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95)
- 2023(18311)
- 2022(15597)
- 2021(14428)
- 2020(12242)
- 2019(27707)
- 2018(27614)
- 2017(52946)
- 2016(29044)
- 2015(32592)
- 2014(32239)
- 2013(32134)
- 2012(29653)
- 2011(26619)
- 2010(26755)
- 2009(24905)
- 2008(24745)
- 2007(22150)
- 2006(19739)
- 2005(17398)
- 学科
- 济(118827)
- 经济(118687)
- 业(106786)
- 管理(92350)
- 企(87871)
- 企业(87871)
- 方法(52409)
- 农(50150)
- 数学(42287)
- 数学方法(41788)
- 业经(35353)
- 财(34360)
- 农业(33451)
- 中国(29225)
- 学(25509)
- 地方(24687)
- 务(24325)
- 财务(24260)
- 财务管理(24231)
- 制(23322)
- 企业财务(22984)
- 技术(22007)
- 理论(21436)
- 和(20818)
- 环境(20533)
- 贸(20291)
- 贸易(20281)
- 划(19703)
- 易(19663)
- 策(18619)
- 机构
- 学院(419054)
- 大学(414794)
- 管理(166507)
- 济(165670)
- 经济(162102)
- 理学(144159)
- 理学院(142548)
- 管理学(140034)
- 管理学院(139283)
- 研究(137979)
- 中国(105078)
- 京(88122)
- 科学(87919)
- 农(83087)
- 财(75700)
- 所(70160)
- 业大(67589)
- 农业(64261)
- 江(64212)
- 研究所(63972)
- 中心(63613)
- 财经(60626)
- 范(55136)
- 经(55088)
- 师范(54635)
- 北京(54576)
- 州(51237)
- 院(49700)
- 经济学(48661)
- 省(44935)
- 基金
- 项目(285071)
- 科学(224620)
- 研究(208161)
- 基金(206881)
- 家(180568)
- 国家(178932)
- 科学基金(153916)
- 社会(131510)
- 社会科(124176)
- 社会科学(124139)
- 省(113663)
- 基金项目(110263)
- 自然(100698)
- 自然科(98309)
- 自然科学(98280)
- 自然科学基金(96532)
- 教育(93888)
- 划(93772)
- 编号(85206)
- 资助(84131)
- 成果(68220)
- 重点(63481)
- 部(62400)
- 发(61307)
- 创(60347)
- 课题(57918)
- 创新(55849)
- 科研(54415)
- 国家社会(53709)
- 教育部(52834)
- 期刊
- 济(189561)
- 经济(189561)
- 研究(119081)
- 农(80763)
- 中国(79738)
- 学报(68313)
- 科学(63531)
- 管理(61058)
- 财(59701)
- 农业(55002)
- 大学(51894)
- 学学(49171)
- 教育(42915)
- 融(36432)
- 金融(36432)
- 业经(36274)
- 技术(36081)
- 财经(29283)
- 业(29056)
- 经济研究(27492)
- 问题(25551)
- 经(25021)
- 版(22036)
- 技术经济(21810)
- 科技(20453)
- 资源(20348)
- 图书(20244)
- 现代(19752)
- 理论(18860)
- 世界(18380)
共检索到616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镕基 吴思斌 皮修平
从经济学视角对水稻主产区湖南农业生产外部性环境价值进行评估,有助于重新审视类似区域现代农业全面价值。运用揭示偏好法和陈述偏好法等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方法,对2014年湖南农业(狭义种植业)生产产生的正外部性间接价值进行评估,探讨农田生态系统正外部性环境价值及其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正外部性价值(间接价值)包括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净化大气与土壤保持等5项功能。2014年湖南农业生产正外部性价值共计271.57亿元,占当年种植业GDP(直接价值)的13.44%。其中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净化大气与土壤保持等5项功能正外部性价值分别为79.62、63.86、62.82、5.03和60.24亿元。研究结果深化了人们对农业全面价值的认识,从宏观视阈为国家农业政策和补贴提供依据。因此,提升农业外部性价值要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为新型农户提供信息与现代技术,为传统循环农业模式现代化改造提供政策支持,开辟多功能农业经营的新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镕基 吴思斌 皮修平
从经济学视角对水稻主产区湖南农业生产外部性环境价值进行评估,有助于重新审视类似区域现代农业全面价值。运用揭示偏好法和陈述偏好法等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方法,对2014年湖南农业(狭义种植业)生产产生的正外部性间接价值进行评估,探讨农田生态系统正外部性环境价值及其提升策略。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正外部性价值(间接价值)包括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净化大气与土壤保持等5项功能。2014年湖南农业生产正外部性价值共计271.57亿元,占当年种植业GDP(直接价值)的13.44%。其中固碳释氧、涵养水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栋良
在分析农业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2007年两型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化肥、农药、水等农业生产资料与资源使用过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波 卢召艳 杨胜苏 尹鹏 杨丽琳 莫京龙
在当前“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通过构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10年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整体呈中等水平,效率值呈缓慢上升态势,具有较大的上升潜力,综合效率未达优秀主要是由于生产规模未达到最优。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一直较高的是常德、衡阳、长沙,一直较低的是郴州、怀化、邵阳、湘西州、张家界。(2)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增长态势,主要驱动力是技术进步,洞庭湖区域是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湘潭、衡阳、常德、长沙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下降。(3)人力资源投入是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交通发展水平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产业结构和政府投入水平影响较小;受教育水平为限制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杜荪玲
[目的]伴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产能、建立农业生产新格局的理念已成为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而对于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方法]文章依据农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生产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建立农业功能的表征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基本统计量和综合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采用SPSS快速聚类、Arc GIS空间叠加方法,以湖南省为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杜荪玲
[目的]伴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产能、建立农业生产新格局的理念已成为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而对于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方法]文章依据农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生产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建立农业功能的表征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基本统计量和综合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采用SPSS快速聚类、Arc GIS空间叠加方法,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环洞庭湖区和湘中南区部分区域生产供给功能较强,以长株潭区为中心向外社会保障功能逐渐降低,环洞庭湖部分区域以及湘西山区生态服务功能较强,长株潭以及湖南省中部地区休闲旅游功能较强。[结论]该文还根据农业主导功能分区方法,划分了4个农业主导功能区和12个二级功能区,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区位布局、构建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覃事娅 尹惠斌 熊鹰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估耕地资源的完全价值,对缓解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以及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基于耕地的不同价值构成,选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不同等级耕地的总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1~5等耕地资源单位面积的总价值分别为547 248.13、481 610.77、430 745.34、385 860.49和336 190.93元/hm2;不同等级耕地上3种耕地价值的构成不一样,社会保障价值在所有不同等级耕地总价值中所占比重最大。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显化耕地资源的完全价值以及抑制耕地资源的过度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兰芳 邹君 刘湘南
