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3)
- 2023(14147)
- 2022(11639)
- 2021(10606)
- 2020(8997)
- 2019(19845)
- 2018(19577)
- 2017(37818)
- 2016(19918)
- 2015(21956)
- 2014(21240)
- 2013(20969)
- 2012(19024)
- 2011(16982)
- 2010(17678)
- 2009(17301)
- 2008(16675)
- 2007(15652)
- 2006(14101)
- 2005(12959)
- 学科
- 业(97810)
- 济(82178)
- 经济(82045)
- 企(80285)
- 企业(80285)
- 管理(75838)
- 农(46685)
- 业经(32588)
- 农业(31268)
- 方法(31101)
- 财(31094)
- 融(28101)
- 金融(28099)
- 中国(27280)
- 制(26914)
- 银(26707)
- 银行(26695)
- 行(25860)
- 数学(22946)
- 数学方法(22800)
- 务(22193)
- 财务(22164)
- 财务管理(22132)
- 企业财务(21032)
- 技术(20819)
- 体(19423)
- 策(16947)
- 体制(16025)
- 地方(15938)
- 理论(15699)
- 机构
- 学院(281438)
- 大学(272178)
- 济(126310)
- 经济(123966)
- 管理(116606)
- 理学(99216)
- 理学院(98410)
- 管理学(97404)
- 管理学院(96882)
- 研究(86776)
- 中国(79012)
- 财(62794)
- 京(55158)
- 农(54984)
- 财经(48163)
- 科学(45976)
- 江(45283)
- 经(43631)
- 中心(43213)
- 所(41640)
- 农业(41463)
- 业大(40780)
- 经济学(37943)
- 研究所(36501)
- 州(35426)
- 财经大学(35181)
- 经济学院(34189)
- 北京(34027)
- 经济管理(33504)
- 商学(32697)
- 基金
- 项目(176900)
- 科学(142885)
- 研究(137248)
- 基金(130359)
- 家(110074)
- 国家(108934)
- 科学基金(96874)
- 社会(92070)
- 社会科(87166)
- 社会科学(87148)
- 省(71435)
- 基金项目(69113)
- 教育(60433)
- 自然(58610)
- 自然科(57332)
- 自然科学(57321)
- 自然科学基金(56429)
- 划(56383)
- 编号(55606)
- 资助(50800)
- 成果(44161)
- 创(43721)
- 制(41621)
- 业(40429)
- 部(40056)
- 创新(39898)
- 发(39016)
- 重点(38626)
- 国家社会(38414)
- 课题(37303)
- 期刊
- 济(151728)
- 经济(151728)
- 研究(85927)
- 中国(62952)
- 农(58384)
- 财(52741)
- 管理(48227)
- 融(45291)
- 金融(45291)
- 农业(38693)
- 科学(35778)
- 学报(33700)
- 业经(30540)
- 大学(28546)
- 学学(27489)
- 技术(25925)
- 财经(24735)
- 教育(23279)
- 经济研究(21900)
- 经(21278)
- 业(20853)
- 问题(19498)
- 技术经济(16808)
- 农村(15741)
- 村(15741)
- 世界(15324)
- 现代(14698)
- 财会(14682)
- 农业经济(14385)
- 科技(13778)
共检索到445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芦千文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聚焦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创新金融支农惠农强农机制,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严格意义和规范发展的农业生产托管通过内生的服务规模经营机制,克服了小农户分散化经营、随意性生产、零碎化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弊端,为现代金融服务嵌入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过程创造了基本条件。其机理是综合发挥降险增效、信息集成、过程监督作用,形成现代金融服务导入的中介载体、平台支撑和渠道机制,精准匹配契约结构转换激发的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金融服务需求,解决了抵押缺失、担保不灵、信用不足对小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限制,也实现了信贷资金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封闭运行。实践中,农业生产托管已经催生了“托管险”“托管贷”及组合式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推动了赋能小农户的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为构建金融驱动农业强国机制提供了可行路径。深化农业金融服务体制改革,要继续聚焦小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围绕推广和优化“托管险”“托管贷”及组合式创新形式,探索现代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机制,开创现代金融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洪燕 陈俊红 刘宝印 龚晶
[目的]“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文章针对现阶段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种地如何赚钱”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农业生产托管实践路径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推进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联合、推动小农户组织化、满足农户个性化生产经营需求、健全小农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的风险分担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结果]农业生产托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巩固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小农户排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之外。[结论]文章提出灵活推进各种规模化经营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生产托管供需市场等改进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洋啸 孔祥智
在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缓慢、风险问题显现的现实制约下,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农业经营的创新模式,有利于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现实难题。文章基于各地区农业生产托管的多类型典型案例,从分工视角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市场的运行机制,并对不同类型托管经营主体服务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了农户的家庭劳动分工,对于提升农户技术采纳可得性与优化生产性投资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小农户卷入社会分工,促进要素报酬递增。通过对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四类型(企业参与型、供销合作型、合作社营销型、多元主体共营型)主体研究发现,服务组织通过与农户建立收益分配的风险分担机制,能更好地发挥服务规模的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娟 唐文慧 马骥
农业生产托管是解决粮农既要种地又想务工的双重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其对粮农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环节异质性尚不清楚这一问题,构建“农业生产托管—要素替代—粮农家庭收入”的理论框架,基于中国11省44县的2 060份粮农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深入剖析农业生产托管对粮农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粮农的农业生产托管决策受托管特征、种植特征等内外部因素影响。2)农业生产托管可以优化粮农家庭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其中,工资性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粮食种植性收入>转移性收入。3)农业生产托管从劳动力分工和物质资本配置2个维度促进粮农增收,且存在环节异质性,其中,劳动力分工的中介效应>非劳动力要素配置。耕地、收储等劳动密集型环节托管主要经优化劳动力分工提高粮农收入,防治等技术密集型环节则主要通过优化物质资本配置促进增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玉斌 李乾
农业生产托管能够实现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共赢,而合同是保障这一共赢利益分配格局得以稳定实现的关键。基于典型案例分析,将农业生产托管利益分配模式划分为无收益约束型、监督主体介入型、保底产量型、"保底产量+分红"型以及合同外附加收益型,五类利益分配模式中服务监督主要形式、服务监督强度、剩余控制权归属以及利益分配模式普适性等要件各异,特定的产生背景决定着各类模式存在的合理性。监督主体介入型与"保底产量+分红"型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新模式具有其他不同利益分配模式中的优势属性,更具发展潜力。利益分配模式选择应视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托管作物种类等而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利益分配 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鑫 韩青
