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1)
- 2023(13314)
- 2022(10534)
- 2021(9377)
- 2020(7967)
- 2019(17511)
- 2018(17498)
- 2017(33488)
- 2016(18438)
- 2015(20394)
- 2014(20257)
- 2013(20013)
- 2012(18049)
- 2011(16088)
- 2010(16408)
- 2009(15516)
- 2008(15524)
- 2007(14294)
- 2006(13088)
- 2005(11854)
- 学科
- 业(86839)
- 济(80565)
- 经济(80458)
- 企(69565)
- 企业(69565)
- 管理(62002)
- 农(46401)
- 方法(33072)
- 农业(30860)
- 业经(30433)
- 数学(25176)
- 数学方法(24909)
- 财(24462)
- 中国(21308)
- 务(17920)
- 财务(17881)
- 财务管理(17862)
- 制(17510)
- 技术(17139)
- 企业财务(16893)
- 策(15582)
- 地方(14284)
- 体(14115)
- 理论(13968)
- 划(13965)
- 贸(13665)
- 贸易(13658)
- 学(13499)
- 和(13419)
- 易(13290)
- 机构
- 学院(271644)
- 大学(263598)
- 济(115128)
- 经济(113008)
- 管理(107043)
- 理学(92192)
- 理学院(91290)
- 研究(89952)
- 管理学(89852)
- 管理学院(89405)
- 中国(71487)
- 农(67641)
- 科学(56115)
- 京(55207)
- 农业(52414)
- 财(50492)
- 业大(48948)
- 所(46546)
- 江(43703)
- 研究所(42154)
- 中心(41810)
- 财经(39865)
- 经(36241)
- 经济学(34076)
- 北京(33712)
- 州(33527)
- 农业大学(32854)
- 经济管理(31559)
- 范(31518)
- 院(31397)
- 基金
- 项目(180302)
- 科学(143019)
- 基金(131795)
- 研究(129403)
- 家(116239)
- 国家(115081)
- 科学基金(99187)
- 社会(84757)
- 社会科(80061)
- 社会科学(80034)
- 省(73470)
- 基金项目(69849)
- 自然(64434)
- 自然科(62990)
- 自然科学(62973)
- 自然科学基金(61925)
- 划(59706)
- 教育(57373)
- 资助(52543)
- 编号(51931)
- 业(41962)
- 发(40533)
- 创(40294)
- 重点(40278)
- 成果(40114)
- 部(39344)
- 创新(36931)
- 农(36258)
- 国家社会(35266)
- 课题(35099)
- 期刊
- 济(137262)
- 经济(137262)
- 研究(74981)
- 农(69582)
- 中国(55814)
- 农业(47161)
- 学报(45789)
- 科学(43052)
- 管理(42205)
- 财(40554)
- 大学(35601)
- 学学(34302)
- 业经(29389)
- 融(26874)
- 金融(26874)
- 业(25022)
- 技术(24887)
- 教育(22096)
- 经济研究(19980)
- 财经(19851)
- 问题(18702)
- 经(17206)
- 技术经济(15871)
- 版(15399)
- 世界(15105)
- 农村(14668)
- 村(14668)
- 农业经济(14223)
- 业大(13547)
- 现代(13311)
共检索到409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孟繁琪 董涵英 周志红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根据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农业技术类型划分与选择机制的理论,把农业机械化技术看成单纯的活劳动替代技术,并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具体条件,认为不宜将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技术路线选择的一个重点。这种观点颇具影响力,其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彭鼎
结合蔡昉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分析了要素结构变化、矛盾冲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归因,研究得出:"马尔萨斯陷阱"阶段,农业劳动力"淤积"在农村,资本要素不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随着要素流动半径加大而提高;刘易斯转折阶段,出现要素短缺,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减缓;新古典经济发展阶段,要素市场竞争促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减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必然结果,在这个连续谱全景图框架下,需要规范土地流转并实施土地改良工程,规范农机补贴流程,提高农机行业制造水平,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彭鼎
结合蔡昉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分析了要素结构变化、矛盾冲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归因,研究得出:"马尔萨斯陷阱"阶段,农业劳动力"淤积"在农村,资本要素不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随着要素流动半径加大而提高;刘易斯转折阶段,出现要素短缺,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减缓;新古典经济发展阶段,要素市场竞争促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减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必然结果,在这个连续谱全景图框架下,需要规范土地流转并实施土地改良工程,规范农机补贴流程,提高农机行业制造水平,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仪秀琴 郭翔宇 朱晓统
用经济学、系统工程、农业机械化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机械化对黑龙江省的产业产生的贡献进行测算。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贡献率 测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海霞 郝含涛 史恒通 葛岩
基于1997—2018年全国15个小麦主产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农业机械化推广有助于提高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这一效率的提高在小麦机收环节效果显著;第二,农机跨区作业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在纬度方向显著,经度方向不显著;第三,随着本地农机市场的发展,本地农机服务将逐步替代跨区农机服务,表现为2013年后,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逐渐以本地农机作业的贡献为主,且农机跨区作业范围已由跨省逐步缩小至省内作业;第四,本地小麦机械化作业面积的提高,促使更多小麦种植户卷入外部分工,进而诱导本地农机市场的发展并逐步将跨区农机服务挤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广森
农业机械化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从建平县小麦生产的发展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辽宁省建平县农机管理局李广森一、前言农业机械是农业的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科技的载体和结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程度和生产力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汪为
[目的]粮食问题关系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深入剖析新时期下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要求。[方法]基于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和样本选择修正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主粮生产的影响。[结果]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主粮生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每提高1%,农户主粮单产就提高1.219%,其中,水稻单产增加1.220 7%,小麦单产增加0.807 6%,玉米单产增加1.106 4%,马铃薯单产增加1.379 8%。从控制变量来看,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务农经验、粮食补贴、农药化肥投入和平原地形都对不同主粮作物生产有积极作用,家庭外出务工占比、土地流转和气候极端变化都对不同主粮作物生产有消极作用。[结论]在农户不大幅调整当前主粮种植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种粮农户农业机械补贴力度,推广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模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丽慧 贺玢 田子方 刘清水
为设计与实现农业机械化术语数据库论坛的功能和服务,本研究采用三层应用程序模型,借助ASP.NET技术和C#语言,结合SQL Server后台数据库,在Visual Studio 2010平台中进行开发。研究结果: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功能模块设计、角色权限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等设计工作,并开发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术语数据库论坛的基本功能。该论坛的开发与实现,弥补了农业机械化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空缺,完善了农业机械化术语数据库的功能和服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业部农机标准化体系建设考察团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波 李伟
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视角,运用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的决策具有显著效应,工资性收入增加,农业机械采用水平也会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使用水平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导致的,因此要改变优先发展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观点,而应注重农业机械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并重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自铎
应重新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孙自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3)1农业机械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的目标50年代我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口号,把农机化强调在高于一切之上,而当时的农业机械作雕主要是替代劳动力,以石油换农产品,不符合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