自然灾害灾情是灾害系统的脆弱性和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同一致灾强度下 ,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 ,降低灾害脆弱性可减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灾害脆弱性的研究对防灾抗灾具有重要的意义。衡阳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也是洪涝灾害较重地区之一。灾害损失与衡阳市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密切相关 ,这种脆弱性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的产物。分析了汛期降水和暴雨、植被和土壤、水利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洪涝灾害脆弱性形成中的作用。依据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 ,运用数学模型和有关优化分析方法 ,对衡阳市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 ,得出结论 :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锐
农业化学投入品在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了当前我国种植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的使用特点,总结了避免或控制化学投入品污染的有效途径,并针对我国化学投入品控制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一从政府的角度看,要源头控制、扩大推广面积、整合政策、增加补贴和政府引导等;二从农民的角度看,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三从制度层面看,推进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四从技术角度看,研发节本增效、易推广的技术;五从保障机制看,扩大农业保险范畴,保障因非技术因素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化学投入品 控制措施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杨家蕊 廖柳文 窦银娣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为例,根据人居环境的概念内涵,将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居环境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即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人工支撑环境,并构建了9个要素层和37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紫鹊界梯田人居环境的可感知性为0.79,属于较好水平,但3个子系统的可感知性存在较大差别,感知度最高的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达到了较好水平,其次是社会文化环境系统,总体感知水平一般,人工支撑环境系统可感知性最低,部分项目可感知性达到较差级别。根据人居环境感知结果,提出了若干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案例区和其他类似文化遗产地的人居环境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棠 冯湘勇
本文选取《湖南省县域金融生态评估技术分析报告》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关模型方法分析了县域金融运行与外部环境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基础、信用环境和法治环境对县域金融运行均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基础对县域金融运行影响最大,信用环境的影响次之;法治环境是影响县域金融机构风险状况的重要因素;而外部环境对县域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应从引导县域金融资源回流、优化信用环境、加强法治环境建设等角度,改善县域金融运行环境,促进县域金融健康有序运行。
关键词:
县域金融 信用环境 法治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建华 乌东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的根本出路在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即"两型农业")之路。以湖南省332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农户自为从事两型农业生产的行为。调查显示,当前农户对发展两型农业的行为态度给予负面评价,在主观规范上缺少一定的压力以及感知行为控制能力低下,从而导致农户自为发展两型农业的意向低下。
关键词:
农户 自为 两型农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钧维
望城县系湖南省长沙市的郊区县,地处湘江下游两岸,属长衡丘陵向滨湖平原过渡的地带。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总面积2,152,242亩,占全省总面积的0.68%。全县人口为660,500人,古全省人口1.3%。人均土地3.1亩,按农业人口计,人均耕地只有1.06亩。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的发展以及基建面积的扩大,人均土地面积将会继续减少。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望城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这不仅与全县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省会长沙和邻近县区经济的发展和布局。一、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正楚
在建立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2008年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行评价。通过对湖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算结果的分析,得出长沙、株洲、湘潭和常德4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对有效,农业产出已达到最优水平,衡阳等10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对各市州的投入与产出的投影分析表明,衡阳等地区存在一些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过剩或者要素的利用效率需要提高等情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烜 兰勇
笔者根据湖南省2001年~2013年农业经济的面板数据,利用典型相关性的方法,分析了资源、经济、技术和环境四类要素对湖南省6个主要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和技术进步是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升级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来促进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升级 典型相关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业产业集群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以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为例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对粮农收入的影响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集体林区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动态特征及差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及差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林改配套政策对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投入行为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基于灰色理论的现代多功能农业评价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
基于钻石模型的区域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基于决策树的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研究——以湖南省14地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