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1)
- 2023(12457)
- 2022(10319)
- 2021(9171)
- 2020(7729)
- 2019(16944)
- 2018(16626)
- 2017(31899)
- 2016(17418)
- 2015(18684)
- 2014(18157)
- 2013(18169)
- 2012(16321)
- 2011(14527)
- 2010(14730)
- 2009(13930)
- 2008(14035)
- 2007(12764)
- 2006(11484)
- 2005(9993)
- 学科
- 业(86536)
- 济(76775)
- 经济(76678)
- 企(69536)
- 企业(69536)
- 管理(62725)
- 农(45713)
- 方法(33206)
- 农业(30444)
- 业经(29554)
- 数学(25606)
- 数学方法(25467)
- 财(24610)
- 务(18413)
- 财务(18410)
- 财务管理(18397)
- 企业财务(17468)
- 中国(17059)
- 技术(16876)
- 制(15635)
- 划(15281)
- 环境(15157)
- 策(14643)
- 贸(14096)
- 贸易(14092)
- 易(13763)
- 和(13265)
- 地方(13121)
- 体(12695)
- 学(12514)
- 机构
- 学院(257657)
- 大学(247205)
- 济(110663)
- 经济(108930)
- 管理(104865)
- 理学(91838)
- 理学院(90955)
- 管理学(89756)
- 管理学院(89332)
- 研究(81009)
- 农(66582)
- 中国(64068)
- 科学(52101)
- 农业(51542)
- 京(49926)
- 业大(48231)
- 财(47130)
- 所(41468)
- 江(39337)
- 财经(38421)
- 中心(38238)
- 研究所(37997)
- 经(35015)
- 经济学(32665)
- 农业大学(32658)
- 经济管理(31853)
- 州(30190)
- 经济学院(29882)
- 北京(29806)
- 商学(29207)
- 基金
- 项目(177943)
- 科学(141756)
- 基金(131868)
- 研究(125011)
- 家(116763)
- 国家(115618)
- 科学基金(100199)
- 社会(84196)
- 社会科(79696)
- 社会科学(79669)
- 省(72630)
- 基金项目(71786)
- 自然(65855)
- 自然科(64311)
- 自然科学(64292)
- 自然科学基金(63240)
- 划(58793)
- 教育(53881)
- 资助(50940)
- 编号(48378)
- 业(42533)
- 创(40389)
- 重点(39684)
- 发(39635)
- 部(38606)
- 创新(36997)
- 农(36352)
- 国家社会(35335)
- 成果(34853)
- 科研(34369)
- 期刊
- 济(127703)
- 经济(127703)
- 农(67809)
- 研究(64080)
- 农业(45769)
- 中国(45210)
- 学报(44162)
- 科学(41715)
- 管理(37964)
- 财(37375)
- 大学(33382)
- 学学(32816)
- 业经(29478)
- 业(24135)
- 融(23194)
- 金融(23194)
- 技术(20123)
- 财经(18664)
- 经济研究(17934)
- 问题(17681)
- 经(16118)
- 技术经济(14924)
- 版(14644)
- 农村(13962)
- 村(13962)
- 农业经济(13729)
- 资源(13483)
- 世界(13466)
- 商业(13324)
- 科技(13112)
共检索到365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开荣 陈诚 丰超 黄健柏
以系统论视角构建了农业生态效率测算的网络结构,利用网络DEA模型对我国2005—2013年30个省市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效率及各子系统效率值进行测度,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检验,进而揭示农业生态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索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实施路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生态整体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潜力巨大;四大区域差异较大,社会和生态系统的低效成为制约东北地区生态效率提高的因素,经济系统的低效是中西部地区效率增长的瓶颈因素。收敛检验结果显示,经济系统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社会和生态系统差异性较稳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耀文 王宝海
文章基于2005—2017年环渤海地区17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环渤海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结合ESDA分析空间演化趋势及空间相关性,并建立空间杜宾-STIRPAT模型探讨环渤海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地区间差异较大;环渤海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在空间上整体呈东北—西南格局并逐渐向西南方向转移,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聚集特征,各地区在空间上相互影响;人均GDP、农业研发投入、人口老龄化程度、财政支农水平、农业规模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密度、种植结构等8类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直接和间接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耀文 王宝海
文章基于2005—2017年环渤海地区17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环渤海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结合ESDA分析空间演化趋势及空间相关性,并建立空间杜宾-STIRPAT模型探讨环渤海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地区间差异较大;环渤海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在空间上整体呈东北—西南格局并逐渐向西南方向转移,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聚集特征,各地区在空间上相互影响;人均GDP、农业研发投入、人口老龄化程度、财政支农水平、农业规模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密度、种植结构等8类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直接和间接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旭东 吕光辉
以2001-2015年新疆农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测评,通过投入产出冗余模式和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2)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偏低,存在地区间不平衡性;(3)技术进步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提升贡献最大,是农业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促进因素,而综合技术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起制约作用;(4)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物过量排放是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5)农业生态效率与农业产业结构、人均农业GDP、财政支农力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工业化发展水平、机械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冀玄玄 姜军松
文章基于碳源与碳汇双重视角,利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1993—202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收敛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效率“高高”集聚范围正逐渐超过“低低”集聚范围。(2)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自西向东呈“U”型增长,自南向北持续上升,空间上形成以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四川盆地为重心的分布格局,区域效率差异表现出“快速缩小—相对稳定—不断扩大—缓慢缩小”的演变趋势。(3)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受农作物种植结构、农村人力资本、财政支农水平、农业受灾率等10类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粮食主产区 碳源 碳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展 廖小平 李春华 杨灿 阳莎莎 李伊涵
