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4)
- 2023(11045)
- 2022(9066)
- 2021(8141)
- 2020(6888)
- 2019(15027)
- 2018(14858)
- 2017(28762)
- 2016(15535)
- 2015(16664)
- 2014(16113)
- 2013(16288)
- 2012(14679)
- 2011(12929)
- 2010(13049)
- 2009(12481)
- 2008(12607)
- 2007(11448)
- 2006(10274)
- 2005(9020)
- 学科
- 业(85345)
- 济(70639)
- 经济(70545)
- 企(68548)
- 企业(68548)
- 管理(57945)
- 农(45065)
- 方法(31113)
- 农业(29938)
- 业经(28628)
- 数学(23813)
- 数学方法(23708)
- 财(23644)
- 务(17976)
- 财务(17973)
- 财务管理(17962)
- 企业财务(17041)
- 技术(16397)
- 中国(15447)
- 制(15175)
- 策(14289)
- 贸(13532)
- 贸易(13528)
- 易(13222)
- 划(13119)
- 体(12294)
- 和(11490)
- 技术管理(10810)
- 经营(10637)
- 企业经济(10606)
- 机构
- 学院(231203)
- 大学(220978)
- 济(103298)
- 经济(101794)
- 管理(97197)
- 理学(85019)
- 理学院(84307)
- 管理学(83364)
- 管理学院(82978)
- 研究(70241)
- 农(60697)
- 中国(57358)
- 农业(46918)
- 财(43959)
- 京(43874)
- 业大(42970)
- 科学(42939)
- 财经(35748)
- 所(35474)
- 江(34971)
- 中心(33485)
- 经(32621)
- 研究所(32261)
- 经济学(30520)
- 经济管理(29909)
- 农业大学(29531)
- 经济学院(27896)
- 商学(27367)
- 商学院(27147)
- 州(26802)
- 基金
- 项目(156802)
- 科学(125292)
- 基金(116911)
- 研究(111472)
- 家(102749)
- 国家(101690)
- 科学基金(88705)
- 社会(75996)
- 社会科(71899)
- 社会科学(71876)
- 省(63713)
- 基金项目(63287)
- 自然(57623)
- 自然科(56381)
- 自然科学(56364)
- 自然科学基金(55476)
- 划(51070)
- 教育(47621)
- 资助(45280)
- 编号(43459)
- 业(40131)
- 创(36434)
- 发(34805)
- 部(34540)
- 重点(34239)
- 农(33987)
- 创新(33215)
- 国家社会(31938)
- 成果(31128)
- 制(30638)
- 期刊
- 济(118963)
- 经济(118963)
- 农(63515)
- 研究(58511)
- 农业(42820)
- 中国(40004)
- 学报(37224)
- 管理(36157)
- 科学(35757)
- 财(35461)
- 大学(28718)
- 学学(28374)
- 业经(28128)
- 业(22508)
- 融(22156)
- 金融(22156)
- 技术(19117)
- 财经(17636)
- 经济研究(17127)
- 问题(16615)
- 经(15206)
- 技术经济(14445)
- 农村(13855)
- 村(13855)
- 农业经济(13631)
- 世界(13266)
- 版(12937)
- 商业(12598)
- 现代(11571)
- 经济问题(11505)
共检索到330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巍 刘双双 张可 孔伟
2016年中国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60%以上,水资源成为国家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影响农业用水量的因素较多。论文首先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香港、澳门、台湾缺少资料,未计算)的农业生产效率,再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演示主要年份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用水量的动态变化,然后借鉴Hansen的门槛模型检验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用水量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呈倒"U"型走势,省际间差异性减弱;农业用水量先下降后上升,省际间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2)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量的有效途径,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用水量存在显著的"门槛抑制效应",抑制强度呈"N"型走势。3)扩大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均能有效抑制农业用水量增加,而水资源禀赋、水利投资和耕地灌溉面积与农业用水量呈正相关性,农民受教育水平回归结果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贵良 吴茜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居民食品消费中畜产品所占的比重和绝对量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由于畜产品生产需以谷物为饲料,我国畜产品产量增长将诱发谷物产量的大幅增加,而谷物是传统水资源密集型产业,虚拟水含量较高,谷物产量增长势必引发区域用水量的增加。论文从畜产品全生产链角度,基于虚拟水理论分析畜产品产量增长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选用我国2002-2010年间省际面板数据设定面板协整模型,分析我国畜产品产量、谷物产量与区域用水量增长的长期关系。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畜产品产量、谷物产量与区域用水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畜产品产量提高对区域用水量增长具有较强的长期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坤玉 吴健
本文目标是定量评估农业灌溉水价对农户用水量的影响。以往研究只考虑灌溉水价对于农户某种节水行为的影响,本文充分考虑在不同的价格水平阶段,农户会在多种节水行为中进行选择,引起用水需求弹性变化,并改变用水量,从而更全面更真实地反应价格水平与农户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在农村水价市场健全以及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本文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研究农户节水行为随着价格水平而发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水价与节水量的关系。本文还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黑龙江省境内某农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案例地区,当灌溉水价达到0.04元/m3的时候,水价具备了发挥作用的条件;水价在0.04-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恒全 王贺 陈洁 张陈俊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与耕地、人口的分布也不相适应,农业发展因此受阻,研究农业用水量驱动因素对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农业经济占全国总量40%以上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以水-能源-粮食-土地纽带关系为视角选取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的方法将其时空演变驱动效应解析为人口规模效应、用水定额效应、土地利用效应、机械利用效应、人均机械动力效应以及农业就业结构效应,分析了影响农业用水量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人均机械动力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农业用水增量的主要因素;(2)农业就业结构效应和机械利用效应是其减量的主要因素;(3)驱动效应在不同省市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具有异质性;(4)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量驱动效应存在时间和空间可相互转化的关联关系。因此,建议通过正反双向调节各驱动效应、分省市差异化制定节水政策以降低农业用水量,相邻省份优势互通,合作发展以缩小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农业用水量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贺香
本文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广义矩估计对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等变量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相比较而言,农村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据此可以得出,农村流通业是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流通业 农业生产效率 广义矩估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崇俊
