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9)
- 2023(14027)
- 2022(11241)
- 2021(10422)
- 2020(8720)
- 2019(19553)
- 2018(19791)
- 2017(37830)
- 2016(20796)
- 2015(23337)
- 2014(23663)
- 2013(23077)
- 2012(21189)
- 2011(18992)
- 2010(19660)
- 2009(18953)
- 2008(19391)
- 2007(17727)
- 2006(16486)
- 2005(15199)
- 学科
- 济(91152)
- 经济(91017)
- 业(89348)
- 企(71186)
- 企业(71186)
- 管理(68128)
- 农(50564)
- 方法(33664)
- 业经(33647)
- 农业(33518)
- 财(28318)
- 中国(27984)
- 数学(25130)
- 数学方法(24826)
- 制(24428)
- 务(18684)
- 财务(18634)
- 体(18626)
- 财务管理(18602)
- 技术(17694)
- 企业财务(17556)
- 策(17424)
- 理论(16543)
- 地方(15996)
- 贸(15837)
- 贸易(15825)
- 银(15671)
- 银行(15656)
- 易(15431)
- 发(15240)
- 机构
- 学院(305940)
- 大学(299244)
- 济(129280)
- 经济(126657)
- 管理(118835)
- 理学(100641)
- 研究(100189)
- 理学院(99680)
- 管理学(98141)
- 管理学院(97599)
- 中国(83122)
- 京(64140)
- 财(63731)
- 农(62539)
- 科学(57902)
- 所(50630)
- 江(49588)
- 财经(48637)
- 农业(47437)
- 中心(46911)
- 业大(46309)
- 研究所(44796)
- 经(43940)
- 北京(40496)
- 范(39024)
- 师范(38692)
- 州(38644)
- 经济学(38168)
- 院(35205)
- 财经大学(35140)
- 基金
- 项目(185933)
- 科学(147031)
- 研究(142526)
- 基金(133671)
- 家(114279)
- 国家(113047)
- 科学基金(97828)
- 社会(92132)
- 社会科(86826)
- 社会科学(86801)
- 省(74588)
- 基金项目(70583)
- 教育(64407)
- 编号(60305)
- 划(60104)
- 自然(59510)
- 自然科(58112)
- 自然科学(58097)
- 自然科学基金(57070)
- 资助(52929)
- 成果(49241)
- 部(41606)
- 发(41556)
- 重点(40937)
- 课题(40865)
- 创(40859)
- 业(39825)
- 国家社会(37821)
- 制(37804)
- 创新(37419)
- 期刊
- 济(162125)
- 经济(162125)
- 研究(94589)
- 中国(69745)
- 农(65706)
- 财(50775)
- 管理(47452)
- 农业(44133)
- 学报(43022)
- 科学(42893)
- 大学(34869)
- 融(34766)
- 金融(34766)
- 教育(34500)
- 学学(32900)
- 业经(32796)
- 技术(28717)
- 财经(24449)
- 经济研究(23411)
- 业(22416)
- 问题(22137)
- 经(21208)
- 技术经济(16998)
- 版(16216)
- 农村(16130)
- 村(16130)
- 贸(15949)
- 世界(15933)
- 农业经济(15662)
- 现代(15414)
共检索到485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克服土地流转陷阱建立土地流转长期化改革。虽然河南农民有加速农地流转与重新发包耕地的意愿,但土地流转补偿机制残缺严重制约了农地流转长期化、束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利益补偿视角出发,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滞后的原因,并提出建立现代农业改革的三步:一是建立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机制,减少农民总量;二是启动农地集中发包机制,建立大家庭农场;三是构建地权量化流转机制,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经济利益补偿 综合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艳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转包、股份合作、土地银行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浙江温州、山东宁阳、宁夏平罗为代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要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保障土地处分权和收益权的实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土地流转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树明
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现代化 农村改革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没有理顺,都将影响地区稳定与发展。其中,土地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核心和主线。但是实践表明,目前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土地产权问题仍未受到足够重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春霞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的一种方式,它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事关"三农"发展的大事,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土地流转,能够进一步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解决当前农业生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结合辽宁省阜蒙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用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冰阳 陈小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玉莹 金晓斌 范业婷 项晓敏 刘晶 周寅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区域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量化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研究结果:(1)从全国层面看,土地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和整治投资额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正向作用,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1%、1.1%和8.3%;(2)从区域层面看,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玉莹 金晓斌 范业婷 项晓敏 刘晶 周寅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区域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量化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研究结果:(1)从全国层面看,土地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和整治投资额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正向作用,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1%、1.1%和8.3%;(2)从区域层面看,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但区域差异较为显著,应针对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特征,开展差异化整治,特别是在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提升作用不显著的地区,应对整治方式、后期利用等方面进行反思,慎重开展土地整治工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东方
本文从对农业现代化要点的理解和认识上,说明完善与加快土地流转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 张曙光
本项研究梳理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演变,概括了土地规模流转的阶段特征和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北京通州、山东宁阳、成都郫县和崇州市等地6个案例的分析,说明了土地规模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揭示了其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变化,对现有流转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指标交易与土地流转的本质差别,并讨论了政府行为和农村金融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组织变迁 农业现代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应恒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不同约束条件,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和使命要求也存在差异。纵观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也并非千篇一律,而都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和路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是在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巨大的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基础上,面临与工业化和城镇化乃至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鸿沟、以及开放的国际环境,承担保供、增收、可持续发展等历史责任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美青 卫新 徐萍 周春华
在参照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了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对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始步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在评价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主要制约因素分析,并提出了推进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分层加权法 评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航 李标
中国农业现代化有着特殊的内涵,在"四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压力更大、要求更高。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11年~2014年中国30省(市)农业现代化指数,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省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于其它省份。为此,应从增强制度创新力度、加强农民主体自身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和推进"四化"协同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