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0)
- 2023(17102)
- 2022(14278)
- 2021(12795)
- 2020(11076)
- 2019(24605)
- 2018(24071)
- 2017(46500)
- 2016(25162)
- 2015(27843)
- 2014(27675)
- 2013(27842)
- 2012(25940)
- 2011(23553)
- 2010(23936)
- 2009(22821)
- 2008(22867)
- 2007(20984)
- 2006(18889)
- 2005(17056)
- 学科
- 济(129334)
- 经济(129199)
- 业(99212)
- 管理(81023)
- 企(79497)
- 企业(79497)
- 方法(51052)
- 农(48150)
- 数学(42037)
- 数学方法(41761)
- 业经(34590)
- 财(32448)
- 农业(31860)
- 中国(29816)
- 地方(26759)
- 制(24406)
- 学(22350)
- 务(22249)
- 财务(22232)
- 财务管理(22193)
- 贸(21253)
- 贸易(21245)
- 企业财务(21015)
- 易(20623)
- 技术(19554)
- 和(18980)
- 银(18909)
- 银行(18855)
- 策(18408)
- 行(17982)
- 机构
- 学院(381008)
- 大学(374237)
- 济(170901)
- 经济(167799)
- 管理(148334)
- 研究(128591)
- 理学(127245)
- 理学院(125897)
- 管理学(124118)
- 管理学院(123423)
- 中国(103126)
- 农(80921)
- 科学(78608)
- 京(77027)
- 财(76112)
- 所(66894)
- 农业(63064)
- 业大(61223)
- 财经(60739)
- 研究所(60560)
- 中心(59583)
- 江(59113)
- 经(55012)
- 经济学(52968)
- 北京(47834)
- 经济学院(47765)
- 州(45911)
- 院(44628)
- 财经大学(44393)
- 范(44035)
- 基金
- 项目(247939)
- 科学(195562)
- 基金(181898)
- 研究(176520)
- 家(159682)
- 国家(158220)
- 科学基金(135505)
- 社会(116711)
- 社会科(110395)
- 社会科学(110362)
- 省(98527)
- 基金项目(96684)
- 自然(87366)
- 自然科(85379)
- 自然科学(85350)
- 自然科学基金(83896)
- 划(81383)
- 教育(77666)
- 资助(73114)
- 编号(69417)
- 重点(55697)
- 发(55506)
- 部(54561)
- 成果(54167)
- 创(53745)
- 业(50713)
- 创新(49772)
- 国家社会(48831)
- 科研(47733)
- 课题(46953)
- 期刊
- 济(200095)
- 经济(200095)
- 研究(110009)
- 农(79192)
- 中国(70308)
- 学报(61430)
- 财(60628)
- 科学(57064)
- 管理(55568)
- 农业(52829)
- 大学(45963)
- 学学(44660)
- 融(41433)
- 金融(41433)
- 业经(35713)
- 技术(32010)
- 经济研究(31113)
- 财经(31093)
- 业(28439)
- 经(26796)
- 问题(26418)
- 教育(23541)
- 技术经济(22852)
- 世界(20336)
- 版(19444)
- 贸(19071)
- 商业(18775)
- 统计(18614)
- 现代(17773)
- 策(17420)
共检索到57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平怡
[目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文章通过对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因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以期筛选出两者相互作用的关键因子,为规避或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协调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选取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36个作用因子,对农业生产风险因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对农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影响的重要程度。[结果](1)市场需求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市场价格动态、农作物种类和面积、农药化肥施用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干旱、温度、洪涝、农业机械自动化、交通运输条件、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等是重要性排序为前15位的风险因子。(2)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进步,干旱、温度和洪涝等风险因子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产量风险随之降低。而市场需求、市场价格动态等对农业生产的作用风险在扩大,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不稳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更为突出。(3)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以及对农产品价格和流通的干预则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地区生产总值和GDP的增长速率;且农业资源利用程度、栽培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的保护和治理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结论]通过测度不同评价指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指出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关键风险因子,对降低和规避农业风险,协调农业与区域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代芬
[目的]区域经济发展反映经济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构建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层析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线性加权和函数计算生态农业评价指数,通过相关分析法分析生态农业各个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最终确定生态农业对成渝经济区经济的影响程度。[结果]生态农业指标中评价指数大于0.9是森林覆盖率,介于0.8~0.7的包括投入产出比、土地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劳动生产率、化肥施用量。且生态农业中各个指标与GDP都正相关,其中森林覆盖率、人均收入增长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与GDP显著相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大。[结论]成渝经济区经济受生态农业的影响,进一步选取更多生态农业相关因素,对于全面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勇斌 谢涛 杜先培 梁晟
基于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5年面板数据,从灾前与灾后两个维度,首先理论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再运用系统GMM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其影响力度和方向。研究发现:农业保险灾前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灾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总体上促进了农业产出的增加,且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随风险水平提高而下降;农业保险灾前影响效应对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而灾后影响效应对农业生产不存在门槛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暕 王玉斌 谭向勇
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产品生产面临很大冲击,如何发挥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如果按照各地的比较优势由市场安排生产,我国农业生产的格局必然呈现区域专业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农业部门生产总值和分品种两种指标的考察计算,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并针对我国目前专业化水平的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专业化 比较优势 自生能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达薇 李非非
首先讨论农业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包括制度、化肥、资本、知识和环境因素等,接着利用回归方法建立起农业生产率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结合实际对2020年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率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率 知识 环境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学渊 唐华俊 吴永常 胡志全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该文利用2002~2008年统计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农业水资源供给扩张方面的范围十分有限,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生产呈正相关关系,即农业灌溉用水每增加1%,农业产值将增加0.0111%。因此合理优化投入要素的配置关系,是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健民 吕开宇 娄博杰
