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43)
2023(19607)
2022(16610)
2021(15494)
2020(12814)
2019(29101)
2018(28953)
2017(55971)
2016(30403)
2015(33878)
2014(33815)
2013(33776)
2012(31361)
2011(28373)
2010(28888)
2009(26848)
2008(26608)
2007(23957)
2006(21645)
2005(19580)
作者
(89011)
(74375)
(73531)
(69913)
(47250)
(35502)
(33400)
(28887)
(28069)
(26792)
(25323)
(25034)
(23843)
(23703)
(23068)
(22604)
(21955)
(21852)
(21325)
(21260)
(18604)
(18500)
(18047)
(17096)
(16664)
(16616)
(16557)
(16531)
(15124)
(14841)
学科
(128640)
经济(128498)
(108983)
管理(95535)
(88936)
企业(88936)
方法(52014)
(50643)
数学(41859)
数学方法(41374)
业经(37042)
中国(36491)
(35896)
农业(33874)
地方(29030)
(27097)
(24982)
(24127)
财务(24051)
财务管理(24017)
(23559)
贸易(23541)
技术(22995)
(22859)
企业财务(22800)
(22023)
理论(21903)
(21737)
(21120)
银行(21075)
机构
学院(437806)
大学(433693)
(180338)
经济(176399)
管理(175166)
理学(149752)
研究(149311)
理学院(148134)
管理学(145918)
管理学院(145091)
中国(116007)
(93195)
科学(90543)
(83529)
(82658)
(75782)
中心(68663)
研究所(68288)
(68187)
业大(67097)
财经(65351)
农业(63545)
(59371)
北京(58991)
(57216)
师范(56719)
(54767)
(53489)
经济学(52507)
财经大学(47925)
基金
项目(288125)
科学(227396)
研究(214041)
基金(208345)
(180734)
国家(179035)
科学基金(154276)
社会(135667)
社会科(128310)
社会科学(128276)
(113564)
基金项目(109810)
自然(98963)
自然科(96657)
教育(96656)
自然科学(96635)
自然科学基金(94930)
(94282)
编号(88775)
资助(85243)
成果(72382)
(64539)
重点(63841)
(63541)
(60976)
课题(60357)
创新(56407)
国家社会(55368)
教育部(54228)
科研(54188)
期刊
(211590)
经济(211590)
研究(131733)
中国(90748)
(80469)
管理(67102)
学报(66564)
(64588)
科学(63092)
农业(54426)
大学(51207)
教育(48385)
学学(48181)
(45592)
金融(45592)
业经(38869)
技术(38859)
财经(31977)
经济研究(31675)
(28753)
问题(27685)
(27464)
图书(24018)
技术经济(23006)
现代(21010)
(20950)
科技(20772)
理论(20473)
世界(20376)
商业(20099)
共检索到672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邵文武  张波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服务业提供主体单一、农业金融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应该从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颖慧  李敬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与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农户数量规模、政府补贴和农户劳动力变化是影响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四个因素。其中,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对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布密度、政府补贴和城镇化率提高1%,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别提高0.135、0.955和2.714。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慧芬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快,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引擎。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业比较利益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还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滞后。因此,今后要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现代服务部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红松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各服务供给主体在自身及彼此协同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因此,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使各服务供给主体克服自身局限并协同发挥作用,才能最终形成合力,高效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业生产性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引擎,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分析表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伴随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的必然趋势,其发展既有深刻的理论成因,也是我国现实背景下的客观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纵深推进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或将成为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最佳答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为解决当前的农业问题提供新思路,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探索新路径,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引擎。国际经验显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服务化的过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等同,但也有若干明显区别。应该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基调,代替"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传统提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科学处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阶段性服务和全程性服务、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与支持其服务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体系恢复建设,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萌发和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开启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职能逐渐推向市场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末期,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继续深入,经营性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提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8年,健全公益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发展经营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阶段;2008年以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迅速凸显,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突出亮点。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需求扩张是主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拓宽视野,科学把握其历史方位。第一,经济服务化已经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日益成为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路径,要科学把握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新要求,用现代服务业理念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第二,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紧迫任务。要科学理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第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成为完善国家治理的战略取向。为此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和优先地位,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好地坚持市场导向、公平竞争。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对于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制度,应注意超前谋划、前瞻应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谢雨欣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定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验证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是通过专业化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的,采取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维度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目标尚未实现;对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继续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和“数智化”转型,使其更好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谢雨欣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定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验证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是通过专业化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的,采取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维度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目标尚未实现;对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继续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和“数智化”转型,使其更好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增旭  胡应得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户非农业收入、人力资本水平、农户耕地面积和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同向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增长无法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农村劳动力因增加了农户非农收入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而促进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因降低了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未能提升农户经营规模而不利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据此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锦云  潘俊安  程勇  
充分发展意味着事物发展到最高阶段或完全阶段,且其自身生产力已经完全释放。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充分发展不仅是新时代经济发展、产业自身发展和农村产业兴旺的迫切需要,而且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探索、产业组织理论的实践探索和乡村发展的战略探索等证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实现充分发展。运用2008—2019年我国26个省份的数据,从准备度、使用强度、影响度和实现度四个维度,构建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受各省经济发展质量、资源禀赋等内部因素和农业信息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等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尚不充分,且各地充分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此,要从“提质”“提档”“提标”“提效”等路径,加快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