利用湖南省2008—2018年县域行政单元农业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与面板Tobit回归模型,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湖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整体处于中等效率水平;空间变化呈现自西向东递减、自南向北递增趋势,且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2)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来看,除2009—2010、2015—2017年外,湖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呈现正相关特征和波动性空间集聚现象;从局部空间分异来看,处于空间正相关的县域的数量在研究期内逐年下降,区域农业生态效率的集聚性呈现递减趋势。农业生态效率高高(HH)集聚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空间上有明显的向邻接地区扩散的趋势;低低(LL)集聚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南部和西部地区。(3)不同尺度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差异明显,其中,农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口数量对农业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态效率产生负影响,GDP和城镇化率对农业生态影响在不同尺度具有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宁发金 鲁茸拉木 杜发春
[目的]云南省地形起伏度大,立体气候资源丰富,高原特色农业优势明显,测度其农业生态效率,并从农业生产条件、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3个维度选取10个驱动因子分析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方法]运用超效率的SBM模型,基于2008—2018年云南省129个县(市、区)农业面板数据,测度县域农业生态效率,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云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云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效率水平,但呈波动下降趋势;空间上呈东西部、南北部相对高、中部低的“U”型分布格局,且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2)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来看,云南省县域农业生效率正相关和波动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农业生态效率空间正相关的县域数量在逐年递减,集聚性呈下降趋势。农业生态效率高高(HH)集聚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及南部,向邻接县域扩散的趋势明显;低低(LL)集聚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中部和东南部。(3)从影响因素看,社会经济因素仍是目前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影响因素,但其作用强度不断下降,自然环境因素特别是地形起伏度解释力不断上升,不同驱动因子对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差异明显,且驱动因子交互作用会增强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异。[结论]云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异显著,社会经济因素是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地形起伏度、降水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程度明显提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丽楠 洪名勇
运用199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和SBM-Undesirable模型分析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受农地确权、财政支农水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密度、农业规模化水平、农业受灾率、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8类因素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农业自身发展,并由以强调农业高产出为主逐渐转向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东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农业自身发展,中部地区由以政策支持为主转向农业自身发展为主,西部地区由以政策支持为主转向宏观环境为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兆亮 罗小锋 张俊飚 陈祺琪
运用泰尔指数系统分析2002—2013年中国农业科研要素(资金和人员)投入的区域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科研投入总体增长稳定,科研资金投入的年均增幅快于科研人员投入;东部地区农业科研总体投入力度最大,西部次之,中部和东北地区最低。2中国农业科研资金要素和人员要素投入的总体差异均呈减少态势,区域内差异对其总体差异的贡献较大。3资金投入受到GDP、科研机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农业科研人员投入则更容易受到农业发展现状的影响。对农业科研投入的需求程度由资源丰腴地区向资源不足地区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李兆亮
为探析新时期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利用2005—2014年的宏观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在评价各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则相对较低。2)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相较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3)东部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受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则更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务伟 高帅
在“双碳”背景下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受到限制,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对尽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显得尤为必要。山东省力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需求更为迫切。基于此,首先选用基于松弛变量测量(SBM)的超效率模型综合测度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其次利用标准差椭圆、自然断点分级法、Dagum基尼系数分析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空间演化趋势及空间发展差异,最后利用OLS回归分析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整体来看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有了显著提升,省域内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省内三大经济圈间及经济圈内部各地市有显著差异,发展不均衡;农村电力设施、农村水利设施、土地规模化水平对山东省整体农业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农力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对山东省整体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各因素对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静
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本从低回报率区域流向高回报率区域,社会经济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本文基于Wurgler模型选取2005-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估计不同省区的农业资本配置效率,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对地区农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最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静
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本从低回报率区域流向高回报率区域,社会经济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本文基于Wurgler模型选取2005-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估计不同省区的农业资本配置效率,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对地区农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最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静
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本从低回报率区域流向高回报率区域,社会经济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本文基于Wurgler模型选取2005-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估计不同省区的农业资本配置效率,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对地区农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