研究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盐渍化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合理安排农业公共投资,促进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在介绍我国土壤盐渍化概况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分析影响土壤盐渍化的不同因素,同时利用省级Panel数据和计量模型进一步探索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程度、单位钾肥投入会对土壤盐渍化产生显著影响。单位耕地上灌溉面积越多,耕地发生盐渍化的概率也越高;同时单位面积上钾肥使用量越高,耕地发生盐渍化的概率也越高。此外,还在统计意义上发现排灌对抑制土壤盐渍化具有明显作用。因此,针对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出应该在增加农业公共投资的背景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土壤盐渍化 公共投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航飞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变动情况,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变动情况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湾各年份农业技术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达到最优状态,远高于大陆各省份的均值。(2)全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大于1,呈增长态势且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3)根据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的变化特点,全国省份可划分为四类问题省份。(4)全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集聚趋势逐渐增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俊平 李凤升
为探讨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78-2006年我国历年农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农业产值每增加1%,将促进经济增长2.12%;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农业生产的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如果本期的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8%得以纠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业生产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经济增长对农业生产具有长期促进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农业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满喜 何财富
科右中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粮产区。但粮食单产和总产的递增不稳,各类投入比例不协调,农业劳动力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因而农业总产值没能较快的提高。本文拟根据现有的调查材料及基础数据,应用道格拉斯农业生产函数方法来分析该旗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产出情况,提出搞好农村产业结构及合理调整的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鑫 韩青
当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分为三种形式:只补农户、同时补贴农户与服务组织、只补贴服务组织。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三种类型的补贴对不同规模服务组织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经济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三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模式在提高大服务组织服务规模经济效应程度上补贴模式三最高,补贴模式二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在对小服务组织利润损害程度上补贴模式二最高,补贴模式三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生产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也有不同。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创新补贴模式、避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垒大户"、动态调整补贴环节和区域三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补贴 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物质减量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状况及其结构,并将之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利用分离指数等指标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物质投入的脱钩关系,对物质输入进行了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分解。结果表明: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输入输出不断增加,物质投入以化肥和能源为主,农业经济增长和物质投入处于相对脱钩状态,物质利用效率提高速度低于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农业经济系统呈现弱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达薇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各区域农业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指出目前我国各省市农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其中人均化肥施用量对全国大多数省市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是最重要的,这种生产方式属于典型的“化肥农业”,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文章认为,制度创新可以再造农业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在制度创新先行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经济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互动,是转变“化肥农业”生产方式,走可持续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甜甜 邢宇 张明如 赵政慧
农业生产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生产和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投入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进行效率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整体有效,其农业生产效率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需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2)农村人均GDP、受教育水平、机械化水平、交通便利性等显著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应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着力实施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完善外部机制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晓强 金晓斌 周彬
对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变迁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比较,详细分析了农村家庭承包制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制度性缺陷,并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经验和苏南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苏南农业生产模式创新的理性选择是家庭农场制。在新生产模式下,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和市场参与程度提高,经营主体面临风险大幅度上升。文章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角度分析了家庭农场制运作风险,提出了依靠健全农业法制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加强政府支农力度等方面保证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的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