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6)
- 2023(9201)
- 2022(7447)
- 2021(6633)
- 2020(5772)
- 2019(12592)
- 2018(12456)
- 2017(24192)
- 2016(13057)
- 2015(14344)
- 2014(14084)
- 2013(14351)
- 2012(13254)
- 2011(11842)
- 2010(12178)
- 2009(11705)
- 2008(11844)
- 2007(11027)
- 2006(10025)
- 2005(9083)
- 学科
- 业(80045)
- 企(63472)
- 企业(63472)
- 济(60891)
- 经济(60806)
- 管理(50163)
- 农(44618)
- 农业(29753)
- 业经(27031)
- 方法(24767)
- 财(20693)
- 数学(17516)
- 数学方法(17398)
- 务(16064)
- 财务(16059)
- 财务管理(16045)
- 技术(15209)
- 企业财务(15162)
- 制(14006)
- 策(13854)
- 中国(13710)
- 体(11777)
- 划(11676)
- 和(11131)
- 企业经济(10458)
- 贸(10378)
- 贸易(10372)
- 理论(10297)
- 经营(10112)
- 易(10098)
- 机构
- 学院(199237)
- 大学(189759)
- 济(88180)
- 经济(86756)
- 管理(81886)
- 理学(70626)
- 理学院(70032)
- 管理学(69094)
- 管理学院(68766)
- 研究(64812)
- 农(55483)
- 中国(53542)
- 农业(42700)
- 科学(39535)
- 京(39486)
- 财(38015)
- 业大(37186)
- 所(33799)
- 江(32642)
- 研究所(30435)
- 中心(30251)
- 财经(29944)
- 经(27152)
- 农业大学(26055)
- 经济管理(25565)
- 经济学(25261)
- 州(24685)
- 北京(23926)
- 业(23837)
- 省(23709)
- 基金
- 项目(129901)
- 科学(103673)
- 基金(95771)
- 研究(94034)
- 家(84141)
- 国家(83213)
- 科学基金(72273)
- 社会(62337)
- 社会科(58728)
- 社会科学(58711)
- 省(53360)
- 基金项目(50815)
- 自然(47033)
- 自然科(45983)
- 自然科学(45969)
- 自然科学基金(45235)
- 划(42391)
- 教育(39944)
- 资助(38151)
- 编号(37819)
- 业(35893)
- 农(31182)
- 创(30448)
- 发(29598)
- 部(28732)
- 重点(28640)
- 成果(28120)
- 创新(27604)
- 制(25928)
- 国家社会(25808)
- 期刊
- 济(109201)
- 经济(109201)
- 农(59378)
- 研究(54307)
- 农业(40272)
- 中国(40239)
- 管理(32547)
- 学报(31652)
- 财(31412)
- 科学(31399)
- 业经(25764)
- 大学(24910)
- 学学(24366)
- 业(21234)
- 融(19999)
- 金融(19999)
- 技术(18150)
- 经济研究(15025)
- 财经(14921)
- 问题(14650)
- 农村(13786)
- 村(13786)
- 农业经济(13600)
- 技术经济(13020)
- 经(12959)
- 世界(12778)
- 版(11499)
- 教育(11063)
- 现代(10513)
- 经济问题(10508)
共检索到303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壮
“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398~399页)这个论述精辟地概括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研究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布局,必须把握住这个基本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垚 张戈
如何通过调整县域农业布局结构发展低碳农业,也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新课题。该文通过调查研究、现场走访的方式,总结了辽中县17个乡镇中几个重点农业乡、镇的现状、区域优势及其特点,根据这些优势、特点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北、中、南3个示范区域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布局 区域优势 辽中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军乐 靳世明 袁瑜 郑建宗
针对都兰县农业资源区域差异性大特点,选择影响生产主要因子,用数学聚类模糊分析方法对各生产单元进行了类型划分,同时结合利用现状采用土地自然适宜性方法做了利用系统适应级评价,从土地生产适宜性、经济效益以及生态保护角度考虑,提出了农牧业的基本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比较优势,优化资源组合,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建设小麦、青稞粮食生产基地,枸杞、紫皮大蒜等特色产品生产基地,紫花苜蓿产品等生产基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战略研究 都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部门结构和地区布局的主要变化特征和原因,指出了农业生产转变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並由此推测了我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未来变化趋向,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旭锋
本文从对加拿大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发展进行分析,论述加拿大农业生产力布局发展的做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农业生产布局概况、农业经营规模分析及农业资源区域布局演变等方面,从而得到一些对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力布局 区域农业 规模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赫昊疆 夏咏
构建现代化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目标,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式,改善并创新传统的基础农业生产。因此,首先要从政策及金融方面耐心地走好、走稳培育进程,现阶段就是要把政策指向主体、金融辅助主体视为一切行动的基础,与实际切合,与行业联系,最终发展为适合国情、适合农民的高水平农业生产模式,推进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 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露 胡盛红 李茂芬 李玉萍 张海东
