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38)
- 2023(20190)
- 2022(17045)
- 2021(15672)
- 2020(13382)
- 2019(30554)
- 2018(30397)
- 2017(58374)
- 2016(32096)
- 2015(35883)
- 2014(35545)
- 2013(35282)
- 2012(32460)
- 2011(29206)
- 2010(29453)
- 2009(27405)
- 2008(27096)
- 2007(24183)
- 2006(21551)
- 2005(18854)
- 学科
- 济(130895)
- 经济(130741)
- 业(110663)
- 管理(97533)
- 企(91242)
- 企业(91242)
- 方法(59955)
- 农(50869)
- 数学(49882)
- 数学方法(49105)
- 业经(37122)
- 财(36257)
- 农业(33906)
- 中国(32344)
- 学(27715)
- 地方(27022)
- 制(26409)
- 务(24833)
- 财务(24754)
- 财务管理(24719)
- 企业财务(23424)
- 理论(23244)
- 贸(23083)
- 贸易(23072)
- 技术(22920)
- 易(22396)
- 和(21512)
- 银(19844)
- 银行(19767)
- 划(19740)
- 机构
- 学院(461832)
- 大学(457595)
- 管理(181166)
- 济(180635)
- 经济(176812)
- 理学(156961)
- 理学院(155184)
- 研究(152318)
- 管理学(152136)
- 管理学院(151335)
- 中国(116352)
- 科学(99384)
- 京(97260)
- 农(95385)
- 财(81533)
- 所(78504)
- 业大(77742)
- 农业(74414)
- 江(72329)
- 研究所(71925)
- 中心(70239)
- 财经(65500)
- 北京(60032)
- 经(59600)
- 范(59306)
- 师范(58602)
- 州(56199)
- 院(54450)
- 经济学(53397)
- 省(50687)
- 基金
- 项目(316477)
- 科学(247651)
- 基金(228699)
- 研究(224691)
- 家(201913)
- 国家(200165)
- 科学基金(171165)
- 社会(141232)
- 社会科(133554)
- 社会科学(133512)
- 省(126787)
- 基金项目(121514)
- 自然(114119)
- 自然科(111505)
- 自然科学(111470)
- 自然科学基金(109477)
- 划(105288)
- 教育(102594)
- 资助(94298)
- 编号(91136)
- 成果(72269)
- 重点(71120)
- 部(68457)
- 发(67512)
- 创(66636)
- 课题(62680)
- 创新(61872)
- 科研(60928)
- 计划(58854)
- 业(58021)
- 期刊
- 济(202417)
- 经济(202417)
- 研究(128030)
- 农(91188)
- 中国(87241)
- 学报(81058)
- 科学(72546)
- 管理(66867)
- 财(63382)
- 农业(61823)
- 大学(60671)
- 学学(57783)
- 教育(46067)
- 融(41210)
- 金融(41210)
- 技术(40180)
- 业经(38520)
- 业(32806)
- 财经(31582)
- 经济研究(30177)
- 问题(27086)
- 经(27055)
- 版(24718)
- 技术经济(23716)
- 科技(23061)
- 业大(22296)
- 资源(21382)
- 现代(21103)
- 图书(21056)
- 统计(21025)
共检索到67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梅 杨洒 颜华
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但不同托管模式可能存在效率差异,探究不同托管模式的效率差异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权理论,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农业生产托管组织的调查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技术效率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托管分为村集体主导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两种模式,村集体主导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之间存在技术效率差异,村集体主导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高7.79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托管规模、托管土地细碎化程度、托管组织自给劳动力人数、设置农业经纪人能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托管的技术效率。村集体主导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效率差异原因在于村集体主导模式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且由于产权原因自给劳动力人数普遍较多,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托管规模与农业经纪人优势。因此,提出积极鼓励发展村集体主导模式、进一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托管规模、培育农业经纪人队伍等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李俊茹 赵炜科
基于对黑龙江省LX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案例观察发现,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平原地区具有实现托管服务规模经济的独特优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应将推进制度创新与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结合起来,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与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结合起来,创新政府支持方式和支持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利于联动激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社会变革。在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让市场选择,鼓励公平竞争,加强有效支持和规范引导;要鼓励服务组织购置大型农机具,鼓励粮食主产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培育,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防风险、反垄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任莹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县域层面上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基于效率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依靠外界投入的农业可持续性在下降,而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可持续性增强。黑龙江省越来越多的县(市)农业可持续性是增强的。
关键词:
黑龙江 生产效率 DEA 农业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玉铭 刘伟
笔者使用黑龙江各地区数据对农业规模效益进行研究,发现农户经营面积扩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效益。规模效益与机械先进化程度、经营模式密切相关,并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否适应农户规模有一定的联系,因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种植结构调整、时间趋势等对于产出效率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规模效益 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泓 付东雪 余志刚 付滨
随着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低碳"的理念从环境经济学领域脱颖而出,日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为例,运用EViews7.2软件,通过VAR模型探讨影响公共财政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因素,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公共财政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 低碳农业 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露
