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10)
- 2023(19093)
- 2022(15746)
- 2021(14723)
- 2020(12462)
- 2019(28409)
- 2018(27965)
- 2017(53202)
- 2016(28843)
- 2015(32683)
- 2014(32558)
- 2013(32178)
- 2012(29254)
- 2011(26297)
- 2010(26268)
- 2009(24547)
- 2008(24496)
- 2007(22041)
- 2006(19391)
- 2005(17563)
- 学科
- 济(127898)
- 经济(127764)
- 业(102660)
- 管理(88683)
- 企(83772)
- 企业(83772)
- 方法(55857)
- 农(49611)
- 数学(46489)
- 数学方法(45986)
- 业经(35802)
- 中国(35218)
- 财(35080)
- 农业(32761)
- 制(24948)
- 地方(24868)
- 贸(23737)
- 贸易(23723)
- 务(23695)
- 财务(23644)
- 财务管理(23600)
- 易(23133)
- 企业财务(22356)
- 学(21313)
- 技术(21284)
- 理论(20472)
- 和(20365)
- 策(19334)
- 银(18734)
- 银行(18701)
- 机构
- 学院(416488)
- 大学(409923)
- 济(178680)
- 经济(175341)
- 管理(163142)
- 理学(140262)
- 理学院(138797)
- 研究(138035)
- 管理学(136582)
- 管理学院(135787)
- 中国(109401)
- 京(86042)
- 科学(82713)
- 财(80041)
- 农(77164)
- 所(69124)
- 中心(64886)
- 财经(63908)
- 江(63326)
- 研究所(62591)
- 业大(61863)
- 农业(59536)
- 经(58124)
- 经济学(54944)
- 北京(53706)
- 范(52072)
- 师范(51585)
- 州(49815)
- 经济学院(49664)
- 院(49057)
- 基金
- 项目(275412)
- 科学(218697)
- 研究(203431)
- 基金(201363)
- 家(174776)
- 国家(173242)
- 科学基金(149926)
- 社会(131522)
- 社会科(124505)
- 社会科学(124474)
- 省(108076)
- 基金项目(106063)
- 自然(95225)
- 自然科(93084)
- 自然科学(93058)
- 教育(92953)
- 自然科学基金(91422)
- 划(89777)
- 编号(83011)
- 资助(81746)
- 成果(66170)
- 重点(61852)
- 部(61469)
- 发(60627)
- 创(59005)
- 课题(56160)
- 国家社会(55353)
- 创新(54727)
- 教育部(52796)
- 科研(52628)
- 期刊
- 济(200721)
- 经济(200721)
- 研究(119043)
- 中国(80893)
- 农(75455)
- 财(63995)
- 管理(61460)
- 学报(61111)
- 科学(59028)
- 农业(51157)
- 大学(47510)
- 学学(44867)
- 融(40395)
- 金融(40395)
- 教育(40072)
- 技术(39360)
- 业经(36909)
- 财经(31692)
- 经济研究(31379)
- 业(28113)
- 经(27374)
- 问题(27115)
- 技术经济(22572)
- 世界(21355)
- 贸(21250)
- 统计(20728)
- 版(20345)
- 策(18988)
- 现代(18892)
- 商业(18881)
共检索到621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宏
跨国农业公司往往根据其自身的经营目标,在东道国选择某些特定的农产品进行专业化投资,而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性,当跨国公司选择了特定的目标农产品,也就选择了其投资区位,农业FDI的区域定位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具有相关性。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产品、奶类和蔬菜等农产品优势生产区,是农业FDI比较偏好的地区,粮食主产区也吸引了不少外资的进入,而棉花、油料和水果主产区则是外资避开的地区。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引导农业外资与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合理匹配,利用其特有优势,促进农产品优势生产区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要加强监管,避免外资过度介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领域。
关键词:
地域分工 专业化 FDI 区域定位 农业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军华 李帮义
运用DEA方法对我国省际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7年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总体呈下降的态势;我国农业生产的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制约作用,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地区农业生产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应当优化农业投入资源配置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
运筹学 农业 效率 DEA方法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暕 王玉斌 谭向勇
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产品生产面临很大冲击,如何发挥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如果按照各地的比较优势由市场安排生产,我国农业生产的格局必然呈现区域专业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农业部门生产总值和分品种两种指标的考察计算,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并针对我国目前专业化水平的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专业化 比较优势 自生能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基于2511个农户入户抽样问卷调查和66位农业技术专家抽样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实证分析行业特性对农业生产专业化和横向分工的影响。结果发现:粮食生产的资本密集度最高,劳动密集度、技术密集度及经营难度最低;水果花卉的劳动密集度、技术密集度和经营难度最高;蔬菜生产的劳动密集度、资本密集度、技术密集度和经营难度都适中。行业的劳动密集度、资本密集度、技术密集度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经营难度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可见,在推进农业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认清行业特性,根据不同农户的人力资本秉赋与不同行业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特性关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赢得比较效益。
关键词:
农业生产 行业特性 横向分工 专业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海风 刘应宗
利用2003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外部规模经济的专业化生产、产业关联放在一个框架下,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关联都会对农业经济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其中,中西部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拉动作用强于产业关联,东部区域,产业关联的拉动作用更明显。通过对二者交互项分析,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关联属于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的二者在促进农业经济上存在拐点,如果二者关系失衡,就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目前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部地区,这种拐点都没有出现。
关键词:
外部规模经济 专业化生产 产业关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霍明 胡继连 邵宏宇
本文以社会信息化的视角,选取相应的代表性指标,依据统计年鉴中我国29个省市区2005年至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中的B-C模型,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并对我国东中西经济三大区域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社会信息化对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传统信息媒介的影响作用远远高于新型信息媒介。而在考虑信息化影响的前提下,三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
关键词:
社会信息化 农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章玉微 陈秉谱 郭美娟
