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4)
2023(12921)
2022(10690)
2021(9813)
2020(8196)
2019(18243)
2018(18022)
2017(34941)
2016(18846)
2015(20986)
2014(20908)
2013(20664)
2012(19049)
2011(17114)
2010(17739)
2009(16698)
2008(17005)
2007(15556)
2006(14235)
2005(12785)
作者
(55291)
(46513)
(46350)
(43691)
(29426)
(22152)
(20816)
(17798)
(17554)
(16843)
(15881)
(15535)
(14841)
(14799)
(14550)
(14031)
(13812)
(13657)
(13358)
(13357)
(11637)
(11500)
(11334)
(10774)
(10489)
(10467)
(10390)
(10299)
(9306)
(9294)
学科
(90915)
(81102)
经济(80994)
(73168)
企业(73168)
管理(67780)
(46951)
方法(33734)
农业(31217)
业经(30277)
(25762)
数学(25657)
数学方法(25348)
中国(19252)
(19140)
(18841)
财务(18819)
财务管理(18801)
(18370)
企业财务(17808)
技术(17345)
(15422)
贸易(15415)
(15026)
理论(14812)
(14732)
(13882)
(13748)
地方(13267)
(12179)
机构
学院(284377)
大学(274945)
(121869)
经济(119570)
管理(115731)
理学(99690)
理学院(98776)
管理学(97288)
管理学院(96784)
研究(90352)
中国(73169)
(62734)
(56461)
(55676)
科学(53203)
农业(48198)
业大(46202)
(45418)
(45319)
财经(43809)
中心(42807)
研究所(40843)
(39789)
经济学(35216)
(34926)
北京(34515)
(34007)
师范(33662)
经济管理(33565)
财经大学(31845)
基金
项目(183802)
科学(147224)
研究(136953)
基金(135086)
(116284)
国家(115076)
科学基金(100748)
社会(89327)
社会科(84543)
社会科学(84520)
(73883)
基金项目(71316)
自然(64380)
自然科(63011)
自然科学(62993)
自然科学基金(61949)
教育(61691)
(59814)
编号(55858)
资助(54360)
成果(44226)
(41242)
(40824)
(40812)
(40386)
重点(40323)
课题(37596)
创新(37334)
国家社会(36604)
(36085)
期刊
(146402)
经济(146402)
研究(80022)
(64876)
中国(54933)
管理(45850)
农业(44145)
(43954)
科学(40087)
学报(39856)
大学(31795)
业经(30825)
学学(30614)
(30048)
金融(30048)
技术(26704)
教育(24409)
(23088)
财经(21516)
经济研究(20867)
问题(19307)
(18602)
技术经济(16554)
世界(15857)
农村(14948)
(14948)
(14824)
农业经济(14604)
现代(14466)
商业(13858)
共检索到428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建华  杨晨晨  邓远远  
农产品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厘清农业生产者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政策需求,是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保障。本文基于五个典型省区986户样本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者安全生产的政策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农业生产者所需要的政策支持按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提高定价权政策、生产技术培训政策、市场信息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而影响政策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的困难程度、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意愿等。对此,相关政策亟须根据农业生产者的需求结构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华   周瑾   任敏慧  
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两类绿色投入品为例,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者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的收入效应,并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1)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绿色生产要素的投入行为影响因素有所差异;(2)不同绿色生产要素投入决策条件下农业收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新型农业经营类型能够显著提高农业收入;(3)绿色生产要素投入行为具有正向收入效应;(4)有机肥投入随着农业收入的提升,影响程度有逐渐递减趋势,生物农药投入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程度呈现“倒U”型特征,不同主体类型和地理区域对不同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慧琴  吕杰  
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的农业生产者支持政策构成及变化的分析比较发现,尽管各国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和农业补贴支持政策各有差异,但都很重视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支持,能够基于本国国情制定相应的农业支持政策,各国农业支持政策逐渐减少了对市场的干预,开始向国际化需求方向的转变。借鉴国外经验,中国要加强农业生产者支持力度;明确农业生产者支持目标,提升政策效率;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完善农业生产者支持项目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伟伟  包铠璇  张燕华  
基于江西省2007~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借鉴经典要素错配模型,测度省内11个地级市农业生产要素错配,实证检验相关因素对要素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农业生产要素错配中,总体要素错配最大,其次是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最小。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地市要素错配存在较大差异,劳动力错配离散程度先减后增,资本错配和总体要素错配离散程度降低。时间上来看,各地市3类错配均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要素错配有所改善,部分地市在测度期内要素错配波动较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支农财政、工业化水平、农业劳动力占比、人均化肥投入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要素错配,而人均耕地规模正向影响了要素错配,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未充分发挥。为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应着重改善资本错配,继续完善支农财政金融政策,提高其与区域资源禀赋的耦合度,鼓励生产要素回流到农业部门,优化要素投入配比,充分发挥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曲昊月  庄丽娟  刘曼琴  
生产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贡献显著,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文章将生产服务要素作为输入变量,运用DEA方法对35个国家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结果表明,各国农业综合技术效率偏低且存在明显差距,大多数国家综合技术效率主要是靠规模效率而不是纯技术效率来实现的,纯技术效率对农业生产效率所起的作用不大,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农业综合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需要优化调整农业生产服务要素投入来提高农业综合技术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侨玲  乔乐本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也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如何充分认识并利用各种补贴政策的效果,发展壮大我国农业,成为现阶段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中欧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条件比较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小、模式分散、补贴水平相对较低、补贴结构更倚重间接补贴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行政执行有待改善。论文认为中国的农业补贴应当结构优化与流程改进并举,优化补贴结构、加大补贴力度、丰富补贴手段、健全农业补贴法规并设立合理的政策执行流程,保证宏观农业政策的稳定和有效性,提高资源配置的透明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邹荣  李勇  
