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2)
- 2023(14236)
- 2022(11463)
- 2021(10505)
- 2020(8884)
- 2019(19518)
- 2018(19683)
- 2017(38041)
- 2016(20752)
- 2015(23345)
- 2014(23766)
- 2013(23004)
- 2012(20904)
- 2011(18490)
- 2010(18991)
- 2009(18368)
- 2008(18758)
- 2007(17508)
- 2006(15987)
- 2005(14795)
- 学科
- 业(93510)
- 济(87496)
- 经济(87263)
- 企(76044)
- 企业(76044)
- 管理(75205)
- 农(47247)
- 业经(32338)
- 方法(31796)
- 农业(31296)
- 财(30542)
- 中国(25384)
- 制(24136)
- 数学(22790)
- 数学方法(22501)
- 务(20937)
- 财务(20872)
- 财务管理(20838)
- 企业财务(19734)
- 体(18366)
- 技术(17842)
- 策(17164)
- 理论(16480)
- 和(15742)
- 划(15671)
- 学(15638)
- 地方(14936)
- 体制(14298)
- 贸(14245)
- 贸易(14234)
- 机构
- 学院(302983)
- 大学(296979)
- 济(126202)
- 经济(123571)
- 管理(119022)
- 理学(101308)
- 理学院(100283)
- 管理学(98662)
- 管理学院(98130)
- 研究(97726)
- 中国(80044)
- 京(63042)
- 财(62724)
- 农(62110)
- 科学(57086)
- 江(49673)
- 所(48993)
- 财经(48092)
- 农业(47345)
- 业大(46557)
- 中心(46375)
- 经(43403)
- 研究所(43290)
- 北京(39075)
- 州(38249)
- 范(37706)
- 师范(37380)
- 经济学(37282)
- 财经大学(34754)
- 院(34549)
- 基金
- 项目(190186)
- 科学(151687)
- 研究(143986)
- 基金(138758)
- 家(118659)
- 国家(117380)
- 科学基金(102583)
- 社会(95226)
- 社会科(89111)
- 社会科学(89084)
- 省(75618)
- 基金项目(73352)
- 教育(64923)
- 自然(63500)
- 自然科(62034)
- 自然科学(62018)
- 划(61259)
- 自然科学基金(60950)
- 编号(59696)
- 资助(54806)
- 成果(48797)
- 部(42733)
- 重点(41832)
- 制(41663)
- 创(41513)
- 发(41049)
- 业(40529)
- 课题(40509)
- 国家社会(38975)
- 创新(38049)
- 期刊
- 济(158191)
- 经济(158191)
- 研究(90807)
- 中国(70792)
- 农(64659)
- 财(52696)
- 管理(47692)
- 学报(43817)
- 科学(43759)
- 农业(43195)
- 大学(35445)
- 学学(33650)
- 融(32507)
- 金融(32507)
- 教育(31826)
- 业经(31226)
- 技术(27361)
- 财经(24867)
- 业(22395)
- 经济研究(22386)
- 经(21462)
- 问题(21177)
- 版(16564)
- 技术经济(16407)
- 世界(16207)
- 农村(15660)
- 村(15660)
- 现代(15187)
- 农业经济(14725)
- 财会(14195)
共检索到477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金海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但农民享有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权利的制度框架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能够合理提高农民个人收益。以此为契机,政府可以整合土地保障和新农保的相关功能,引入市场化投资、管理、运营机制,建构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文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制度精算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在此基础上对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养老金替代率的有效提升。当缴费年龄从16岁时开始,按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和最高收益率计算,选择性缴费金额模式和选择性缴费比例模式下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将分别达到64.10%和7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庆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各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探索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以及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制度建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樊小钢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演进过程中,农村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城市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迅速增长,城市区域规模不断扩张,传统的农业逐渐被现代化的农业所代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渐下降,城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世界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几乎都经历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以其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中一
苏南农业现代化初期的土地制度试验 ──苏锡试验区的经验蒋中一(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00032)1985年,苏州和无锡两县市的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工农业总产值的91.9%,农外就业者占农村总劳力的57.4%,新型劳力就业结构的出现,提出了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海钦
农业资源紧缺、农户经营分散、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业发展不平衡等构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围绕中国农业实际,创新土地经营制度,本文通过对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永久分离、改"承包制"为"永包制"、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庄经营形式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最新指向,特别是改革"普惠制"惠农政策的建议,对目前国家制定农业政策的指导意义更为明显。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 土地经营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晓强 柏银玲
农耕地不仅是农业的生产资料也承担着农民较多社会保障功能,但是目前农耕地使用者分散,难以实现现代化作业,农耕地综合生产率低。为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要将农耕地的生产资料性与社会保障作用剥离,使农耕地回归市场化交易的生产资料的本来角色。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特定国情,给农民良好的保障是平稳改革的必要前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以及由谁来提供这个相应的保障。本文由切入建立一个利润空间模型,经过深入分析得出有关结论,给相关政府部门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耕地整合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菁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目标下推动农地流转存在诸多障碍,如农户经济利益保障不足、非农劳动力社保缺失、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等。本文以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农地流转滞后现象特点,探讨如何在保障农户农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基于农户自愿原则提高农地流转效果,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地流转 非农转移 农民权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瑞仙
农村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现实"短板",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缘起与现实困境来分析,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增加意识形态投资,倡导公共资源分配公平化;深化政府社保职能改革,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发挥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进行制度创新,确保参与渠道的畅通化和治理过程民主化;健全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立法,促进治理手段法治化。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治理现代化 价值理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布权
本文在界定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制度缺陷”,提出通过管理制度创新、产业制度创新以及科技制度创新,推动和促进具有我国西部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制度创新 西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锋
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从业人数减少及人地矛盾凸显等严峻挑战,而单纯依靠化肥、农药、农业机构等农业技术进步对土地单产的增长十分有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创新。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重心、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培育专业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并构建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制度变迁 世界经验 中国道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明德
智利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余明德一、智利旧保障制度的弊病和改革背景智利1980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宏观背景是高通货膨胀率,政府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很高,出现了持续的失业和恶化了的收入再分配。智利1980年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其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的重要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华平 金丽馥 田刚
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与保障。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年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就业而粮食消费量却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分析基于家庭农场的组织创新,破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困境并促进农民职业化的发展进程,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职业农民是农业内部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并非自发的演进过程,只有加快政府的制度创新,才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稳态化。本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培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
农民职业化 农业现代化 家庭农场 评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分层加权法 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英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为非农业用地,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给社会带来了很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变成了"无土地、无工作、无保障"的"三无"人员,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本文认为应该反思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在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赋予失地农民应有的权利,从而重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问题 原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