[目的] 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依据比较优势原则,组织生产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专业化经营格局,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方法] 文章基于2010—2017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对各市(州)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增收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近年来甘肃省各市(州)农业区域专业化程度总体上稳步提升,有效促使农民收入增加,但相对于其他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变量而言,农业区域专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将甘肃省14个市(州)划分为比较优势区、潜力优势区、不具优势区,并提出实施农业区域专业化有利于农业生产发挥地区优势以及其他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应从强化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方向、扩大农业区域专业化经营规模、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增强甘肃省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增收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客观必然性,概述了扩大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和地域专业化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忆邵
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问题研究石忆邵一、市场经济呼唤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扩大1.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①。农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199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TFP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对第一产业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度为79.210%;技术进步是引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TFP依次下降,1993年以来各省份的农业TFP不存在σ收敛;人力资本含量、灌溉面积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农业财政支出占比对农业TFP有正面影响,而农业产值占比、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具有约束作用,这些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引致了区域农业TFP的发散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博伟 邢丽荣 徐翔
[目的]探索农业服务业和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农业服务业持续发展和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水平提升寻找可能路径。[方法]文章运用2003—2015年全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农业服务业和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1)从全国层面来看,农业服务业产值增加1%使得农业生产的区域集中度指数提高0. 08%,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前一期农业生产区域集中度指数提高1%使得当期农业服务业产值提高5. 348%,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2)西部地区农业服务业产值增加1%使得农业生产的区域集中度指数提高0. 342%,前一期农业生产区域集中度指数提高1%使得当期农业服务业产值提高7. 474%,结果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著;(3)东部地区农业服务业产值增加1%使得农业生产的区域集中度指数提高0. 099%,前一期农业生产区域集中度指数提高1%使得当期农业服务业产值提高5. 874%,结果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4)中部地区农业服务业产值增加没有显著影响农业生产区域集中度指数,前一期农业生产区域集中度指数对当期农业服务业产值有5%水平上显著正向的影响,影响弹性为4. 531。[结论](1)农业服务业和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在全国层面表现出互相促进的协同效应,但是,该协同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西部地区农业服务业和生产区域专业化的协同效应最强烈;(3)东部地区农业服务业和生产区域专业化表现出协同效应,但不及西部强烈;(4)中部地区农业服务业和生产区域专业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据此该文认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应当重视农业服务业和区域生产专业化的协同效应及其地区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毕学成 谷人旭 苏勤
运用产业专业化指数、竞合关系模型与产业分工指数测度了2001~2015年间江苏省制造业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状态及其演进特征,同时运用随机效应函数分析了制造业区域分工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专业化演进呈现出苏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减少,苏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增加的特征,整体竞合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但是局部竞合网络结构变化较大,江苏省制造业区域分工整体上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产业专业化与区域间的合作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但是当区域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时不利于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同时距离过近的区域间容易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关系,也不利于区域分工关系的形成。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竞合关系 区域分工 江苏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航飞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变动情况,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变动情况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湾各年份农业技术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达到最优状态,远高于大陆各省份的均值。(2)全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大于1,呈增长态势且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3)根据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的变化特点,全国省份可划分为四类问题省份。(4)全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集聚趋势逐渐增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晓文 何明辉 杨光宇
利用1999-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中国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从全国来看,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都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开放都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显著,而只有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显著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只有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开放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扩大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幅度都能够显著地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农村经济开放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农民增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修建 李思霖
笔者利用DEA模型,测算了2003年~2011年我国各省的农业生产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带动不亚于工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农业增长,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最终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交通运输仓储、通讯行业及科研技术行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垂直专业化分工、外部需求与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基于中国数据的面板协整分析
FDI对中国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人工智能发展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业生产:科技存量与空间溢出——基于1986—2010年空间面板数据的分析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基于DEA方法的面板数据分析
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林业生产效率测算及区域差异分析——基于MalMquist-DEa模型的省际面板数据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垂直专业化贸易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