本文在Bartz and Kelly的框架下探讨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者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室气体变化会通过加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者福利产生不利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越多,气候变化速度便越快,进而对农业生产者福利的负面影响便越大。进一步,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除西藏外)对上述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证实了上述逻辑。最后,本文得出了结论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国华  
"户别收入补贴制度"是诞生于民主党政权时期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亦是民主党最抢眼的农业政策。制度一改自民党时期只支付给大规模农户或农业生产组织补贴的做法,转而对所有的粮食生产农户提供补贴,实现了补贴对象的全覆盖并保持了补贴的高水平。随着自民党重夺政权,TPP谈判进入最终达成协议的阶段,该制度也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和改革。从目前的改革动向看,安倍政权试图避免激进式的一步到位,安排5年左右的过渡期,修正民主党时期的制度内容。改革不但表明了两大政党与政权农业政策的不同,也预示着日本粮食保护政策将迎来历史性转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栗滢超  杜如宇  李鸣慧  李林莉  
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及岭回归分析测度2002—2016年中国内地及其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农业增长对耕地数量变化的敏感度最高,对劳动力依赖性最小,资本投入在农业生产三大要素中的贡献率最为稳定且相对较高;从短期看,资本对耕地要素具有替代性,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劳动力要素对农业增长贡献率最高,资本要素次之,而东北地区资本要素贡献率最高。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资本驱动的关键阶段,增加农业投资是保障农业增长的重要手段,耕地投入量的减少对农业增长有负向作用,应注重耕地提质增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颖梅  牛彪  
本文基于1996-2016年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我国水稻生产的供给侧要素价格与水稻的生产者价格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劳动力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与水稻生产者价格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水稻生产者价格的影响较农业劳动力的影响要大。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应重视对农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调控;对农资价格调控应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资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应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降低单位农资使用成本和单位劳动力成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颖梅  牛彪  
本文基于1996-2016年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我国水稻生产的供给侧要素价格与水稻的生产者价格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劳动力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与水稻生产者价格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水稻生产者价格的影响较农业劳动力的影响要大。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应重视对农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调控;对农资价格调控应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资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应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降低单位农资使用成本和单位劳动力成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在当前中国农政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一类既非小农、也非资本家的新型农业生产者——"小资本生产者"。基于农民分化视角,文章认为小资本生产者是小农在农民分化过程中,走上"资产化"道路的表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小资本生产产生的六个主要条件。就当前中国状况来说,在国家和资本的共同作用下,小资本生产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维持,并在中国农政变迁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就此而言,小资本生产者群体的兴起是当前中国农政变迁一个阶段性的重要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在当前中国农政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一类既非小农、也非资本家的新型农业生产者——"小资本生产者"。基于农民分化视角,文章认为小资本生产者是小农在农民分化过程中,走上"资产化"道路的表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小资本生产产生的六个主要条件。就当前中国状况来说,在国家和资本的共同作用下,小资本生产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维持,并在中国农政变迁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就此而言,小资本生产者群体的兴起是当前中国农政变迁一个阶段性的重要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庄丽娟  贺梅英  张杰  
农户是生产经营主体,其生产决策行为及变化是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以广东省荔枝主产区的18个县(市、区)61个乡镇的450份入户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迫切,且偏好于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和农资购买服务;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意愿的多重因素中,农户自身特征和服务信息来源的影响很大,其他因素例如种植面积、种植年限、荔枝收入比重、非农收入比重等都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意愿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李国珍  田红宇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视角,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商资本下乡会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即工商资本下乡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2)工商资本下乡对粮食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工商资本下乡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换程度在两种种植结构中存在差异;(3)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粮食作物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和家庭劳动力的多部门配置,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要素的替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经济作物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程度较弱;(4)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发挥,从而摆脱传统农业低效的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