述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着重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概念、性质、原理及研究方法及研究趋向展开论述。最后简要评述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及趋向,认为加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影响因子、作用机制以及定量化研究结果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为今后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区域 进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希彪
通过对陇东旱塬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人工辅助的输入结构 ,各亚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及其比例 ,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以及农田亚系统的投能结构对能效影响的分析表明 :封闭性和有机型仍是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该系统的能量投入水平低 ,投能结构不合理 ,亚系统比例失调 ,造成了系统的低能效。应提高投能水平 ,优化投能结构 ,调整亚系统的比例 ,以提高系统产出
关键词:
旱塬 农业生态系统 能量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录强
完整的营养循环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传统农业属于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结构完整,持续健康、繁荣。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农业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一系列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问题。通过秸秆还田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排泄物、厨房垃圾等)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返还,重建农业生态系统完整的营养循环,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向华
标准化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研究滞后,传统方法主观性较强,总量计量沿用简单线性加总方法,不符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复杂网络特性,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关注经济价值而常忽略生态服务,难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文章以河南省为例,根据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界定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然后筛选并改进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运用专家调研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复杂网络特性,定量分析了上述服务类型的权重,最终运用非线性总量方法测算河南省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其结果比传统总量方法计量结果低了2.01倍,有效剔除了价值重复核算部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欣 唐建军 赵惠明 志水胜好
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的伴生植物。杂草具有耐不良环境、生长快、繁殖力强等优良特性,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可利用杂草的优良基因作为农作物遗传改良的基因供体,利用其有用成分开发中医药,利用植物他感效应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可开发成观赏植物,可作为先锋物种进行生态恢复、改良环境、促进养分循环、保护土壤微生物等。杂草的化学防除是导致杂草资源丧失的重要因素,寻找既利于杂草资源保护又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防除途径、杂草资源数据库的创建、杂草资源有益基因的发掘和开发利用,是杂草科学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杂草 资源利用 多样性 保护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嘉 熊理然 刘云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研究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首先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奥德姆(Howard T.Odum)的能值分析理论起源及发展。在能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能值分析的方法、基本步骤及操作和评价指标引入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应用中。最后提出能值法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内容对农业生态系统能值统计和评价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 方法 评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胜 王巨媛 张二勋 董杰 戴全厚
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标准与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评价方法及评价尺度等研究进展情况。发现国内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过多且以农业经济方面的指标为主,指标之间重叠现象严重,对生态环境、政策性和指导性指标重视不够,而且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国内农业的可持续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宇明
广西现有旱地1468.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1%。如果考虑水耕地中尚有701.7万亩不能保证水源,常在水旱之间轮作,则旱地比例高达56%。而农业基础不稳,耕地资源紧缺又是广西区情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如何发挥现有旱地的生态经济潜力,提高旱地作物的产量,就成为当前巩固农业基础的重要实践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