当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分为三种形式:只补农户、同时补贴农户与服务组织、只补贴服务组织。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三种类型的补贴对不同规模服务组织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经济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三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模式在提高大服务组织服务规模经济效应程度上补贴模式三最高,补贴模式二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在对小服务组织利润损害程度上补贴模式二最高,补贴模式三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生产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也有不同。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创新补贴模式、避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垒大户"、动态调整补贴环节和区域三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补贴 经济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李俊茹 赵炜科
基于对黑龙江省LX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案例观察发现,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平原地区具有实现托管服务规模经济的独特优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应将推进制度创新与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结合起来,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与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结合起来,创新政府支持方式和支持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利于联动激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社会变革。在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让市场选择,鼓励公平竞争,加强有效支持和规范引导;要鼓励服务组织购置大型农机具,鼓励粮食主产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培育,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防风险、反垄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李琳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机械化和规模化的新时代,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适度规模经营路径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从实践看,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路径,一是土地规模经营,在这一模式下,由于土地流转费较高和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土地流转期限不稳定,对于粮食等低附加值大宗农产品会形成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远期风险;二是服务规模经营,在实践中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结果,这种模式能显著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相比较而言能够避免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风险,应当予以重视支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银保监会的政策规定,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政策性定位,紧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积极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资阳市中心支行调查组 刘飞 樊建松 蒋卫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江帆 种聪 宋洪远
基于全国14个省份2022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逆概率加权和逆概率加权回归调整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农业生产托管参与决策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农户的一种“自选择”行为。(2)农户购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相较于未购买服务的农户,购买服务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会高出约2.51%~3.40%。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托管能够有效减少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投入,提高种粮农户的技术采纳概率。(3)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在产销平衡区、在小麦生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且这一正向作用在小规模、高兼业水平、新生代的农户群体中更为突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鹤群
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中的许多青壮年劳动力迅速转移,进入城镇二三产业,由此带来今后由谁来种地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了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骤减、结构老化、素质较低、后继乏人等问题,总结了南通地区一些地方实行"全托管"的创新之举及其所取得的效果,为化解"谁来种地"这一难题找到了出路。"全托管"释放出了新农村发展的活力,但这一新事物还刚开始,尚需积极引导,在实践中完善发展。作者提出了增强凝聚力,延伸产业链;设施更先进,布局更科学;帮助"扶上马",服务"送一程";强化优质服务、加大政策支撑力度;有关部门协作联手,科学指导;完善保...
关键词:
谁来种地 草根创举 实践完善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成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谋突破,以改革促发展。那么,如何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对接起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 农业生产经营 体制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天森
建设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的制度性安排。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要有不断创新出来的制度或体制性保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农民增加收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创新和完善对农业的投入机制、创新和完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支农惠农 机制创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高鸣
以分工、交易、合作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形成原因、演变脉络,将其分为基于"熟人社会"形成的人际关系纽带、基于"收益捆绑"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基于"组织创新"形成的组织联结机制、基于"服务叠加"形成的服务联结方式、基于"产业融合"形成的产业联结方式等五种联结模式。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演变,要受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边界的调整、农业经营兼业化和专业化二元分化趋势、农业服务主体类型和服务地域的选择格局、农业生产性服务要素市场的完善程度、涉农二三产业联结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等因素影响。未来,要适应农户分化趋势从多维度策略性地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业生产托管中的风险配置研究——基于反向租佃视角
农业生产全程托管如何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农业生产托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调研
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以山东省为例
农业生产托管项目何以取得成效——基于政策执行视角的审视
农业生产托管: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晋苏黑三省的调研
土地托管、绿色技术采纳行为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供需评价异化视角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来自江汉平原的调查问卷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视域下的农业生产托管与农户经营方式变化
风险规避、关系网络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选择偏向——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