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3)
- 2023(14958)
- 2022(12468)
- 2021(11432)
- 2020(9495)
- 2019(21283)
- 2018(20853)
- 2017(40316)
- 2016(22054)
- 2015(24110)
- 2014(23688)
- 2013(23469)
- 2012(21724)
- 2011(19418)
- 2010(19531)
- 2009(18275)
- 2008(18181)
- 2007(16378)
- 2006(14952)
- 2005(13032)
- 学科
- 业(93465)
- 济(91740)
- 经济(91628)
- 企(74922)
- 企业(74922)
- 管理(72610)
- 农(48487)
- 方法(36768)
- 农业(32212)
- 业经(31810)
- 数学(28865)
- 数学方法(28592)
- 财(28417)
- 中国(22390)
- 地方(20117)
- 务(19576)
- 财务(19562)
- 财务管理(19544)
- 制(19462)
- 策(19116)
- 技术(18476)
- 企业财务(18468)
- 贸(18003)
- 贸易(17995)
- 易(17519)
- 划(15687)
- 和(14907)
- 学(14609)
- 体(14588)
- 理论(14436)
- 机构
- 学院(316704)
- 大学(305607)
- 济(133150)
- 经济(130534)
- 管理(125596)
- 理学(108346)
- 理学院(107234)
- 管理学(105724)
- 管理学院(105159)
- 研究(103871)
- 中国(81856)
- 农(73120)
- 科学(64721)
- 京(62836)
- 财(59904)
- 农业(56648)
- 业大(54590)
- 所(53022)
- 江(50331)
- 中心(49041)
- 研究所(48097)
- 财经(46921)
- 经(42570)
- 州(39275)
- 经济学(38870)
- 范(38152)
- 北京(38117)
- 省(37901)
- 师范(37730)
- 院(36588)
- 基金
- 项目(212453)
- 科学(167997)
- 基金(154114)
- 研究(153772)
- 家(135052)
- 国家(133705)
- 科学基金(115373)
- 社会(99723)
- 社会科(94254)
- 社会科学(94225)
- 省(87588)
- 基金项目(82479)
- 自然(75204)
- 自然科(73471)
- 自然科学(73448)
- 自然科学基金(72196)
- 划(70575)
- 教育(68067)
- 编号(62324)
- 资助(61035)
- 成果(47831)
- 发(47557)
- 重点(47190)
- 创(46746)
- 部(46017)
- 业(45792)
- 创新(42997)
- 课题(42264)
- 国家社会(40651)
- 科研(40262)
- 期刊
- 济(157440)
- 经济(157440)
- 研究(87567)
- 农(73903)
- 中国(61577)
- 学报(50949)
- 农业(49951)
- 科学(47925)
- 财(47205)
- 管理(46760)
- 大学(38771)
- 学学(37333)
- 业经(33023)
- 融(31917)
- 金融(31917)
- 技术(26941)
- 业(26611)
- 教育(25140)
- 经济研究(22883)
- 财经(22599)
- 问题(21554)
- 经(19502)
- 技术经济(17383)
- 版(17134)
- 世界(16242)
- 资源(15672)
- 现代(15615)
- 科技(15432)
- 农村(15341)
- 村(15341)
共检索到473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付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在城乡两个市场之间的流动及城镇化建设形成了城市对稀缺的农业生产要素的争夺,这种争夺导致土地、资金及劳动力等主要农业生产要素不断从农业中流失。为此依据农业生产要素萎缩的原因,并制定出若干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产要素 成因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常向阳 韩园园
农业技术扩散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河南省小麦种植区农户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扩散动力中的政府推动力、市场牵引力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正,其对农业生产效率既产生直接效应,又通过农业技术扩散渠道运行产生间接效应;农业技术扩散渠道组织、渠道支持、渠道控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正,农业技术扩散渠道运行受动力因素影响,在动力因素与农户生产效率之间产生中介效应。
关键词:
扩散动力 扩散渠道 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丽
特色农业是在消费需求多元化与农业市场高度细分化背景下,建立在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优势农业、高效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是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就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特色农业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华峰
本文在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基础上发现,劳动力转移尚未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等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却形成了长期的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性失衡问题。建议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劳动力转移后的农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剩余劳动力 综合服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苏占伟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支农惠农的手段,助推我国农业平稳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然而,随着开展范围的普及、政策力度的扩增,现行农业保险运行中的弊端及财政补贴方案的不完善逐渐凸显,存在过度依赖政策效果、经营机构自身能力建设不足、业务操作流程不规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薄弱等问题。建议从突破瓶颈因素、促进农业保险体系创新、优化财政补贴资金投入比例、切实完备准备金的管理工作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瓶颈 制度完善 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俊杰 李柯 杜涛 王静
[目的]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各类财政政策需求顺序及影响因素,为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财政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河南省延津等5县调查问卷,运用加权统计频数累计求和和聚类分析确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政策需求优先序,运用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分析政策影响因素。[结果]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政策需求依次是:农业信贷担保政策、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农业生产保险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达到5%显著水平的变量有,农业信贷担保政策需求分析中的程序是否方便变量,财政专项资金政策需求分析中生产经营规模、是否主要从事加工或者收储业、近三年来是否享受过该项政策、对该项政策的满意程度4个变量,农业生产保险政策需求分析中是否主要从事畜牧业、是否主要从事加工或者收储业(负向影响)2个变量,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求分析中是否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政策知晓程度、对该项政策的满意程度3个变量。[结论]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政策、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农业政策性生产保险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政策设计,因地因业因人制宜打好政策组合拳,提升财政资金整体政策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歆
固始县作为河南省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工业经济开始起步的农业大县,依托农产品资源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开展涉农循环经济,在河南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在分析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理念,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提出了构建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理念和模式,从发展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体系构建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祝平
农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藏粮于技”,必须要紧密依托科学技术这个“第一动力”,不仅实现农业“量”提升,更要推动“质”的飞跃。研究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阐释了当前以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融合能力有待提升等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素玲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作为国家战略核心的粮食与食品安全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形势下,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方面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增量调整与存量优化并举。文章从新常态下生态农业问题入手,分析了人口压力、农业人口素质、劳动力转移风险及科技水平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河南省当前农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与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指出在经济发展放缓与农业改革转型压力增强情况下河南省应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工作的重要指标来全盘考虑;提出培育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农业、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清斌 吴长好 马新叶 王甜甜
绿色农业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总称。它不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绿色食品工业的基础产业。河南省息县提出了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为该县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保障优质食材供应,是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基础。该县是"全国产粮大县"、"河南省产油大县"和"果蔬之乡",而且工业少、环境好,绿色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是其中还存在着规模不大、品种不多、水平不高等问题。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做大做强绿色农业,是该县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必由之路。研究应用区域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永奇
发挥农业生产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目标的需要。本文在对河南省自然环境及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牧—加"复合低碳农业模式、丘陵山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城郊农业观光休闲模式三种模式及相应的减排对策。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发展模式 减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言清,杨学成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自农业向工业的转移,工业的加速发展,往往引起农业萎缩。如何协调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对待农业萎缩问题,是工业化进程中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业化过程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尽法 吴育华
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1999—2006年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通过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分析了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使河南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通过分析,认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针对河南农业主产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提出了应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振江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虽在基础条件、产业化、机械化、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基础不牢固、经营规模小、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人口比重过大且素质较低等问题。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转移、完善服务体系等是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沙利臣 刘新生
农业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不仅是过去农业生产增长的驱动因素也是未来支撑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本文从山东农业生产要素的弹性和结构入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研究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提出了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途径。
关键词:
农业 生产要素 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