[目的]全面分析海南岛休闲农业布局现状,为海南岛休闲农业科学合理规划和均衡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利用海南岛259家休闲农业企业的地理数据,采用比较、缓冲、密度分析工具,从数量、类型、密度、距离衰减方面实证分析海南岛休闲农业的布局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结果](1)海南岛东部、中部和西部休闲农业数量分布比重分别为51%、29%和20%,其中国家级示范点数量分布比重分别为83%、17%和0%;(2)休闲农业主要类型有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农家乐,除休闲农庄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较均匀外,其他类型分布较不均衡;(3)距离市县中心越远,休闲农业分布密度越小,95%的休闲农业分布在距离市县中心30km以内,距离市县中心10~15km是休闲农业的高峰集聚区;(4)海南岛休闲农业已在海口、保亭、三亚、澄迈、琼中、琼海、定安、儋州形成8个高度集聚带。[结论]海南岛休闲农业无论在数量、类型和密度上都是东部地区最多,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应积极推进具有农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因地制宜拓展产业休闲功能;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单一的地区,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和文化内涵;加强休闲农业点与旅游景区、生活服务中心之间的跨区域联系,形成和谐发展的有机旅游整体,使休闲农业真正成为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引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随着国际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传统衡量农产品比较优势方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通过衡量土地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分析了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然后以江苏省1999—2003年平均数据为例,计算了江苏内部各地级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来间接衡量江苏各类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整体上看,粮食、茶类作物在苏南具有比较优势;棉花、水果在苏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油料、麻类、蔬菜、瓜果在苏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并在其基础上对江苏未来农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江苏新一轮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证据,同时为测定农产品比较优势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农业布局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荣章,谢香方
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是新疆最长的河流,流域范围几乎涉及整个塔里木盆地。其主要源流有阿克苏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三河在阿克苏南部的肖夹克附近汇合后称塔河。干流长1280公里。其中肖夹克至沙雅东南的哈达墩称上游,哈达墩至尉犁县卡拉称中游,卡拉至台特玛湖为下游。塔河流域农业资源丰富,但环境干旱,生态脆弱,资源开发独具规律。塔河还有另一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璐 罗赤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的居住地点只能紧邻农业生产地点。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农业生产的用工量下降,不再成为农民的主要活动内容。在这种背景下,生活的便利性取代了生产的便利性,成为农民选择居住地点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村空间将会由当前相对分散的状态,缓慢演变为一种相对集中的空间分布状态。因此,加强对农业发展的研究,是农村空间规划科学性的前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光萍
益阳地区土地面积1214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83%,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素誉“鱼米之乡”,是全国苎麻、茶叶的重要产地。农业产值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历年(1988年除外)都在60%左右,以本区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也占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业的发展对该区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和现状特点 1、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较好。本区北抵湖北荆州地区,东北与岳阳水陆毗连,东南紧靠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瑾
[目的]揭示区域生态农业的布局特征,探讨生态农业的承载力,以期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最邻近指数反映生态农业的布局,同时采用投影寻踪建立模型来预测河南省生态农业承载力。[结果]河南省的郑州市和信阳市生态农业基尼系数较高,其他市区的空间基尼系数较小,整体上河南省生态农业呈弱集聚。河南省生态农业布局的最邻近指数不同,郑州、信阳、济源、周口、鹤壁、商丘、三门峡、平顶山和驻马店等9个市的最邻近指数小于1,呈凝聚型分布;而洛阳、安阳、新乡、濮阳、漯河、南阳、开封、焦作和许昌等9个市的最邻近指数大于1,呈均匀型分布。此外南阳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最大,信阳市的农业资源承载力最大,应加大该地区农业生态的开发力度,科学规划,持续发展,而郑州市的生态农业承载力均较低,现阶段应加强开发保护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结论]河南省生态农业布局和承载力呈区域差异,今后应充分考虑各市区的实际特征和发展潜力,促进其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钧维
望城县系湖南省长沙市的郊区县,地处湘江下游两岸,属长衡丘陵向滨湖平原过渡的地带。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总面积2,152,242亩,占全省总面积的0.68%。全县人口为660,500人,古全省人口1.3%。人均土地3.1亩,按农业人口计,人均耕地只有1.06亩。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的发展以及基建面积的扩大,人均土地面积将会继续减少。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望城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这不仅与全县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省会长沙和邻近县区经济的发展和布局。一、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永永 米文宝 卜晓燕
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以宁夏1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借助Arc GIS 10.0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探讨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理想态势。结果表明:1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达区域农村人口人均虚拟水量普遍高于欠发达区域,农业生产以北部平原地区为主体进行布局,中南部地区布局较少;2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北部地区高,中南部地区偏低的宏观态势;3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的县市有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的县市有银川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