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4)
- 2023(16601)
- 2022(13613)
- 2021(12474)
- 2020(10650)
- 2019(23980)
- 2018(24025)
- 2017(46161)
- 2016(25498)
- 2015(29050)
- 2014(29569)
- 2013(29109)
- 2012(26973)
- 2011(24049)
- 2010(24681)
- 2009(23581)
- 2008(24093)
- 2007(22533)
- 2006(20169)
- 2005(18542)
- 学科
- 济(108140)
- 经济(107928)
- 业(100762)
- 管理(86521)
- 企(82496)
- 企业(82496)
- 农(48859)
- 方法(44673)
- 财(35423)
- 数学(35054)
- 数学方法(34682)
- 业经(34267)
- 农业(32186)
- 中国(29731)
- 制(27465)
- 务(23846)
- 财务(23774)
- 财务管理(23721)
- 企业财务(22438)
- 学(20114)
- 体(19887)
- 技术(19837)
- 地方(19807)
- 贸(19421)
- 贸易(19406)
- 理论(19316)
- 易(18838)
- 和(18816)
- 策(18541)
- 银(17980)
- 机构
- 学院(377460)
- 大学(372104)
- 济(154961)
- 经济(151597)
- 管理(144576)
- 研究(124125)
- 理学(122838)
- 理学院(121561)
- 管理学(119542)
- 管理学院(118871)
- 中国(99094)
- 京(78865)
- 农(76414)
- 财(76194)
- 科学(75159)
- 所(63936)
- 江(61502)
- 农业(58930)
- 中心(58769)
- 财经(58584)
- 业大(58502)
- 研究所(57083)
- 经(52837)
- 北京(49326)
- 州(48081)
- 范(47672)
- 师范(47213)
- 经济学(46415)
- 院(43684)
- 财经大学(42532)
- 基金
- 项目(238140)
- 科学(187228)
- 研究(177093)
- 基金(171292)
- 家(147938)
- 国家(146489)
- 科学基金(125874)
- 社会(112724)
- 社会科(106307)
- 社会科学(106276)
- 省(95437)
- 基金项目(90867)
- 教育(80954)
- 自然(79510)
- 划(78267)
- 自然科(77587)
- 自然科学(77563)
- 自然科学基金(76186)
- 编号(73970)
- 资助(68842)
- 成果(60654)
- 重点(53293)
- 部(52868)
- 发(51658)
- 创(51185)
- 课题(50498)
- 制(47971)
- 业(47499)
- 创新(47280)
- 国家社会(46178)
- 期刊
- 济(186383)
- 经济(186383)
- 研究(110689)
- 中国(82597)
- 农(76156)
- 财(63895)
- 学报(58578)
- 管理(55569)
- 科学(54535)
- 农业(50897)
- 大学(45288)
- 学学(42913)
- 教育(39934)
- 融(39527)
- 金融(39527)
- 业经(35106)
- 技术(34488)
- 财经(29816)
- 业(27552)
- 经济研究(27302)
- 经(25694)
- 问题(25153)
- 版(20365)
- 技术经济(20311)
- 世界(18742)
- 贸(18410)
- 现代(17800)
- 财会(17749)
- 商业(17537)
- 理论(17076)
共检索到584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菁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目标下推动农地流转存在诸多障碍,如农户经济利益保障不足、非农劳动力社保缺失、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等。本文以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农地流转滞后现象特点,探讨如何在保障农户农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基于农户自愿原则提高农地流转效果,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地流转 非农转移 农民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全红
本文首先界定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制约因素与现实障碍,据此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滞后,粮食生产补偿不足,城乡分离政策失当和长期金融抑制是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耕地质量大面积退化和淡水资源的掠夺性利用等,构成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障碍。最后,提出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内涵 制约因素 现实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志鹏
农业现代化中的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支持保护、引导服务和必要的干预协调等方面。政府职能的有效运行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当前,政府职能在运行体制、运行机制和具体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各级政府要从六个方面进行改革、调整和改进。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政府 职能 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立功
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力量,不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追溯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关键词:
新形势 农业现代化 制约 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秀琪 李如霞 刘妍
[目的]基于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有关要求,构建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及障碍因素进行测度及评价。[方法]文章依据现有发展成果,综合运用熵权法和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法,从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经营能力、优质高效能力3个维度选取15个代表性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由0.133增长到0.784,发展趋势十分迅速;就区域发展而言,通过K-means均值聚类分析出,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冀中地区发展水平高;从障碍因素来看,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影响河北省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其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强化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以第三方物流为依托,保障全产业链对接等建议,以更好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向农业强省迈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静 白佶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改变以家庭户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小农经营模式,实现农地向专业化的经营主体集中。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的两大要素是进城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和规模。只有他们有流转激励和集中连片的土地向经营主体集中,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要通过明确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资格、发挥村集体组织激励作用、引导乡贤能人参与乡村建设以及完善进城农民替代性收入和保障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土地规模 流转意愿 乡贤能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金海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但农民享有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权利的制度框架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能够合理提高农民个人收益。以此为契机,政府可以整合土地保障和新农保的相关功能,引入市场化投资、管理、运营机制,建构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文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制度精算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在此基础上对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养老金替代率的有效提升。当缴费年龄从16岁时开始,按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和最高收益率计算,选择性缴费金额模式和选择性缴费比例模式下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将分别达到64.10%和75...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新阳 王贵彬
