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78)
2023(18735)
2022(16059)
2021(14791)
2020(12586)
2019(28244)
2018(28145)
2017(54264)
2016(29719)
2015(32853)
2014(32428)
2013(32657)
2012(29954)
2011(26779)
2010(26642)
2009(24784)
2008(24458)
2007(21667)
2006(19253)
2005(16781)
作者
(88017)
(73455)
(72860)
(69195)
(46393)
(35407)
(32882)
(28718)
(27787)
(26137)
(25007)
(24737)
(23314)
(23159)
(22605)
(22352)
(22311)
(21653)
(21004)
(20950)
(18529)
(17918)
(17811)
(16803)
(16438)
(16392)
(16350)
(16189)
(14863)
(14644)
学科
(119065)
经济(118922)
(107244)
管理(91660)
(87881)
企业(87881)
方法(53605)
(50027)
数学(43803)
数学方法(43371)
业经(35545)
(34834)
农业(33335)
中国(29997)
地方(24410)
(24343)
(24299)
(24158)
财务(24094)
财务管理(24067)
企业财务(22827)
(22137)
贸易(22126)
技术(22018)
(21506)
理论(20161)
(19975)
(18517)
(18386)
环境(18004)
机构
学院(422714)
大学(418352)
管理(168706)
(168026)
经济(164401)
理学(146198)
理学院(144617)
管理学(142255)
管理学院(141501)
研究(139101)
中国(105877)
(89636)
科学(89634)
(88257)
(75311)
业大(72160)
(70944)
农业(69834)
研究所(64879)
中心(64594)
(63922)
财经(60491)
(55157)
北京(54463)
(52895)
师范(52295)
(51130)
(49736)
经济学(49291)
(46600)
基金
项目(291941)
科学(228388)
基金(211456)
研究(208576)
(186479)
国家(184817)
科学基金(158076)
社会(132184)
社会科(124952)
社会科学(124912)
(116700)
基金项目(113285)
自然(104568)
自然科(102155)
自然科学(102123)
自然科学基金(100333)
(96536)
教育(93233)
资助(85662)
编号(84840)
成果(66718)
重点(64859)
(63086)
(62723)
(62170)
创新(57624)
课题(56988)
科研(56147)
(55542)
国家社会(54083)
期刊
(188719)
经济(188719)
研究(116870)
(86768)
中国(79633)
学报(73920)
科学(65877)
管理(61034)
农业(58753)
(58694)
大学(55179)
学学(52506)
教育(38250)
(37250)
金融(37250)
业经(36761)
技术(35168)
(31017)
财经(29140)
经济研究(27934)
问题(25559)
(24969)
(22472)
图书(21813)
技术经济(21544)
科技(21446)
业大(20202)
现代(19656)
商业(19169)
资源(19136)
共检索到616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明  王瑞波  孙炜琳  
[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山东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同影响,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有效提高该省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山东省2015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使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山东省2015年平均农业生产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754、0.826和0.913,不同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从细分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来看,农业配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和农技推广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差距较大,而不同行业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该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高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适度扩大山东省农业生产规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地区普及多元化教育,引导金融保险服务业与农业协同发展,创新财政支农投资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乔保荣  穆佳薇  余国新  
[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基于“双碳”现实背景,将农业碳吸收与农业碳排放同时纳入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方法]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结果]样本研究期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介于0.8~0.9,九大区域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波动幅度较小,分区域呈现出“W”和“M”型两种时间变化态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超出直接效应。[结论]考虑农业碳吸收属性,中国整体农业生态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未达到完全有效状态,仍有改进空间。应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区域合作,克服区域间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冗余,充分发挥溢出效应对区域间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拉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沙利臣  刘新生  
农业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不仅是过去农业生产增长的驱动因素也是未来支撑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本文从山东农业生产要素的弹性和结构入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研究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提出了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焦源  
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成为影响农民收入、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状态的关键因素。效率的高低一方面能够展示一个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反映了区域资源配置及利用状况。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选取分析指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了2011年山东省17地市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实证结果显示烟台、威海及淄博的农业效率水平相对较高,处于生产前沿面;山东省农业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规模效率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的影响广泛,其中城市GDP、农民受教育程度和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各地区在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效率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应依据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银锋  陈雯婷  谭晶荣  