中国农业生产是多个投入和多种产出的生产过程,数据包络分析是经证明过的能很好处理多个投入产出问题的方法。本文以1992~2005年度的14个年份为决策单元,以中国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业从业人员等为投入指标,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年份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运行效率、规模收益及投入剩余、产出亏空等情况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华
运用Context-dependent DEA模型,本文对2004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明 王瑞波 孙炜琳
[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山东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同影响,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有效提高该省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山东省2015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使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山东省2015年平均农业生产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754、0.826和0.913,不同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从细分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来看,农业配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和农技推广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差距较大,而不同行业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该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高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适度扩大山东省农业生产规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地区普及多元化教育,引导金融保险服务业与农业协同发展,创新财政支农投资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楚明钦
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差分GMM和系统GMM法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嵌入带来的农业效率提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具有异质性,因此农业生产性服务嵌入带来的农业效率提升效应不同。其中,农业交通运输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显著提升了农业效率,但是农业信息服务业、农业金融信贷服务业、农业商务服务业和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农业效率的提升效应。
关键词:
行业异质性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业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谌贻庆 王华瑞 陶春峰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视窗分析、Malmquist指数分析和规模收益分析评价和探讨江西省2009-2014年11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估计农业生产主要因素对江西各类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分析显示: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抚州及环鄱阳湖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主要地市吉安、九江等地规模收益呈下滑状态;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和农民纯收入对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农业生产效率高低不同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科艳 曹明福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采用一步法进行估计,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1981—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严重技术非效率,1981—2011年间中国30个省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平均值只有0.55。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随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均农业GDP代表的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因素、有效灌溉率反映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工业化程度、受灾率以及财政支出占GDP比率反映的政府干预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作用,农业GDP占全部GDP比重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动力密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GDP 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娜 张莉琴
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质量下降等问题,以2009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8.42%;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龄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明显较低,老龄农户不仅主要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值低于非老龄农户,而且耕种面积以及其他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也均低于非老龄户,这说明农业老龄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Daniel C.Monchuk
本文对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有效性的因素做了细致的考察。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用数据包络法估计农业生产效率指数,第二步使用截尾回归模型及半参数自导法解释生产效率指数的差异。本文运用来自中国大约2000个县级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许多与中国农业生产低效率相关的特征。本文发现:首先,工业的发达往往与农业生产的低效率相联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外部性,例如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会影响农业生产;其次,信贷资金占总收入的比率越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就越低,这一结果可能反映出了过量信贷和信贷门槛偏低的潜在问题;第三,如果一个县的参与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比率较高,那么其农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梦贤 向洋 单德朋
“保险+期货”是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保险+期货”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保险+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细分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分解了“保险+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细分信贷可得性、保险参与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保险+期货”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前置条件,并对“保险+期货”政策效果的动态效应进行了识别。本文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保险+期货”显著提升了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该积极影响可长期持续,且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大于农业技术进步;第二,“保险+期货”通过对经营规模和亩均机械化程度的增加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但也抑制了农户主动采用新技术改善农业结构的动机;第三,更高的信贷可得性和保险参与度有助于提升“保险+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且对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的脱贫地区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应加大“保险+期货”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强调与信贷支持和保险发展政策的协同,并前瞻关注对农业新技术采纳意愿的潜在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