农地金融制度最早试点开始1988年的贵州湄潭,主要试点形式包括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土地资产证券化、农地信托和农地金融合作,但整体推进乏力,反映出在我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过程中的多种障碍,表现突出的包括:农地法律依据缺乏、农业保险缺失和社会保障不足。为了破除障碍,需要政府尽早修改相关法律、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加强农业保险建设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构建 障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改清 刘铄
考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障碍因素,有助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利于优化相关领域顶层设计。本文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例,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演化特征及差异,进而探讨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从黄河流域全域尺度看,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还处于低位。从黄河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看,9个省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非均衡态势,内蒙古、山东、四川、青海和河南的发展水平较高,甘肃、陕西、山西和宁夏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空间发展格局,但省区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投入和农业科技及社会化服务水平,其中,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均耕地面积、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和机械化社会服务组织是多数省区共有的障碍因素。因此,提出优化农业现代化的空间布局;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政策为引导,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水平等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柯福艳 顾益康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的同步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科学路径。当前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建设发展、国民收入分配、财政税收体制、干部政绩考核六大方面存在的偏差,是造成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层次原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三化"的同步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共进、城乡共荣的内在机制是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深入剖析"三化"的科学内涵及影响推进"三化"同步发展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在六个方面建立促进三者同步发展的长效机制并进行相应的联动改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怀儒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将农业的生产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其次是要减少农业人口,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和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而中国目前要完成这一转变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耕地资源稀缺;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等,都成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而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历史和制度,又有思想和资源原因以及产业结构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鸿志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20年的第一个阶段,美国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1920年到1950年的第二个阶段,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1950年至今,美国农业发展步入第三个阶段,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期。美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首先,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其次,农业政策有它的预见性和先导性,然而更多是因时循势而采取的战略措施;最后,建立健全的农业政策体系是保证中国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震 饶华 高新康
本文根据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兵团各师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将各师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成四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进程 评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晓越
Based on the four component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ans,agricultural labor forces,agricultural output capacit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and on the predetermined sixteen variables,this study constitutes a statistical index system for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nd,thereby,analyzes empirically the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rom 1998 to 2001.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卫芳
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要保障,农业现代化改善着农业保险的发展基础,提升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而且这种互动机制的运行整体上呈现互动能量逐渐增强、运行路径"累积向上"、互动成果不断扩大的特征。就我国现阶段农业保险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而言,这种互动机制的运行面临不少障碍,需要进行一系列制度安排上的变革和配套,以降低互动能量的损耗,提高互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