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2)
2023(13881)
2022(11146)
2021(10310)
2020(8595)
2019(18902)
2018(18905)
2017(36787)
2016(20182)
2015(22793)
2014(22999)
2013(22265)
2012(20647)
2011(18218)
2010(18983)
2009(18112)
2008(18555)
2007(17287)
2006(15786)
2005(14518)
作者
(57921)
(48680)
(48502)
(45717)
(31177)
(23239)
(21872)
(18789)
(18544)
(17747)
(16696)
(16316)
(15706)
(15567)
(15334)
(14626)
(14416)
(14350)
(14125)
(14103)
(12291)
(12206)
(11926)
(11430)
(11187)
(10971)
(10965)
(10809)
(9884)
(9841)
学科
(90448)
(84237)
经济(84106)
(72807)
企业(72807)
管理(68859)
(47420)
方法(31713)
业经(31475)
农业(31422)
(26829)
中国(24449)
数学(22913)
数学方法(22553)
(19914)
(19714)
(18815)
财务(18779)
财务管理(18751)
企业财务(17717)
技术(17667)
理论(16698)
地方(15858)
(15772)
贸易(15762)
(15332)
(15310)
(14987)
(14716)
(14574)
机构
学院(298382)
大学(290236)
(124421)
经济(121855)
管理(116284)
理学(98986)
研究(98135)
理学院(97986)
管理学(96354)
管理学院(95807)
中国(78807)
(62231)
(61055)
(59028)
科学(57982)
(49863)
(49305)
农业(47462)
中心(45790)
业大(45584)
财经(45544)
研究所(44539)
(41166)
(38957)
师范(38627)
(38255)
北京(37961)
经济学(36223)
(34219)
财经大学(32799)
基金
项目(186520)
科学(148644)
研究(141965)
基金(134898)
(115506)
国家(114237)
科学基金(99260)
社会(91754)
社会科(86490)
社会科学(86467)
(75021)
基金项目(70640)
教育(64065)
自然(61841)
(60902)
自然科(60473)
自然科学(60458)
编号(59693)
自然科学基金(59423)
资助(54074)
成果(49184)
(41736)
(41328)
重点(41319)
(40879)
课题(40575)
(40183)
创新(37315)
(37190)
国家社会(37055)
期刊
(155044)
经济(155044)
研究(89351)
(65007)
中国(63501)
(47620)
管理(46263)
农业(43618)
学报(43306)
科学(42584)
大学(34575)
教育(33390)
(33239)
金融(33239)
学学(32724)
业经(31403)
技术(27245)
财经(23041)
(22681)
经济研究(22209)
问题(20670)
(20008)
技术经济(16494)
世界(16479)
(16335)
农村(15450)
(15450)
(15155)
现代(15078)
农业经济(14780)
共检索到466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蓉蓉  徐之顺  
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而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正遭遇工业化农业的困扰。实际上,现代农业发展存在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工业化农业,二是可持续农业。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关于工业化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争论必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而生发,城市和农村所代表的两种生产方式将如何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活动中得以和谐共生,这是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论文通过考察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影响农民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而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决策网络中考察农民参与是如何形塑他们自己的决策以及如何认同城乡两种文化并实现其和谐共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华平  金丽馥  田刚  
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与保障。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年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就业而粮食消费量却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分析基于家庭农场的组织创新,破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困境并促进农民职业化的发展进程,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职业农民是农业内部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并非自发的演进过程,只有加快政府的制度创新,才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稳态化。本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培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凯荣  
分析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提高农业生产力,满足当代人口对粮食和纤维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平衡,为人类的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应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的目标,21 世纪的中国农业必须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晓阳  
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文化素质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优化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虽然农民受教育水平有了提高,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他们的文化素质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表现在主体性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没有太大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不高等,需要从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增强科技和创新意识、提升经济产业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萍  周敏  张健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难题的关键,对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想认识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培育体系建设以及政策扶持等对策,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迪亮  
农民合作社对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功能表现在: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巩固农业现代化的自然根基;通过推动科技进步,展拓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通过提升农民素质,壮大农业现代化的群众基础;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支撑。当前,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逻辑前提是突破认识困境,增进社会认同;核心环节是突破人才困境,培养合作人才;物质基础是突破资金困境,改善金融服务;根本保障是突破制度困境,优化制度安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玉军  马媛媛  朱庆锋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选择,也是应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分工、分业、分化的必然举措。基于此,在诠释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借鉴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养的经验,提出要从推进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机制模式的协同创新以及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淑荣  吴建军  李忠德  吕善勇  王磊  
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推进科教兴农,切实把农村工作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本文对农民素质的基本内容、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及应抓好的关键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丽荣  邹松岐  于茂荣  蔡文霞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如大规模作业的现代机械的引进,生物化学农药、肥料和转基因等,农业现代化离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近,其给农民带来的影响业是巨大的。农业现代化对农民都有哪些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民之间的冲突,如农业规模机械化与农民土地细碎化以及农民的自我保险;农业现代管组织化与农民松散的纪律和时间观念;农业新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与农民的经验思维方式等等都存在着冲突。正视这些冲突,恰当解决这些冲突将会使农业现代化顺利、加速进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华  卢凤君  刘晴  
全球贸易格局、网络共享经济、科技发展和政策体制,全面驱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从演进分化视角,对标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熟的农业生产力,剖析农业现代化中产业主体及其所支配的生产要素出现的二元格局,发现多目标实现的冲突是当前面临的根本问题。从规模化发展、产业结构、创新驱动三方面,系统分析龙头企业面临的实际困境,并提出改变成本结构、打造服务平台、制定长效政策是破除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困境的针对性综合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宁  余孟阳  
本文测度了我国主要省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运用Pagano模型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不同金融路径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路径有3条,分别由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刻画;3种农村金融效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具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储蓄动员效率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乘数效应最大、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次之,投资投向效率的影响程度最低;利用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是目前我国的现实选择,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进行,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必定让位于投资投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怀儒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将农业的生产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其次是要减少农业人口,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和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而中国目前要完成这一转变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耕地资源稀缺;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等,都成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而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历史和制度,又有思想和资源原因以及产业结构的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钊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的金融业,它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着金融障碍,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功能势在必行。基于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识别,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农业发展支持的广度与力度,共促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道中  
本文认为 ,农村土地碎化、经营规模狭小、人才严重流失、农业资金不足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