本文首先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之后,针对中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重点挖掘了全球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效应。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率要明显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全球化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影响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邵文武  张波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服务业提供主体单一、农业金融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应该从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颖慧  李敬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与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农户数量规模、政府补贴和农户劳动力变化是影响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四个因素。其中,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对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布密度、政府补贴和城镇化率提高1%,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别提高0.135、0.955和2.714。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振刚  陈志明  林春培  
本文在广东省87个农业专业镇的经验数据及典型农业专业镇实践基础上,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广东农业专业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呈现出政府主导、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和产业区三种基本发展模式;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知识密集程度偏低、中介组织发展不足及服务平台缺乏协同等主要问题;从现代农业培育机制角度提出积极转换和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多元化合作机制、构建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强化新技术体系建设等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有积极的影响,且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运用Hansen的门限回归思想,设计门限回归模型,并将2005—2013年我国31省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门限变量值。测算结果表明:当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使其发展指标跨过某个门限值时,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显著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由依附产业转向独立完整乃至成为战略性产业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不仅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也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重点聚焦四个问题:解决为谁服务问题,瞄准需要服务的关键问题,着眼于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乡村建设。从我国的国情农情出发,需要构建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备、融合规范、共享共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成功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强化从发展战略到政策举措一系列行为导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强  杨万江  孟华兵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于缓解粮食生产节本上涨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水稻产业为例,在分析水稻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性服务在生产环节发展上差异明显,金融保险服务、技术服务、机械服务等产中环节服务发展水平要高于农资供应、加工销售等产前和产后环节;水稻种植农户平均成本效率为0.73,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水稻生产的实际成本相对于前沿成本存在较大偏离,这种偏离主要是由成本无效率导致的;金融保险服务、技术服务、机械服务和加工销售服务等水稻生产性服务对于提高成本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显著作用,但农资供应服务作用并不显著;户主受教育水平和水稻种植经验对提高成本效率也具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整体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产中环节和产后环节对成本效率的提升作用,以及加强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育等提高我国水稻生产成本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强  杨万江  孟华兵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于缓解粮食生产节本上涨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水稻产业为例,在分析水稻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性服务在生产环节发展上差异明显,金融保险服务、技术服务、机械服务等产中环节服务发展水平要高于农资供应、加工销售等产前和产后环节;水稻种植农户平均成本效率为0.73,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水稻生产的实际成本相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楚明钦  
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差分GMM和系统GMM法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嵌入带来的农业效率提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具有异质性,因此农业生产性服务嵌入带来的农业效率提升效应不同。其中,农业交通运输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显著提升了农业效率,但是农业信息服务业、农业金融信贷服务业、农业商务服务业和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农业效率的提升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振  
在农业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背景下,结合中长期农业种植格局与区域分布变化趋势,未来农业机械服务需求将发生如下变化:面向主粮的服务向全部农产品拓展,特色化、个性化服务需求趋强,阶段性服务向全程化服务转变,单一服务需求向组合式需求转变,区域性服务向全国性服务延伸,网络化服务购买方式需求形成。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机械服务业供给水平与中长期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供给存在薄弱环节、薄弱品种、薄弱地区以及服务主体发展滞后等问题。基于对问题的分析以及适应未来需求的变化,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栾军强  王荣成  朱子媛  李甜甜  
[目的]区域农业生产格局通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变动实现调整,将山东省137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以期对其粮食供需关系和供需关系变动下农业生产新变化进行细致描述。[方法]文章基于县域尺度,以重心模型刻画近10年山东省粮食供需背景,综合利用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区位熵、结构变动指数等方法,分别从产量和结构探讨农业生产在粮食供需背景之下的格局演变。[结果](1)2008—2017年山东省缺粮区数量增长,粮食供需重心明显西移,西部须面对来自自身粮食需求和东部缺粮量同时上涨的双重压力。(2)山东省粮食生产转出区数量先减后增,粮食生产转入区数量先增后减,粮食生产与供需变动存在空间一致性,粮食生产转入区进一步向西集中。(3)供需变动下山东省农业种植结构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而非粮作物集中趋势增强。(4)山东省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指数高值区可分为粮食生产提升型和城市规模扩张型两类。前者为缓解粮食供需压力,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显著上升;后者呈现以市区为中心的接触扩散格局,但也通过保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粮食供需,并未出现粮食作物大规模转变为非粮作物。[结论]在粮食供需背景下,山东省应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以求适应供需关系的新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