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探寻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基于时间测度生态效率整体呈增加趋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不同区域生态效率差异较大,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上升趋势较为显著。(2)生态效率空间格局由集聚向随机分布演变,处于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的“非典型”区域占比提高,经济关联性逐渐减弱。(3)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升黑龙江省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露
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探寻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基于时间测度生态效率整体呈增加趋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不同区域生态效率差异较大,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上升趋势较为显著。(2)生态效率空间格局由集聚向随机分布演变,处于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的“非典型”区域占比提高,经济关联性逐渐减弱。(3)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升黑龙江省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艳,王维,郑继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果 尹晓宇 于法稳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3~2012年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假定了水土保持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并采用TobiT模型对其进行检验分析。研究发现:2003~2012年间,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保持工作处于低效状态,主要是由资金和劳动力过大的投入规模或治理规模不合理造成。自然灾害发生面积、水土保持项目个数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对水土保持技术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城镇化水平和水土保持投资占省财政支出比例对水土保持技术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
关键词:
黑土地 水土保持 技术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一雪
通过对1990~2010年影响黑龙江省农业增加值变化的投入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化肥使用量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具有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用柴油使用量、水稻播种面积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单位根检验 协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师帅 陈红 池佳
在分析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的基础上,选取了黑龙江省近20年的相关数据对直接影响其农业产值的主要因素进行协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农药和农膜为影响农业产值的主要因素,且三要素的投入也是增加农业生产碳排放的主因,通过计算吸收碳排放所需的森林面积,指出应协调森林和耕地面积增加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使农业产值增加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协整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玉斌 李乾
农业生产托管能够实现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共赢,而合同是保障这一共赢利益分配格局得以稳定实现的关键。基于典型案例分析,将农业生产托管利益分配模式划分为无收益约束型、监督主体介入型、保底产量型、"保底产量+分红"型以及合同外附加收益型,五类利益分配模式中服务监督主要形式、服务监督强度、剩余控制权归属以及利益分配模式普适性等要件各异,特定的产生背景决定着各类模式存在的合理性。监督主体介入型与"保底产量+分红"型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新模式具有其他不同利益分配模式中的优势属性,更具发展潜力。利益分配模式选择应视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托管作物种类等而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利益分配 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秋 雷国平 杨厚翔
[目的]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区域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采用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Tobit模型、变异系数法、K均值聚类法。[结果](1)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2)19942014年间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总体呈现增大趋势;19942005年各区域耕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小,但变幅较大,该时期综合技术效率区域分异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20062014年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较大,但变幅较小,该时期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丽娟 王志伟
种粮大户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之一,在资源刚性约束和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提高种粮大户的技术效率才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本文依据黑龙江省674个种粮大户调查数据,运用SBM超效率DEA模型实证考察种粮大户的技术效率及其分布、效率分解以及松弛变量情况,运用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种粮大户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分别为0.545、0.635和0.871,综合技术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较低;耕地经营规模与综合技术效率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绝大多数种粮大户在投入要素方面存在冗余,改进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地租、流动成本、固定成本和人工费用;大户年龄、总耕地面积、家庭务农人数、土地块数、最大地块面积、旱地比例、地头农田水利设施状况、灌溉方式、土地流转合同期限和是否有正规贷款等因素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邱玉兴 黄可权 李宝岩
自2004年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国家的资金支持政策下,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不断深化改革,经营情况明显好转,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不良贷款降幅显著,支持"三农"能力明显增强,"花钱买机制"政策效应显著。但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产权制度不到位、股权设置不合理、外部监管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内部控制不健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