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1)
2023(15733)
2022(13197)
2021(11927)
2020(10062)
2019(23183)
2018(22724)
2017(44285)
2016(23852)
2015(26799)
2014(26946)
2013(27256)
2012(25678)
2011(23131)
2010(23619)
2009(22385)
2008(22608)
2007(20799)
2006(18688)
2005(17144)
作者
(70648)
(59552)
(59440)
(56250)
(37850)
(28683)
(26870)
(23291)
(22550)
(21439)
(20335)
(19735)
(19205)
(18946)
(18686)
(18346)
(17767)
(17492)
(17279)
(17166)
(14923)
(14888)
(14561)
(13718)
(13475)
(13464)
(13434)
(13280)
(12111)
(12025)
学科
(115637)
经济(115514)
(96229)
(77277)
企业(77277)
管理(76921)
(48766)
方法(45938)
数学(36943)
数学方法(36695)
业经(33939)
(33329)
农业(32482)
中国(31325)
地方(27691)
(22846)
(21053)
贸易(21035)
(20726)
财务(20697)
财务管理(20658)
(20407)
技术(20304)
企业财务(19511)
(18801)
(18482)
(17801)
(17635)
银行(17600)
(16966)
机构
学院(356629)
大学(349367)
(157670)
经济(154677)
管理(140577)
研究(121413)
理学(119718)
理学院(118501)
管理学(116943)
管理学院(116279)
中国(96273)
(73672)
(72834)
科学(71756)
(71423)
(62560)
(57360)
中心(56407)
农业(56046)
研究所(55974)
财经(55669)
业大(54704)
(50330)
经济学(47796)
北京(46371)
(44945)
(44517)
师范(44117)
经济学院(43331)
(42331)
基金
项目(226379)
科学(179305)
研究(168594)
基金(163980)
(141561)
国家(140189)
科学基金(120941)
社会(110041)
社会科(104104)
社会科学(104076)
(91171)
基金项目(86647)
自然(75123)
教育(74920)
(74278)
自然科(73395)
自然科学(73376)
自然科学基金(72120)
编号(69464)
资助(65998)
成果(55463)
(54424)
重点(50401)
(50119)
(49547)
课题(46956)
(46541)
国家社会(45658)
创新(45652)
发展(44420)
期刊
(187505)
经济(187505)
研究(106264)
中国(75042)
(72848)
(57203)
管理(53900)
学报(51623)
科学(50534)
农业(49027)
大学(39773)
(37851)
金融(37851)
学学(37821)
业经(35817)
技术(32733)
教育(32722)
经济研究(28404)
财经(27823)
(26806)
问题(25452)
(24098)
技术经济(21206)
世界(19275)
(18464)
商业(17970)
(17486)
现代(17186)
经济问题(16969)
统计(16888)
共检索到554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发友,汤小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技术创新和推广以及不同生产技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两类基本因素:①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规模;②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前者符合Griliches的市场需求导向技术创新假设,后者满足Hayami—Ruttan的资源诱导技术创新理论。对中国水稻生产力增长的分析表明,技术进步是粮食生产增长的主导决定因素,而技术创新是粮食生产力增长的原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正龙  
一、引言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5月29日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支撑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而,如何提高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对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能否持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政  唐梦  
从农户生产动机行为的研究文献来看,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被划分为"理性动机"型、"消费(生存)"型、"半无产化"型等几种类型。本文通过广东样本农户对农业生产力的适应性分析,发现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并不是用"某种类型"就能概括的,而只能由农户所面对的农业生产力状况来决定。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因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并随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愈成熟,农户对农业生产力的适应性就愈强,农户就愈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农业生产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勤航  高延雷  诸培新  
农民增收问题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小农户通过组织化的方式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有待验证。基于对山东省博兴县372个种粮小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值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了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小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23.03%)和非农收入(23.12%),对农业纯收入也有正向影响。(2)从不同组织模式看,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均能显著提升小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和非农收入,且土地入社托管模式的提升效应高于村级代理托管模式。(3)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对小农户农业纯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则相反。因此,应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统筹协调功能,不断提高小农户在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时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强化农业服务主体建设,更好地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循刚  胡培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利用四川省农户农业生产的微观数据,研究了2005~2007年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变化、规模经济性和资源配置效率4个部分。结果表明:2005~2007年四川省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为8.51%,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是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平均占103.06%,规模效率占19.23%,技术效率的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平均占5.41%,资源配置的影响为负,平均占16.88%。因此认为,要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需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俊平  李凤升  
为探讨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78-2006年我国历年农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农业产值每增加1%,将促进经济增长2.12%;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农业生产的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如果本期的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8%得以纠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业生产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经济增长对农业生产具有长期促进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农业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银凤  
二元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不协调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工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较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二元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农业部门生产率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刘易斯-拉尼斯-费二元经济模型和乔根森经济模型为这种结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芸  李文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是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的需求是政策制定的立足点。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产粮大县的入户调查,掌握当前农村生产发展的现状,分析农户在农业发展生产中面临的问题,研究他们的发展需求以及地区差异,为政府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洪燕   陈俊红   刘宝印   龚晶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对农业生产托管及农户经营方式变化提出了新的解释。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形成与演变;从生产方式的变化角度,探讨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前景;从生产关系的演进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全局意义以及农户权利的拓展。本研究有助于各界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理解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中涛  张燕之  
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理解有其合理之处,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只看到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没有看到人只有借助于自然力才能驾驭自然力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资源和环境问题凸显,社会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以往对生产力的这种误读。所以,正确解读农业生产力与自然力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葛岩   吴海霞  
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市场改变着农户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亦对农户的生产结构和要素配置产生冲击。基于CFPS2018年25个省、市、自治区的8446个农户样本数据,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分为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大类,从农户非农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视角,考察其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非农收入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对农户短期流动资产投资影响更大;第二,土地转出户倾向于减少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土地转入则对农户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非农收入与土地流转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考虑内生性后,土地转出对农户流动性资产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影响依然稳健;而土地转入使得农户因土地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加大农业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静  曾福生  张明霞  
本文通过构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价格补贴、直接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户生产行为及农业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提高三类农业补贴力度,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户到非农部门兼业可能性,刺激农户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增产;还有利于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刺激农户增加农机购置,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但三类农业补贴率均有门槛限制,故补贴力度需要适度调整;(2)价格补贴对农机购置的影响与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要素投入的产量弹性和参数有关,但价格补贴和直接补贴对农业部门农机购置的影响类似,二者均呈现倒"U"形变化关系;(3)当农机购置补贴和价格补贴率满足一定条件时,三类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产量的增量效应排序是价格补贴最优、农机购置补贴次之、农户收入直接补贴效果最低。因此,建议以"价格补贴"改革为重点,适度兼顾其他类型农业补贴改革,协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蕾  王怀明  
本文使用省级农产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运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重新估计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并将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并简要分析了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纪生  陈超  
本文在科研投资与农业生产率HMB指数Granger因果检验的基础上,采用非参数局部多项式核回归的方法模拟了全国及不同区域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生产率的动态变化,比较分析了区域差异存在的可能原因,进而提出了提高农业科研投资效率、优化科研投资配置的对策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